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輝4014622457855
-
2 # 小五
當人從長時間的緊張疲憊中,一下解脫出來,十有八九會進入失重狀態,苦了那麼久,你想盡情吃喝玩樂,我只想提醒你,安全,安全至上!
日子還長,你慢慢來——除此以外,父母生你容易,養你不易,你的安全不只屬於你自己,請你,且樂且珍惜。
我猜你吃喝玩樂兩個禮拜以後,八成就會進入那麼個狀態——睡得昏天暗地,醒得暈頭漲腦,目光呆滯地洗漱,蓬頭垢臉地上網,父母心疼你苦了太久,懶得跟你大呼小叫,睜一眼閉一眼,由著你吧,然後你人就慢慢頹了,幹啥都不起勁,一心等開學。
而這種浪費生命的活法,很可能從明天就開始了……讓我們把思路拉回來,換一種過法,或許可以改寫生活——
青春不留白,但是不能失控。你的人生終究是你的,先規劃,想好了,再去做。
關於暑假:從這個暑假起,你的人生,與父母的分離已然開始了……
這個假期,報個名,去把駕照考了;約幾個靠譜的朋友來趟靠譜的旅行;去聽音樂會買暢銷書看熱門電影;去把一直想學的吉他學了,看你想看的書,幹你一直想幹的事兒。動起來,你會發現生活很美好。
但是,這個假期最重要的事兒不是瞎玩,而是陪父母。
你的人生,從某種意義上講,和父母的分離已然開始了。在家的時間越來越少,注意力開始無限外放和分散,唯獨注意不到身後逐日衰老的兩個人。
如果你把我的話聽進去了,一切都來得及。
關於大學:尋找所有能涵養你的東西,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今天回頭看,人的核心競爭力,有一半以上都來自專業以外的不急之務,譬如多年閱讀累積出的大智慧,譬如長期鍛鍊而來的好身體,譬如良好的家庭教養內涵,譬如人際溝通表達能力,譬如人脈資源等等。
所以,在大學裡,除了專業學習以外,你要做的事兒還很多。
首先要廣泛閱讀。
書不妨看得雜一點,那些不實用但有趣的書籍,讓人輕鬆愉快。幸福往往被瑣碎裹挾,挖掘生活中的“小確幸”,多少要點智慧。畢竟我們是在用心生活,而不僅僅是活著。
去尋找所有能營養你的東西,那些跟藝術、跟美、跟普世價值有關的東西。譬如聽一些好的音樂,既能讓你血脈僨張,也可以讓你沉默安詳;看一些經典好片,體會光影背後的深邃;還有那些有質量的講座、培訓、脫口秀和公開課,能吸收就不要錯過了。
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人的氣質、氣場、氣魄、氣量、氣概,很可能跟他的閱讀、歷練構成因果關係。如果這四年你沒有荒廢,未來四十年你就有可能相對從容。讀“無用的書”,日後方能做“有用的人”。
20歲前後是人生的上升期,走出門去,讀書,也讀人。跟有“料”的人做朋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主動去結交一些大朋友,他們剛從你的年紀走過,理解你的想法和困惑,有很多經驗和教訓值得借鑑吸取,這會讓你在未來三五年內少走不少彎路。
人生苦短,沒必要把時間全浪費在酒肉朋友的觥籌交錯間,卡拉次數多了,人的感覺不是OK,是無聊。
多做運動,切莫放縱。因為年輕,所有的身體指徵良好到會讓你失去警惕性。我親眼見過在企業招聘中千里挑一勝出的大學生,在隨後的體檢中慘遭淘汰,拿著報告單在醫院走廊裡放聲痛哭,懺悔自己四年疏於運動,作息不規律等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年人熱衷於致青春,就是因為青春太好了,怎麼過都覺得浪費,也因為青春太短暫了,她的消逝遠比你想象的要快,快很多。
好好珍惜這四年,這幾年在你整個人生過程中的影響之大,你以後就知道了。
關於處世:不要總是問別人為你做了什麼,你要常問自己為別人做了什麼。
越是年輕,越要有意識地積累智慧,辯證思維,不偏激地看問題,尤其不要在網上胡亂吐槽洩憤,逞口舌之快,做無用之功。
與其抱怨,不如實幹。帶正知正見去生活,努力讓自己內心強大,就無需在意眾聲喧譁!
回覆列表
我作為一個老學生,快開學了,向同學們提一些個人的建議。
對於小學生,主要是完成老師佈置的暑假作業,準備好開學必備的學習用品,幫助父母做一點家務,比如整理自己的床鋪和學習用品,掃地、擦桌子等。家長要提醒和檢查孩子完成作業,帶孩子購買學習用品。
對於初高中學生,在完成老師佈置的暑假作業的同時,自覺養成按時起床、按時吃飯、按時睡覺的習慣。透過手機網路與同學聯絡,瞭解同學所思、所為,取長補短,豐富自己的暑假學習和生活。反思自己在學校學習情況,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存在的不足,思考一下開學後自己如何發揚長處、克服不足,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另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比如買菜、做飯等,減輕父母的負擔。
對於大學生,要認真思考和規劃一下今後的學習和就業目標,透過網路加強與老師和同學之間的聯絡;透過媒體和實地走訪有目的的接觸社會、瞭解和認識社會,擴充套件自己的視野。密切和家長、親友的溝通,爭他們對自己的理解,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準備好返校的用品和費用;學校在外地的,要預定好返校車票。
以上是一個老同學的建議。不當之處,請你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