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暢媽家的寶
-
2 # 育知知也
分享一個身邊的例子吧。
因為婆婆比較寵孩子,所以就經常孩子有求必應。有一天,孩子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所以叫她談話。但是剛要說幾句,婆婆就準備上前說好話。看破了婆婆的行動,就說破臉,今天誰也不可能插手我教育孩子,然後就把婆婆請入臥室看電視。然後出去孩子哭鬧的越厲害,就把她放在客廳,她坐著哭,各種哭,沉默應對,最後她發現沒有奶奶來幫助,就不哭了,過來認真闡述事情承認錯誤。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家庭教育衝突,一般會有來自上一輩的,還有來自老公的。哪一個都不是好事情,我周邊經常也有家長說她們家老公就是豬隊友。孩子上舞蹈班好好的,而且是孩子自己學的。本來孩子能堅持,報名之前就說好的。一到週末老公一看孩子太累,就開始發脾氣不讓孩子學了。正好順了孩子的意志瓶頸,索性放棄。
家庭教育理念不一致對孩子來說傷害很大,會影響孩子的心智發展,這樣不易讓孩子獨立自主的人格,為了教育,一定要談好這個事情。
-
3 # 老侯講百家
如果是夫妻之間會相對簡單點,隔代養育就會比較複雜。很多時候很難達成所有的一致,但是大前提統一,具體的需要家庭成員相互配合和理解。需要智慧和技巧。
因育兒理念不同而引發家庭衝突,這都是很正常的,就像我和老公,在教育孩子上,他的方法我不認同,我的方法他不認同,以前我們都只顧自己,當著孩子面互相拆臺,孩子也是不知道聽誰的好,後來我看了一些育兒書,發現這樣做一點都不對,在孩子面前育兒理念最好保持一致,但是在志同道合的父母也有不一致的地方,這都是很正常的,互相給個面子,互相不拆臺這是很必要的,不要什麼都守著孩子討論,否則就會讓孩子轉了空子,反而無所適從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不可能每次都達到一種理想的溝通效果,難免會有直接的碰撞,甚至大吵,偶爾為之也是沒問題的,讓孩子看到生活就是這樣的,這就是真相,我們吵完能互相道個歉,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溝通方式
只是這種情況也是很難,需要我們大家都足夠包容,足夠理解,吵架之後往往做不到及時道歉,所以有些問題我們背後溝通好,在孩子面前儘量一致,碰到對方教育孩子,我們不能認同時,方面也不要表現出來,背後再互相溝通,這樣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