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鐿函

    我的孩子現在五個多月,我只想讓她快樂的長大,她喜歡幹什麼就幹什麼,我不會安排她的人生。我們已經活的夠累了,希望孩子可以幸福快樂!

  • 2 # 說說教育與職場

    我最基本的希望,就是他以後能夠養活自己,一起養活自己的小家庭。

    至於他是從政從教從科還是從商,都可以。

    對我而言,都有利弊,主要看他自己的興趣、能力在哪方面。

    我覺得作為家長可以做的,就是讓他多接觸,讓他多涉獵各行各業,多去了解學習各方面的知識,最終自己做出選擇。

    我不會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他,因為孩子終究還是要獨立,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和負責。

    但在主要的行業、專業、方向、崗位方面,我會以自己的經驗,或收集各方資料,給他提供參考建議。

    我希望他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併為之奮鬥,希望他能夠理性的結合感性選擇,併為之承擔選擇的風險。

    另外,我認為很多行業有交叉性、聯絡相關性,我也不想將他的一生侷限一個固定的方向,不想讓他過早給自己貼標籤,希望他能夠具備起碼的綜合能力適應能力應變能力。

    最起碼不會因為智慧化的發展被某個行業淘汰。

    所以我會更注重他綜合能力適應能力的培養。

    這是一個父親的心聲!

  • 3 # 書蟲小墨

    如果能回到兩三歲我就什麼都不讓他學,只幹自己喜歡的事,不會強迫他堅持下去,也不會對他發脾氣,但會引導一些基本的生活好習慣。孩子總說沒有一個快樂童年,還經常勸別人的家長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童年,他是多不滿意呀!可惜時間不能倒回現在改可能也不晚。

  • 4 # 萱萌寶成長日記

    女兒現在四歲半,讀幼兒園小班,整天就是玩,吃,不過這是大部分這個年紀孩子的天性。至於你說的以後希望她幹什麼,從政還是從商,從教還是從科,我好像還沒想過這麼長遠的問題。

    現在我只希望她盡力就好。目前興趣班報了滑輪,舞蹈和繪畫,權當是培養女兒的興趣愛好。作為父母,我覺得有責任去引導她挖掘自己的潛力,三門精通似乎有點難哦,只希望從這三門裡選一門一直培養下去,讓她以後也有“一技傍身”。

    至於以後從事哪方面的工作,我覺得跟孩子的興趣和性格有關。目前只能看到女兒的性格,感覺不太跟別人爭,比較膽小,或許從商和從教比較好,我自己也偏向女兒以後從事這兩塊方面。

    對於三歲的孩子,一切都才剛開始,父母做好引導,培養興趣愛好,無論從事哪方面工作,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好

  • 5 # 蒼涼之涼

    你好!首先從心理學上說,兩三歲的孩子正處於性格成熟的關鍵時刻。這時,孩子在這個特定時間內對特定資訊異常敏感,比如運動、語言、行為等,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多動,善模仿,喜歡打架,甚至出現叛逆現象。而一旦錯過這個特殊時期,亦即可塑期結束,這種對特定事物的敏感性隨之消失,再行引導教育可能會錯失學習最佳時期。如果說家長在與孩子長期的磨合中,在他豐富的事物與人事接觸中,發現孩子在認知、興趣、天性方面表現出異於常人的特點,這可能是有意識牽引孩子向某些方向努力的極好機會。這也可能就是題主特別關注這一問題的原因所在。

    沃爾特·艾薩克森寫的《愛因斯坦傳》中描述了這樣一段,愛因斯坦說:“我經常逃課,並且在家中以虔誠的熱情向理論物理學的大師們學習”。逃課的原因是要專注於解決自己感興趣的難題,這是他的叔叔雅各布·愛因斯坦(Jakob Einstein)所培養的習慣,正是這位叔叔把愛因斯坦引入數學的大門。十二歲的愛因斯坦就偏愛解決複雜算術問題,他的父母為他買了一本高等數學的教材供他在夏天學習。從興趣培養到方向性接引,再到個體自覺自願自動投入,這是一個人自攜天賦又能做出巨大貢獻的最初原因吧。據說,愛因斯坦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認字,而他從小在數學上就很優秀。他自己也承認:“我數學從來沒有不及格過。在十五歲之前,我就已經掌握了微積分。”所以人與人之間個體的差異是存在的,遺傳影響不可估量。從小觀察,及時引導,傾心培養,為孩子未來成長營造健康環境,施以適當教育,對一個人的長期成長是有利的,也是有效的。

    其次,應該把兩三歲的孩子未來職業規劃這一個題旨,放在孩子成長和他所處的時代這雙重變化因素的背景上考量。將一個在成長路上充滿了未知變化的孩子和一個充滿了劇變的時代用職業模式固定連結,怎麼說都有些不靠譜。孩子突出表現出的某一特長與目前社會某一職業成熟要求,就在目下來說,有相當合拍相諧的結合度,這種建立在固定時間下的職業設計,一旦時間因子變化,還有多少條件是可以維持當時的狀態,誰也無法準確把握。就按孩子20歲工作,這中間十七八年,誰能說準社會是怎麼變化的,目前的成熟職業條件和對從業者的要求,屆時還能滿足此項工作新的要求,都是未知數,又有多少新職業會產生,多少會消亡?

    何況有多少人願意將自己一輩子鎖定和固化到一個可以一眼望盡一輩子的職業上?

    在物質迅猛增長而思想精神沒有完全跟上的這個時代,人群中浮躁的一面很難消除,攀比、恐懼、憂慮、彷徨成為普遍現象,易受誘惑或情緒敏感帶來不可估量的精神壓力,形成複雜的病態的有害影響。在孩子兩三歲時就大提前量的考慮未來職業這種思維,也是一種負面情緒影響下的不健康思維,起碼不是科學的理性的考慮。

    兩三歲的孩子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家長不如將更多的精力與注意力放在孩子健康成長和樂觀性格的培養,以更有益於孩子未來應對不可慮及的各種變化上。

     

    2019.6.20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萬那杜護照為什麼這麼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