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光走廊的碎片

    1、家園聯絡欄,目的是公佈班級的學生在園生活、學習、活動的內容安排,還有一下溫馨提示,育兒知識。

    2、家園聯絡卡,老師對幼兒每週或每天在校情況給予評價,給家長一些建議,同時家長了解了孩子在校的表現後,也告知老師孩子在家的表現,或可以給老師一些建議。

    我想如果是幼兒班老師這些方式都會知道的,今天題主想問的應該是如何面談交流,這是最有效果的,但是最不容易的溝通方式。

  • 2 # 人在惠州之大亞灣生活

    及時溝通,避免麻煩。幼兒園老師每天都會和家長見面,所以,最好把孩子每天的狀況及時反饋給家長,不要等一些情況發展嚴重了才想起和家長說,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這就要求老師在孩子在校期間,認真觀察每個孩子,把孩子的各方面表現記在心裡,等家長接孩子時,一兩句就能說完,省的過一陣子家長詢問有關情況,你卻不記得了或者不知道是哪個孩子出現的狀況了。

    主動溝通。教師要與家長主動交流幼兒情況,不僅能讓家長及時知道孩子每天的在校情況,作為老師,還可以從家長那裡多瞭解孩子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的開發孩子的潛能。不要等到家長問的時候,才向家長談論孩子,這樣給人的感覺是不太在意他的孩子,或者說老師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

    尊重家長,態度友好。作為教師,為人師表,當然知道尊重別人,禮貌友好,為學生做好表率。所以,在和家長溝通時,一定要把對方放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不能有作為教師的優越感,自認為比家長更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甚至以教訓的語氣和家長交流,這是十分不可取的。要幫助家長樹立其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要孩子懂得尊敬自己的爸爸媽媽。相信懂的尊敬家長的老師才能獲得家長的尊重。

    感情真誠,語氣誠懇。對待家長的主動詢問,不能表現出不耐煩,以敷衍的態度應付家長,一定要表現出作為老師的真誠,讓家長真心感覺到老師是真的願意和家長交流,願意和家長共同努力把孩子教育好。當然,不乏有些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對於老師給予孩子的批評感到不忿,這時候,更需要我們老師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坦誠相待,讓家長相信你是為了孩子能變得更好才這樣做的。

    形式多樣,途徑多樣。隨著交流工具的日新月異,很多老師也會選擇透過微信、QQ等方式和家長溝通。不得不說,這種新式的交流方式能更好更及時的使老師和家長進行交流。但是,在使用這些軟體時,老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說話要得體,還要注意保護每個家長的隱私,多給大家分享一些教育經驗,相信會得到家長更多的信任。

    換位思考,理解家長。很多幼兒園老師還很年輕,還沒有體會為人父母的感覺,所以,很難體會作為一個父母對於孩子的那種愛,難以理解家長對於孩子的那種患得患失的心情。這就要求老師們能夠換位思考,真正站到家長的位置去考慮問題,這樣也許就能夠理解當初那些自己所不懂的那些家長的堅持、固執到底是為了什麼,也更有利於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交流。

  • 3 # 寧老師說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和老師溝通,是個必要而重要的環節。原因如下

    家長方面:孩子從小由家長帶大,對孩子的性格習性生活習慣瞭如指掌,送到幼兒園老師,面對的是許多孩子,對你的孩子並不瞭解。家長多和老師溝通,能讓老師及早儘快地瞭解孩子,以實施有效合適的管理。

    幼兒園方面:接收了新的孩子,肯定是不瞭解的。孩子入園,一般還不太能把自己的需求大膽反映給老師。老師可能會按一般情況處理孩子的需求。如果老師和家長溝通,瞭解了孩子的秉性,就會更加有的放矢了。會讓自己的工作更有效。 在實際操作中,常常因雙方溝通不順利而導致出現一些誤會,那麼,怎樣溝通才更有效果呢,請注意如下問題:

    1. 家長對老師要信任。近年我們從網路上,瞭解了一些幼兒園老師對孩子不好的極端事例。所以不少家長先入為主,會設想自己孩子的老師會不會也這樣呢?因此,在與老師溝通的時候,心裡是有芥蒂的。話說出來也就不那麼友好。

    一天小蕊從幼兒園吃過飯回家後,又跟著家人吃了許多東西。媽媽說,幼兒園肯定不讓孩子吃飽,要不怎麼回家還會再吃?第二天送孩子上學,一見到老師,迎頭就說,老師你們幼兒園不管飽嗎?蕊蕊怎麼回家吃了那麼多?老師說,小蕊媽媽,小蕊每天在幼兒園吃飯都吃的不錯,昨晚吃飯時她說肚子有點不舒服,就沒怎麼吃。小蕊媽媽說,那我接孩子時候,你怎麼不和我說呀,等我今天問了才說!

    顯而易見,這次的溝通很不愉快。這裡面就有媽媽先入為主的想法:幼兒園不管飽。然後就帶著情緒找老師溝通了。效果自然不好。不信任是這次溝通不成功的根本原因。要知道,曝光的那些例子畢竟不代表絕大多數。幼兒園和老師的對大多數是很好的。

    ¥ 雙方溝通要及時。 還是以小蕊吃飯的事情為例。如果前一天在家長接孩子時,老師主動反映孩子吃飯時肚子疼了,沒吃飽。家長了解了情況,也就沒有了第二天到幼兒園興師問罪的事情了。溝通不及時是這個事情的原因。

    ¥ 建立有效的溝通的渠道。 溝通,必須有渠道,而且渠道要暢通。微信私聊、家長群、家長會、學校組織活動,都是雙方溝通的渠道。老師和家長要充分利用這些渠道。 最及時的就是群和私聊了。如果小蕊的老師當天在群裡說一下這個情況,小蕊的媽媽也不會那麼大火氣了。

    所以,老師,沒情況有情況,最好都能隨時把孩子的狀況告訴家長,比如在群裡白天放放孩子們上課、活動、吃飯的小影片,家長就會放心很多。家長也可以利用群和接孩子的時間,主動詢問一下。增進對幼兒園的瞭解。

    溝通多了,瞭解多了,情況明瞭,對孩子大有益處。

    我是寧老師 資深教育人 探討育兒問題 我們一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總覺得悲傷情歌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