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善哥生活記錄

    茶原為中國南方的嘉木,茶葉作為一種著名的保健飲品,它是古代中國南方人民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貢獻,也是華人民對世界飲食文化的貢獻。茶屬於山茶科,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植株高達1-6米。茶樹喜歡溼潤的氣候,在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有廣泛栽培。茶樹葉子製成茶葉,泡水後使用,有強心、利尿的功效。茶樹種植3年就可以採葉子。一般清明前後採摘長出4-5個葉的嫩芽,用這種嫩芽製作的茶葉質量非常好,屬於茶中的珍品。人們自古就知道喝茶對人體百利而無一害,所以我們的茶文化才會從古流傳至今,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如此熱衷於喝茶的原因吧。

    喝茶不僅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因為茶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與抗氧化營養素,因此喝茶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大的益處,例如:提神醒腦,使人精神振奮,增強記憶力;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增進食慾,消除口臭;保養肌膚,分解中性脂肪,達到減肥美容效果;可以保護視力,維持視網膜正常,預防年老引致白內障,這些益處對於年輕人來說是非常有益的,既保障了現在又預防了未來。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喝茶的好處也是非常多的,例如:能抑制惡性腫瘤的作用,能明顯的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能抑制細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壽;能預防老年性白內障,預防老年痴呆。

  • 2 # Nalani那瀾

    華人自古愛喝茶,這是一種長期以來逐步形成的飲食習慣和文化現象,上到皇帝老兒下到平頭百姓,茶之一物極深的融入生活,是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茶,最早以藥的形式出現

    中國是最早開始種植茶、用茶的國家,從“神農嘗百草”的故事開始,華人用茶的時間幾乎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陸羽的《茶經》中記錄,“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

    神農氏是上古部落的一位首領,一般指炎帝,他對人類生活發展貢獻可是不小:發明醫、製作農具播種五穀、還發明瞭陶器、開啟了人類集市的開端。

    據說,在毫無“醫療條件”可言的上古時期,神農為了治病救人在山間遍嘗百草。有次他不幸吃到劇毒之物性命垂危。可神農仍然是被上天眷顧的,他身邊樹葉清香陣陣引起他興趣,渾身乏力、不能行動的神農竟奇蹟般靠吃樹葉解讀痊癒了。

    好吧,這個神奇的解毒之物,就是茶葉了。

    《神農·食經》中記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

    這一句話簡單概括了先賢對茶“藥效”的認知,“久服”堅持一直喝,可以讓人身體健康、精神愉悅。

    《茶經》中也有記載:“茶之為物,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這一點也是廣泛被現代科學認可的,茶中的茶多酚可以抑菌、殺菌還能解毒,茶鹼能醒腦提神、消除疲勞,古人誠不欺我。

    茶,是時光中慢慢形成的習慣

    這樣好的東西想要流傳開來似乎並不是難事。事實上,華人飲茶的風氣是從西漢開始的。

    漢代王褒 有《僮約》流傳於世,這是個記奴婢的契約。在這裡面有兩句話:

    “膾魚炮鱉,烹茶盡具”;“牽犬販鵝,武陽買茶”。

    這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早的關於飲茶、買茶的記載。可見,到了漢朝,茶已經成為一種商品了。可惜的是,那時候還沒有“茶”這個字,而是寫作“荼”,“茶”這個字的產生則要追溯到陸羽的《茶經》。

    時間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時候,很多王公貴族已經開始喝茶,由於那時候茶葉產出不多,平頭百姓是沒有這個福氣的,而且飲茶也有南北之分,南方人飲茶多,受遊牧民族影響較多的北方人則不習慣飲茶。

    晉朝陳壽的《三國志·吳志·韋曜傳》中記錄了一個小故事,說:

    “皓每饗宴,無不竟日,坐席無能否率已七升為限,雖不悉入口,皆澆灌取盡。曜素飲酒不過二升,初見禮異時,常為裁減,或密賜荈以當酒。”

    這是魏晉時期,發生在南方小國吳國的一個故事。

    吳末帝孫皓喜歡設宴飲酒,常常一喝就是一整天,在坐諸人不管酒量大小、能和不能喝,最少喝個七升再說!喝不完?那就灌!可韋曜這人酒量一直不行,最多也就是個二升的量。孫浩對他比較例外,常常禮遇他讓他少喝,或者暗中賜給茶水代替酒。

    茶,是一種根治與內心的文化現象

    從陸羽的《茶經》開始,“茶”正式登上了文化舞臺,飲茶開始風靡天下。

    茶,開始大量出想在文人墨客筆下。在古代的詩人中,提到酒就容易想起李白,談菊花就要說陶淵明,而與茶人而言,最感謝的當屬白居易,他可以說是將茶正式代入唐詩的重要人物了。

    白居易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他現存的詩作中寫茶的詩不勝列舉,專門以茶為主的就有8首,涉及茶趣、飲茶的有50多首,醒來喝茶、醉後喝茶、半夜醒來喝茶,人生無茶不歡哪。

    不過陸羽在《茶經》中記述的茶道是為“煎茶道”,後來斐汶的《茶述》,張又新的《煎茶水記》,溫廷筠的《採茶錄》中對這種飲茶方法都有記載和更新,這種方法是和我們如今白水+茶的配置完全不一樣的。

    倘若穿越到唐朝,大概我們對茶的認知會徹底顛覆一下。可能會喝到酥酪牛奶茶、薄荷陳皮清涼茶、蔥胡椒姜麻辣茶,水果大棗香甜茶,說不定還有各種肉湯油腥茶……

    一直到宋代,才開始了煮茶向簡單泡茶轉換。

    然後,一路流傳至今。

    由此可見,茶的流傳是基於健康開始,積澱入文化的一種現象。

    它不僅是養生習慣,也是文化追求,是時日積累、流傳下漸漸產生的,我如果非要說“倡導”話,我更願意今天我們都停下來“倡導”下我們的茶文化。

    吃,吃茶去!靜靜心,歇歇神,好好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新的App Store免費遊戲榜單騰訊前十佔了7個,《荒野行動》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