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么看點
-
2 # 聽雪堂主人
朱買臣讀書的故事,很勵志,也很讓人心酸。他讀書的讀書,還被編入《三字經》裡“如負薪,如掛角。”朱買臣是西漢時代的人,他雖然家境貧寒,但他胸懷大志,酷愛讀書。那時,他為了養家餬口,每天上山砍柴。每次上山時,他都會邊砍柴翻看書本,即使挑著柴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也總是在心裡默默誦讀書本內容,不像現代人,走路開車都翻看手機,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傷害,所以,朱買臣同學的安全意識很到位。他的妻子崔氏見他總是“不務正業”的傻讀,也讀不出個名堂,又不肯踏踏實實過日子,終於失去耐心離開了他。於是,朱買臣同志只好孤零零的一個人生活。不過,他依然愛不釋卷,還是抓緊時間苦讀。幾年後,他被朝廷錄用了 認命為一方太守,終於做官了,可以發揮他讀書的優勢了。當時朝廷用人是察舉制,還沒科舉考試。實行鄉推裡選吧,他應該是以舉孝廉上去的。“如負薪”,就是說他扛著柴也在學習啊。“如掛角”是說隋代的李密放牛時把書掛在牛角上學習,在此不詳論。
這個讀書的故事很勵志,也很讓人心酸,一個社會底層的人,家境貧寒的人,讀書就這麼艱難,人情世故就這麼現實殘酷 ,有利則進,無利則退,自古以來如此。
-
3 # 安東尼先生1
朱買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奇葩之人!
他生於西漢,家境貧寒。尤其愛好讀書甚至已經到了一種痴迷的程度。往往是一邊幹活一邊背誦詩書,大有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的架勢。
但是不管是瘋癲還是高深,他畢竟表現的太過於不尋常了,以至於連他的妻子都受不了他了。要和他離婚,於是他和他妻子說:再忍幾年我已經四十多歲了到了五十歲我就會飛黃騰達。
他的妻子想到:老孃信你個鬼,你個糟老頭子壞的很。老孃現在離開你馬上就有幸福生活。
日後的朱買臣真的做了官,陰差陽錯的受到漢武帝的賞識,出任會稽郡太守,後因平定東越叛亂有功位列九卿!
但是伴君如伴虎,特別是對於虎了吧唧的人來說就更難。最終還是被漢武帝殺了。
安東尼以為朱買臣的厲害之處在於他做為一個窮屌絲的時候敢吹敢聊!並且被餡餅砸中,當年吹過的牛竟然都實現了!
回覆列表
知道朱買臣這個人,是小時候從民間戲曲《馬前潑水》中瞭解到的。這個故事講的是古代一對生活多年的貧賤夫妻,妻子嫁給朱買臣這個窮讀書的,終日貧困潦倒,無法忍受一輩子貧寒下去,就逼丈夫寫休書另嫁條件好的人家。沒想到多年之後朱買臣因滿腹經綸得到皇上賞識重用,被封為他們老家當地最大的官,他前妻後悔想復婚,朱買臣就讓她端一盆水潑在地上,看看能不能把水再收回盆裡。意思是說離了婚的女人如潑出去的水不可能符合了。她前妻羞愧難當就上吊自殺了。
這個故事第一告訴人們只要肯刻苦努力總有一天會出人頭地。第二不要看不起自己的丈夫,患難夫妻一定要白頭到老。否則後悔都來不及。
在傳說中朱買臣是個典型的學而優則仕典型範例,其實他是一位非常虛榮心胸狹窄之人,這從兩個方面可以體現出來。第一件事兒就是他得皇帝授印之後還故意像乞丐一樣,讓瞧不起他的人難堪。同時他回老家上任,會稽守丞聽說太守將要到了,縣吏一起送行和迎接的車輛就多達一百多輛。還發動百姓修整道路,其中就有朱買臣的前妻和丈夫。進入吳縣境內,朱買臣見到他原來的老婆,夫妻二人正在打掃道路;朱買臣停下車,叫後面的車輛載上他們夫妻一起到太守府,把他們安置在園裡,供應他們飲食。可是不知為何他前妻住了一個月,就上吊了。其實她前妻是忍受不了他的羞辱而死的,最後朱買臣感覺過意不去,給她丈夫錢,讓把她安葬了。又找來以前的熟人,與他們一同吃飯;那些對自己有恩的人,都一一報答。
第二件事兒就是在他的為官上,因為他的心胸不夠豁達而丟了性命。這件事要從他如何當上官談起,不得不提一個人就是他的老鄉才華橫溢為官清廉的嚴助。
嚴助是西漢時期的會稽人(現在的嘉興、紹興一帶),他小的時候家裡很窮,沒有什麼錢,還經常受到一些有錢人家的欺負,但是他苦讀詩書,最後學有所成,成為了當時有名的辭賦家,後來在漢武帝招賢的時候得到了武帝的認可,為武帝時期平定南越的叛亂立下了功勞。
幾年後,朱買臣因為有文化在縣裡跟當上小差,押送重車到了長安,正好遇見同鄉嚴助,當時嚴助很得漢武帝的恩寵,舉薦朱買臣。朱買臣得到召見,在皇上面前講解《春秋》、《楚辭》,皇上很高興,任命朱買臣為中大夫,與嚴助同為侍中。朱買臣最大的功勞是接詔領軍出征,與橫海將軍韓說等人一起打敗東越國,取得戰功,徵召入京做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這裡還要提另一位傳奇人物就是大酷吏張湯。張湯西漢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幼時喜法律,曾任長安吏,後補侍御史。因為治陳皇后、淮南、衡山二王謀反之事,得到武帝賞識。先後晉升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與趙禹編定《越宮律》、《朝律》等法律著作。用法主張嚴峻,常以春秋之義加以掩飾,以皇帝意旨治獄準繩。曾助武帝推行鹽鐵專賣、告緡算緝,打擊富商,剪除豪強。頗受武帝寵信,多行丞相事,權勢遠在丞相之上。
後來淮南王劉安謀反,而嚴助和他關係很好收到株連。而張湯任廷尉,負責審理此案,他極力排擠嚴助,最後嚴助被殺,朱買臣對此懷恨在心,發誓要為嚴助報仇。朱買臣與張湯積怨已久,起初,朱買臣與嚴助都任職於侍中,地位顯貴主管政事,張湯當時還在做小吏,在朱買臣等人跟前當差。後來張湯受到漢武帝重用,多次代行丞相職事。他知道朱買臣一向自恃高貴,故意侮辱他。朱買臣十分怨恨他,常常想弄死他。
後來朱買臣聯合御史中丞李文構陷張湯謀反,強令張湯自殺。漢武帝得知真相後感覺冤枉了張湯,因而也殺了朱買臣等三長史。
朱買臣的兒子朱山拊,隨後做官到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