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險峰論劍

    年前,有老同學談王安石其人及變法失敗的成因。有幾點想法想與之分享,奈何疏懶成性,未能成文。

    首先要弄清要不要變法?北宋經歷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五朝,再至宋神宗時期,已經發展了一百多年,吃國家的公務員隊伍越來越龐大,即冗官問題出現了。同時,也出現了冗軍問題,但又不能簡單裁軍,怕激起兵變。遼夏也不是省油的燈,在大宋邊境時時騷擾,打打停停,虎視眈眈。若在兵變的同時夏遼乘虛而入,那麻煩就大了。另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任何一個封建王朝經過百餘年的發展,都會出現土地的兼併,即土地從大多數的老百姓手裡(由於各種原因)流向少數地主富紳階層,老百姓淪為地主的僱員即佃戶。老百姓丟失土地無力交稅,地主集團由於隱田、勳田的存在少交稅,國家收不到稅收,運轉不靈。這個情況明末更為嚴重。一方面崇禎皇帝窮得叮噹響,龍袍上有補丁,;另一方面江南富紳富得流油,綾羅綢緞常新。

    故為國家長遠計,為避免華廈民族治亂迴圈,變法無可爭議。但是選擇激進的變法還是溫和的改良,這倒值得商榷。

    王安石懷揣富國強軍的夢想開始變法之路。但變化為什麼會失敗呢?為什麼反對者那麼多,偏偏又那麼優秀?為什麼變法用人不當,執行不力,偏偏只有卑劣者跟隨呢?我是學物理的,喜歡對問題窮根究底。現從兩個側面談一下自己的淺見,以為拋磚引玉!(變法的阻力來源於動了別人蛋糕,講得太多,這裡就不再討論了)

    王安石驟然提拔,根基太淺 王安石仁宗慶曆年間進士,前半生都在小縣城做官。神宗即位後提拔為江寧知州,旋即又被召進中央授翰林學士,後授為參知政事,再次年拜相。雖然王安石久負人望,但在朝庭王安石還是新晉小弟。韓綺、富弼、文彥博三朝元老,司馬光也是久居高位。王安石和神宗一合計要變法,把他們踢在一邊。試想他們能甘心聽從嗎?即使變法本身沒有問題,誰願意一個小弟在自己面前指手劃腳,且這個小弟又不能放低姿態,沒有協商合作的意識,司馬光這些大佬能贊成變法才是怪事。然而變法本身又有許多缺點和不足(操作層面考慮太少),最後弄得民不聊生,所以抗拒變法的勢力自然就形成了。

    王安石性格偏執,不懂合作。王安石人稱‘拗相公’,認死理。若是真理在手,還好;若是固執於錯誤道路,不肯回頭,那就是災難!另外據林語堂先生記載,王安石在當時社會,算是一個異類,吃東西只吃離自己近的,不論葷素;穿衣服只穿一件,不論新舊;極度的不修邊幅。與他同為唐宋八大家且生活在同一時期的蘇洵(蘇東坡的爹)有字為證:“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當時蘇老泉同志以此斷定此人必是偽君子。偽君子倒不一定,但此特點說明王安石是沉浸在自己的內心思想,不關心外面世界(典型的科研人員特質,做政策研究室主任蠻合適的),缺乏交流,很容易一葉障目。故變法以來,官府壓榨農民更甚,老百姓苦不堪言,王安石只知稅收增加多少,不知農民處在破產的邊緣,生死的邊緣。另外偏執、激烈的另一側面意味著虛弱!其實王安石在面對那些元老重臣是不自信的,正因為不自信在面對異議時,手段過激!罷免,驅逐京都。政治鬥爭是妥協的藝術,鬥爭是為了更好的妥協!不懂得協商妥協,這為新舊黨爭,以及後面全面廢除新法埋下了隱患。最直接的影響,賢人避之(王安石)。但變法又要用人,王安石驟得高官,根基太淺,勢力未成。就是後面沒有得力的下屬,門生故史不多,執行貫徹不好。這就給奸滑之徒乘虛而入,此輩不顧變法利敝,只知為變法大吹法螺。被賢者拋棄的王安石,大起知己之感,自然重之,用之!呂慧卿之流才得以上位。

    故王安石變法所用非人,不是偶然的。是越級提拔,根基太淺,內心虛弱,手段過激的必然結果。

    那麼,變法不是王安石領導,換用韓琦或司馬光甚至蘇軾可行嗎?溫和改良能富國強軍嗎?有無能力抵抗異族入侵,能避免華廈民族治亂迴圈,迎來資本主義的曙光嗎?且聽下回分解。

    關注,就是對險峰的莫大鼓勵!

  • 2 # 時說新語

    我個人覺得對歷史是有利的,對國家來講,王安石變法和商鞅變法一樣矯枉過正,不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大宋王朝在面對四面強國的情況下,必然需要強國,在軍事上,經濟上等。

    但是王安石的變法從根本上說是好的,但是方式太激進了,而且沒有明確的清晰的實施途徑,只是提出目標,卻沒有提出好的解決方法。

    變法的好處:

    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政府財政,提高國防力量,對封建地主階級打擊和限制。

    變法的不利:

    變法在推行過程中由於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行中的不良運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如保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所謂變法就是改革,就好比給一個國家做手術,這個的慢慢來。不能一次性就動所有的手術,這樣很難康復;

    變法的內容熙寧三年(1070年),頒佈募役法、保甲法。熙寧四年(1071年),頒佈方田均稅法,改革科舉制度;熙寧五年(1072年)三月,頒行市易法。熙寧六年(1073年)七月,頒行免行法。評價

    說句實話,王安石和宋神宗,大宋朝能人輩出,就宋神宗就出來好多,富弼 韓琦 曾公亮 陳旭 王安石 韓絳 吳充 王圭 蔡確、司馬光、范仲淹、蘇軾、 蘇轍 、包拯、張堯佐、王德用、王素。以司馬光為首的從一開始就反對變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麼看電視劇《歲歲年年柿柿紅》裡的王長安對生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