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吹青松山稜間

    因為諸葛亮總是讓他學習治國之道,不讓他鬆懈怠慢國政,劉禪是愛玩的人,諸葛亮在朝的時候他不敢玩樂。諸葛亮讓他遠小人親君子,小人能讓劉禪變法的去享樂,君子賢臣只是讓劉禪關心國家大事。所有劉禪不喜歡諸葛孔明

  • 2 # 青言論史

    劉禪和諸葛亮之間的關係,其實不太好說,畢竟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劉禪也是一口一個“相父”地叫著。不過在諸葛亮身後,劉禪對他確實不是特別好,這個可以從幾個原因來分析:

    1.歷朝歷代對大權獨攬的權臣的身後事都不太可能太好。這一點很好理解,如果老頭子死了以後和活著的時候一個待遇,他們家的聖眷長盛不衰,那就很危險了。只要能控制朝局的話,斷然不會准許權臣之後還有大權。諸葛亮作為蜀漢第一權臣,肯定不可能避免這個後果。

    2.劉禪一向寡恩。別的不提,就說趙雲,在長坂坡救了阿斗一次,在孫尚香手裡又救過他一次,結果趙雲死後,哀榮幾乎沒有,最後還是在別人的提醒下才勉強追諡了一個侯。對救命恩人劉禪尚且如此,對諸葛亮一個所謂的“相父”,你又能指望阿斗同志有多少感情呢?

    3.兩人素有裂痕。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對於劉禪而言就是一個如父一般的角色。而諸葛亮對劉禪,說實話要求有些過眼,而且動輒就是你爸如何如何,你小子應該如何如何。是一片好心沒有錯,但是一個老頭子在你跟前天天這麼叨叨,你煩不煩?肯定煩。所以,在諸葛亮死後,劉禪才會對這個老人沒那麼多撫卹跟溫情。

  • 3 # 飄逸的逗號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劉禪不喜歡諸葛亮這是肯定的。

    一、劉禪不喜歡諸葛亮是確有其事,也有證據證明。

    劉禪對諸葛亮是很不爽的,根據裴松之的注所引《襄陽記》,諸葛亮去世後,蜀國各地都紛紛要求為諸葛亮立廟,結果卻是“朝儀不聽”,也就是說劉禪不同意。老百姓沒辦法,只好在街頭巷尾設定靈臺自己祭祀諸葛亮。又有大臣建議只在成都給諸葛亮建廟,結果是“後主不從”。大臣上疏說老百姓這樣祭祀也不是辦法,朝廷應該拿出具體的辦法來,劉禪才勉強同意在定軍山諸葛亮的墓碑前建廟。有些人也許會說劉禪這樣做有禮可依,是按制度辦事,但是大家也不想想,三國各位稱帝的存在本來就於禮不合,諸葛亮為蜀國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可以說蜀國的建立諸葛亮功不可沒,禮法對劉禪真的那麼重要嗎?究其根本還是劉禪很不喜歡諸葛亮。

    二、劉禪在諸葛亮死前一直沒有掌握真正的權利,做為一個君主,對諸葛亮沒有一點的怨恨是不可能的。

    我們都知道劉備託孤給諸葛亮的事,說是劉禪如果可以輔佐,就輔佐,如果不能,諸葛亮可以代而取之,讓劉禪把諸葛亮當亞父對待。當然這話誰都不信,諸葛亮也沒那麼做,但是劉禪當時是在跟前的,劉禪可能也明白諸葛亮不會這麼做,但是劉禪223年登基,諸葛亮234年去世,在這個期間,諸葛亮從劉備手中接過來的是一個爛攤子,他為了報答劉備事必躬親,事無鉅細都親自過問掌管。

    劉禪等於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諸葛亮才是真正的蜀國執政者,諸葛亮就是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反倒讓劉禪沒有鍛鍊的機會,劉禪空有帝王頭銜,什麼事都要聽諸葛亮的,在他的心中未免沒有拿自己和漢獻帝相比較的意思,諸葛亮再忠心,你喜歡的未必就適合人家劉禪的心意,這種事情在我們現在也是比比皆是。

  • 4 # 史說新傳

    這一點從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後顯現出來。據記載,在諸葛亮去世之後,圍繞為諸葛亮立廟一事,蜀漢朝廷進行了朝議,但後主劉禪卻一反常態,對此是"不聽""不從",弄得這事是一波三折,最後拖了二十九年,迫於各方壓力,劉禪才不得不為諸葛亮立廟,但是要求圍繞諸葛亮的祭祀活動只能在此廟進行,其他各地祭祀活動一律取消。

    按理說,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眾人皆知,劉備託孤時,曾經當著兒子們的面說,以後要"父事丞相",要把諸葛亮當父親一樣看待。誰曾想到了諸葛亮去世應該立廟時,劉禪卻幹出這麼一件在當時不符合常理的事,應該是很不正常的。

    史學界有觀點曾認為,劉禪與諸葛亮間絕非簡單的"父事丞相""忠心耿耿",而是充滿猜忌和怨恨。

    原因如下:

    1.二人政見不和。劉備死後,諸葛亮按照託孤要求,全力輔佐後主,為了蜀漢政權,最後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但是對於劉禪,據記載,史料中諸葛亮對其能力應該是心知肚明,並非優於常人,充其量普通人的水平。因此,在後來大量的時間裡,國家管理的一切大事都有諸葛亮來負責,而劉禪頂多是負責祭祀等輔助事宜。這一點顯然劉禪也是心裡清楚,但是在強勢的諸葛亮面前,即使意見不和,自己由於缺乏明確的主見和遠大志向,也難以去改變什麼,剩下的就是渾渾噩噩了。

    2.權力的掌握。劉備託孤後,諸葛亮就掌握了蜀漢軍政大權,有記載說劉禪曾表示"政由葛氏,祭則寡人",這對於已經成年的劉禪滋味肯定不好受,自己也想獨立行事。據說劉備託孤是也並非讓諸葛亮獨攬大權,而是要求劉禪兄弟與諸葛亮共同治理國家。顯然諸葛亮由於過於擔心劉禪兄弟的能力,對其不放心不信任,同時考慮當時的內外形勢,就始終沒有放權,即使病逝後也是早就安排好了人選。這讓劉禪沒有機會親政,處理政事,跟漢獻帝處境無異。這一點上,諸葛亮做的過了,劉禪的怨恨之心就不足為奇了。

    3.諸葛亮的要求嚴格。除了總攬大政,在對劉禪的教育上,諸葛亮始終把他當孩子看待,要求嚴格,對於青春期的劉禪立規矩提要求,這讓劉禪有些懼怕他,但隨著劉禪年齡增長自然心生反感和不滿。

    因此,在諸葛亮在世時,劉禪一直都是隱忍不發,但在諸葛亮病逝後,就發洩了對其不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寬9米的地基怎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