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南方鵬

    對比劉備自己吹噓的大漢宗親,三國有一人比他更有資格說這句話,就是曹操的謀士劉曄,劉曄的先祖劉延,是漢光武帝劉秀與廢后郭聖通所生第四子,原封淮陽王后改為首任阜陵王,到劉曄父親劉普這一代,已經是無官職在身的普通人,終劉曄一生,不單全無匡復漢室之心,還成為漢賊曹操的心腹,多次出謀劃策,歷仕曹魏三代,盡心盡力,令人讀之迷惑不解。

    細觀劉曄一生,絲毫不以漢室江山為念,全力幫助曹家,曹操其時未篡位尚說得過去,曹丕篡後,形勢已經非常明顯了。莫非因其先祖母是郭聖通的緣故,憤恨光武無情?又因先祖劉延,受明帝章帝屢屢打壓,由王爺貶成侯爺,而因此懷恨在心?劉曄很多良謀無法得到曹家父子採用,可能與他是劉氏宗室有關,曹家對他一直有猜疑之心。

  • 2 # 石敬瑭

    劉曄的才能很高,單就謀略而論是屬於頂尖級別的,對於這一點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黃初元年,曹丕篡漢稱帝,他問朝臣劉備是否會出兵為關羽報仇,群臣都認為不會,因為蜀國勢力弱小,而且名將只有關羽,關羽已死劉備不會出兵!然而劉曄卻認為劉備一定會出兵,因為蜀國雖弱,但劉備正要用武力來證明他的強大。而且劉備與關羽情同兄弟,若是不為他報仇情分上就有缺憾!最終事實表明劉曄是正確的!

    劉備出兵後,劉曄建議曹丕立即出兵,乘勢滅掉東吳,曹丕拒絕,曹丕的意思是坐山觀虎鬥,等劉備孫權兩敗俱傷魏國再出兵!結果陸遜在夷陵大敗劉備,曹丕卻在此時要出兵,劉曄認為吳國實力並沒大損,而且剛剛大勝上下一心,加上長江天險,不能出兵!曹丕又不聽,結果無功而返!

    只是劉曄謀略雖高,但是人卻很滑頭,建安二十年,曹操討伐張魯取得漢中,劉曄建議曹操乘劉備剛剛取得蜀地人心不服之際立即進攻劉備,若是讓劉備諸葛亮等人安定了人心蜀地就再難攻取!結果曹操拒絕!但是七天過後,蜀地很多人逃亡漢中,說蜀地人心不穩,劉備殺了很多人都阻止不了!曹操再問劉曄能不能攻取蜀地,劉曄卻出乎意料的說蜀地人心已經安定,已經沒辦法了!曹操聽從了劉曄的建議從漢中撤軍,結果不但蜀地沒得還讓劉備得了漢中!然而為什麼之前主張攻打劉備的劉曄短短七天就改變了主意?而且還是在大批蜀人逃亡的情況下劉曄卻說蜀地已經安定!恐怕是劉曄已經看出曹操根本無心蜀地,曹操第二年就病死洛陽,此時很可能已經十分疲倦,不想再打大仗。劉曄則馬上順著曹操的意思轉變口風,正是憑著他這種滑頭他官運亨通,不但受曹丕寵信也受曹睿寵信!因為劉曄永遠和皇帝心意相通,永遠站在皇帝的一邊!

    但最後劉曄則正是栽在這一點,因為劉曄老是在皇帝和大臣面前各說一套,既想討好皇帝又想附和群臣!於是有人建議曹睿說到某件事時特地表示相反的意見,看看劉曄怎麼說!結果劉曄果然每件事都附和曹睿的意見,被看破手腳的劉曄因此被貶,兩年多後死去!

  • 3 # 夏天哆啦

    許劭:“曄有佐世之才。”,許邵作為東漢末年的月旦評之大家,其對曹操的評價(治世能臣,亂世梟雄)至今廣為人知。

    劉曄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三國時期魏國著名的戰略家。劉曄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謀士,他屢獻妙計,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

    我認為劉曄有三個特點。

    1:善於審時度勢,作為劉氏宗親,清醒的認知到在曹操的掌控之下漢室不可興,從此安排好自己的位置,甚至放棄成為一方諸侯的機會,其和劉備是漢室的兩個對立人物。

    2:膽識過人,少年殺人,能夠據理力爭,在軍中沉穩有度,多次受到曹操頒獎。

    3:機關算盡反被誤,歷經三朝,最終被小人的讒言算計,被曹睿遺棄,抑鬱發狂,病死。

  • 4 # 喬江寶

    謝謝邀請:劉曄,字子揚,淮南成德人,是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正宗漢室後裔。三國時期魏國著名的謀略家。那我們舉幾個小例看看劉曄是怎樣一個人。一,膽識過人:劉曄七歲時,母親因病去世,臨終前交待他:你父親(劉普)的僕人某某為人狡詐有誣陷人的秉性,我擔心自己死後會對家人不利,希望你長大後能除去此人。以絕後患。劉曄十三歲時遵從母命,斬殺了父親的侍者,又坦然地向父親請罪,劉普聞訊原本大怒,但知道他的動機後對他十分讚賞,未加責罰。二,料事如神:曹操率軍進駐壽春,有山賊陳策在廬江聚眾數萬人,並聚險而守。曹操曾派出偏將做試探性的進攻,未取得成果。於是,很多人都認為山賊據險而守,難以攻克,而且並未對曹軍構成威脅,不同意征伐。但劉曄認為未取得成果是因為偏將經驗不足而本地區形勢未定,所以山賊負隅頑抗。一旦周邊大局穩定,先懸賞勸降許以厚祿,再用大軍進逼,賊患可平。最終結果正如劉曄所預料的那樣。三,籌謀劃策:黃初元年,曹丕稱帝。劉曄升任待中,賜爵關內候。當時正值孫權襲取荊州殺害關羽之時,曹丕問朝臣劉備會否替關羽報仇。大多數人都認為蜀漢力量薄弱,很多大將都以故去,劉備缺乏發動戰爭的實力。劉曄持反對意見,並堅持劉備定會出兵。果然,劉備於次年進攻東吳,發動夷陵之戰,孫權舉全國之力應對,並向曹丕稱臣以獲取支援。但劉曄認為孫權並沒有臣服之心,只是權宜之計。劉曄建議曹丕乘機派兵攻佔東吳領地,削弱孫權實力,曹丕不聽。事後,孫本戰勝劉備,在未提及臣服之事。四,擅於知人:魏諷在東漢末年很有名望,卿相以下官員都爭先與之相交。建康元年,蜀漢將領孟達率部投降,曹丕大喜,對孟達委以重任。而劉曄一見到二人便放言必會叛亂。最終魏諷於建安二十四年在鄴城叛變,而孟達則於太和元年與諸葛亮通訊,意圖叛亂而被斬殺。劉曄在曹魏時期歷經三代,皆因其謀略出眾而被重用,但被重用和被信任是兩回事,主要是因為劉曄正統的漢室血統。曹魏政權是篡奪漢室政權而取得的天下,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對劉曄這樣有純正漢室血統的人肯定有所防備和牴觸。

  • 5 # 手機使用者德友之書齋

    劉曄皇族後裔,是漢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

    其人是曹氏三代重臣,戰略家,頂級謀臣,官拜太中大夫。但終因他為漢室宗親之背景也影響到了曹家三代對他的信賴,所以他也始終未進入曹魏集團的核心圈。《三國志》評價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他料事如神,屢獻奇計。是料敵於前,長於計略的難得人才。其對勢、事、人的判斷、把握精準,看問題目光長遠、敏銳準確,體現出非凡的預判能力。但在曹操時期,謀臣策士眾多,他的許多計謀和正確主張沒有被採納,他自己也感到失落與無奈 。 尤其到了 晚年,他揣摩上意,逢迎曹丕,看曹叡的眼色進言、行事 ,圓滑中透著虛偽,阿諛逢迎中藏著奸詐。命運多舛的預言家,雖然眼光銳利,能夠預判天下大勢的起伏變化,卻左右不了自身的宦海沉浮和其悽慘的結局!

  • 6 # ZIJUN雄安

    劉曄是一個出色的謀士,但由於是漢室宗親而不被曹魏重視。他言無不中:第一次向曹操進言是曹操剛得了漢中勸曹操一鼓作氣取西川,結果曹操未採納而錯失良機;第二次是劉備夷陵大敗之後身故,曹丕要伐吳或者伐蜀,劉曄認為都不可,結果曹丕不聽而伐吳大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娛樂圈有哪些明星自律到讓人覺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