回覆列表
  • 1 # 這是你旭哥

    李嚴是益州集團的代表,是益州本土的豪門,劉備需要考慮荊州集團與益州集團的平衡,因為劉備本就是外來勢力,需要依靠益州本土勢力。劉備自然重用自己的外來荊州集團,但是也不得不重用並壓制益州集團。劉備死後託孤與諸葛亮與李嚴,平衡兩股勢力,但是兩股勢力互不妥協,後來諸葛亮接機廢除李嚴,獨攬大權,為緩和國內政治矛盾而外戰,平定南中,北伐曹魏,使得兩股勢力在更大的外部矛盾前合作。

    後來鄧艾鍾會伐蜀,主降的譙周也是益州集團的代表,他知道換一個政權控制益州不會給本土的豪族任何麻煩,他們在益州的利益會被繼續延續,而主站會給益州帶來戰禍,得不償失,主降符合自身利益。

  • 2 # 圖影觀史

    因為你看書不認真新 劉備臨終前,“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以李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李嚴本來就是個二把手,兼地方負責人

    諸葛亮以漢丞相錄尚書事,兼領張飛的司隸校尉,並總領內外兵權。

    李嚴不久就專任中都護,加為九卿中的光祿勳,繼而接任馬超的驃騎將軍,位比三公。 所以從排位來講,尚書令的地位還不如九卿,只是負責執行行政權。蜀漢有一段時間沒有尚書令,後來被陳震接手。李嚴對中央行政權的控制達不到副丞相的地步。

    劉備死的時候,需要考慮永安這個方面作為防備吳國需要有人鎮守,他想到了李嚴。

    李嚴是個典型的“兩無一有”人員,即無根基無派系但有能力。

    李嚴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時入的蜀,到投降劉備時不過在蜀地呆了四年多一點,沒有什麼根基。第二,李嚴跟很多人都處不來,陳震說他腹中有鱗甲,鄉黨以為不可近;李嚴是南陽人,而跟南陽鄉黨都處不來,怎麼是有大量南陽人的東州派呢。

    但李嚴是有能力的,因此,劉備對這樣一個人來負責永安防禦系統比較放心。但考慮到,李嚴地位不高,而且永安是蜀漢兩大中心之一,就讓李嚴參與了託孤。

    需要注意的是,李嚴雖然是託孤重臣,但權力小的可憐,劉備去世時,他的實權範圍僅僅只是永安周邊地區的負責人,他後來權力的擴大實際上應該是諸葛亮對他的補償。諸葛亮秉政後由於跟吳國重新結盟,永安這個中心就雞肋了,必然李嚴就尷尬了。

    而事實上李嚴曾經勸諸葛亮加九錫,稱王,明顯是想當從龍功臣,討好諸葛亮。 實際上,吳蜀結盟後,李嚴託孤的實際意義就沒有了。不過由於李嚴這個人自視甚高,行為乖張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他的任務是:幫助諸葛亮籌措糧。

    在北伐前夕,諸葛亮將李嚴從永安調到江州,兩地的差別,在於永安地近蜀吳邊界,便於防備吳國;而江州則更靠近朝廷,利於指揮排程。

    不過李嚴因為身近朝廷,影響力有所擴大,卻有了別的想法:他想把益州東部的幾個郡摘出來設定巴州,自任巴州刺史。 趁機擴大自己權威,分而治之。被諸葛亮拒絕了。

    李嚴並不氣餒,很快,他又想出了第二個主意:他寫信給諸葛亮,說諸葛亮應該受九錫,進爵為王。這是慫恿諸葛亮篡位,又被諸葛亮拒絕了。

    此後不久,因曹真伐蜀,諸葛亮命李嚴帶兵二萬赴漢中支援。其在江州的職位,由其子李豐接任。 李嚴就此便留在了漢中。

    轉年,諸葛亮再一次北伐,李嚴以驃騎將軍“留統府事”,同時負責北伐的糧草接濟。 然後,兩人的不和終於公開化。

    諸葛亮擊敗司馬懿後不久,李嚴便派人跟諸葛亮說“因為天降大雨,糧草難以接濟,希望您能就此收兵”。 對此,諸葛亮毫無辦法,只能是趁著形勢佔優,快速撤回。 但諸葛亮還沒到漢中,李嚴就在聽到訊息後寫信給諸葛亮,說:咦?你怎麼就回來了? 諸葛亮一臉懵逼。

    然後,李嚴又十分積極勤快的跑到劉禪面前,主動幫諸葛亮做解釋工作。他跟劉後主說:丞相這麼做,肯定是要誘敵深入!所以陛下您不用擔心! 這讓諸葛亮相當生氣。 諸葛亮將李嚴前後寫的信全部整理出來上呈劉禪,證據確鑿,李嚴啞口無言。

    最終,諸葛亮將李嚴罷官,貶為庶民。

    求關注

  • 3 # 硬核釋出者

    先說答案吧,劉備託孤時把國事託付給了諸葛亮,但是把軍權交給李嚴,目的就是要李嚴制衡諸葛亮,從而保住劉阿斗的江山。

    劉備作為三國時期一個不露鋒芒的英雄,文治不及曹操、武功不及呂布、謀略不及孔明、顏值不及孫權(孫權紫髯碧眼是三國時期公認的大帥哥),但是劉備的情商極高,能把比自己聰明的人招致麾下,為他所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顧茅廬、請諸葛亮輔佐自己。

    劉備深知自己的兒子劉禪,不管是個人能力,還是政治根基,都無法和諸葛亮相提並論,所以在自己臨終託孤的時候,只能演了一場苦肉計,劉備對諸葛亮說表示,先生可以取而代之。這在社會輿論和品行道德上先佔據了有利的位置,劉備知道自己越是這麼表示,諸葛亮謀反的機率就越少,反而會對自己感恩戴德。

    第二,李嚴是劉璋的舊臣,從派系上說與諸葛亮不是一個山頭的,所以從權利制衡的角度來說,李嚴對平衡蜀漢的權利格局相當有益,只要不出現諸葛亮一家獨大的局面,劉阿斗就可以坐穩江山。

    最後說一句,劉備不僅情商過人,對自己死後蜀漢的政治格局安排得當,他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戲精”,除了剛才說的白帝城託孤,勸諸葛亮自立唱了一出好戲,當年趙雲萬軍從中救回阿斗,劉備怒摔兒子說“幾損我一員大將”。大家想想,劉備雙臂過膝,他往地上摔兒子,能摔多少距離,是真是假,是演戲還是煽情,明眼人一看就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巴特勒受傷後森林狼6勝7敗,季後賽岌岌可危,球隊該如何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