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箏和桐桐的房車生活

    假期帶父母出去旅行,而父母又總嘮叨說太浪費錢了,不想去。和我家的情況差不多。

    以前每次我們出去旅行的時候想帶著老媽,但是呢,老媽總是嫌花錢多,不肯跟我們一起去。

    再後來呢,我們最後想了個辦法,跟老媽說,有老年身份證,不用買門票。我們不需要額外花錢,都是順道一起的,不去也是浪費。還能幫我們照看小孩這種話。

    老媽也就慢慢的開始和我們一起出去了。

    父母不願跟兒女出去旅行,很大一部分是怕給兒女添麻煩,還有一部分呢是怕多花錢。老一輩人的消費觀念和年輕人不一樣,他們節約一輩子,節約慣了,出去旅行各種費用都很高,他們看了也會心疼,所以呢,花錢結賬的時候不要當著老人的面。

    後來我們自己買了房車,只要不是爬山之類的地方去海邊老媽身體可以的話,我就會帶著一起去的。

    當老人拒絕的時候 其實不管找什麼理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想給孩子添麻煩,但是這個時候只要說可以讓老人幫我們看車呀,看東西或者照看孩子呀,說一些能讓老人感覺到自己有用的 能幫得上忙的話。他們基本上就會改變心意,就會跟著一起去的。

  • 2 # 一株雪

    當然,休假我會帶父母孩子去旅遊,平常也沒時間,借用假期,帶父母孩子出去,目的就是讓孩子見見世面,增加家長與孩子的溝通,透過旅遊讓孩子重新認識家長,認識自己,老人也可藉此出去樂樂,讓咱儘儘孝心,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家裡的老人說,浪費錢啊,等等。我認為,那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的老人們,大多數還是想得開的。而且絕大多數都分開過,老人家更是沒話說的。老人願意一同前往。所以,可別小瞧了當代的老人家,那才叫超越啊!

    假如,遇到這樣的老人,也不要緊,拿出別人家,,一同出遊的照片曬曬,老人自然心動的,出遊也就坦然了。

  • 3 # 珞寂朵

    比較遺憾,這個問題我只能回答帶父母出去旅遊這方面,因為我還沒有孩子。工作至今,基本上我的年假大部分時間都是花在帶父母出遊上的。母親很少會在旅遊上責怪我亂花錢,相反的,她很享受旅遊的過程。

    其實在我看來,旅遊過程中讓父母有參與感,或許能改變他們“旅遊就是亂花錢”的觀念。

    對旅遊的觀念

    旅遊在很多人的觀念中,並不是必需品。有時候,為了旅遊而花費的金錢與精力,在很多人看來並不值得。但是,在真正體驗過旅遊後,你才會發現,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是同樣重要的。

    不過,前提是,在滿足了物質需求後,精神需求才會日趨明顯。所以,不要妄圖改變別人的觀念。首先要考慮的是,當你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是如何看待旅遊的。

    在瞭解了自家父母的看法後,我們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讓他們更全面、深入地瞭解旅遊。

    旅遊開始前

    要讓父母決定,旅遊的目的地。

    無論他們是否用言語來表達,作為子女,你也能在長期相處的過程中感受到他們的喜好。

    我的父親,是一個寡言的人。退休後,唯一的習慣便是在坐在電視機前的沙發上。週末上午,你只要在他身邊坐上半天,就能瞭解到他的喜好——中央新聞和抗日片。

    前年年假時,我試探了父親很久,在母親的助攻和旁敲側擊下,父親終於從“隨便,都可以”改變成“這個地方不好,我想去長沙看看”。那是第一次,我帶著父母一起出遊。從小時候跟著父母出去旅遊,到現在帶著二老出遊,讓我在不同的環境下體會到了陪伴的意義。

    旅遊過程中

    要讓父母承擔,部分費用的支出。

    我和母親的旅遊,都有個約定俗成的規定。我負責交通、住宿和景點,她負責用餐。這樣的模式,就和在家裡一樣。

    我負責的那些,在出發前都和他們討論確認過。不管是位置、設施,也包括價格。對於從小節約慣了的中年人,他們對住宿的標準其實很簡單,只要乾淨、安全,位置出行方便即可,對於酒店的星級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要求。所以,連鎖品牌的經濟型酒店常常是我的首選。

    當然,在旅遊過程中,我也會關心他們的感受。從交談中,更能瞭解出他們在乎和不在乎的地方,也為了下次旅遊做準備。

    旅遊結束後

    要讓父母表達,他們的真實想法。

    跟團旅遊結束前,導遊都會準備意見表讓遊客填寫。和父母旅遊時,也是同樣的。雖然不用準備意見表這樣刻意、疏遠的方式,但是我們在旅遊結束後的日常生活中,要留心他們的切身感受。

  • 4 # 我帶爸爸看世界

    我特別理解和贊同父母這輩人通常都非常節約,不捨得花錢。我的父母也一樣,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在他們眼裡,花錢去旅行其實就是花錢去享受,賺錢多麼不容易,花錢倒是如流水,特別是花在自己身上,顯得尤為浪費。

    我的爸爸是透過這十年的旅行,逐漸改變了之前的想法。退休之後的一場病。讓我萌生了帶他旅遊散心的經歷。兩個從來沒有出過國的人,就這樣周遊世界,一走走了十年。

    有人問我這些年花了多少錢,說實話我沒數過。我看到的是爸爸現在對於人生和健康的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他希望自己健健康康,對生活品質要求也不斷提高,有精力去更多沒去過的地方走走看看。

    所以旅行花錢這件事情,完全取決於你從什麼角度看。你可以說預期花錢在旅遊上,不如花錢在子女教育上、買房上、看病上、吃喝上。每個人的心中可能有不同的答案。

    而透過我自己的例子,我想告訴大家花錢在旅行上不單純是享樂,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希望更多子女趁著父母健康的時候,帶他們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先憂後樂還是先樂後憂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