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零2019
-
2 # 清水一面
做主業的,把副業玩的風生水起,這也算宜家的獨門絕技了,畢竟人家有那麼大的市場需求,也解決了逛家居市場客戶的痛點,試問如果宜家不搞餐飲,這麼大的人群到哪去消費啊。
-
3 # 王栓狗
宜家餐飲業務增長迅速,將試點送外賣
近日,宜家向媒體確認,這家家居巨頭的外賣服務試點將從巴黎開始。如果試點成功,宜家可能會在未來將這個想法帶到西班牙和其他歐洲市場。
宜家的食品業務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甚至可能成為它的下一個增長引擎。截至2017年8月,宜家零售額達到341億歐元(約2676億人民幣),其中宜家食品(含餐廳)貢獻了18億歐元(約141億人民幣),佔比5.2%。這些年,宜家餐廳的營收都保持了不錯的增長勢頭,如今,宜家每年會服務來自全球48個國家的6.5億人次的食客。
隨著宜家肉丸、冰淇淋的風靡,餐飲的勢頭完全不輸家居業務,宜家餐廳成為了宜家的另一張“名片”。宜家中國目前餐飲佔整體銷售額的11%,全國每年顧客餐廳接待顧客的人數約1910萬,每年售出約1950萬個冰激凌。
都說餐飲行業未來的競爭對手將不知道來自哪個領域,這不,做傢俱的也開始做外賣了。
-
4 # 知行創優黃翰德
我是黃翰德,國家高階營銷師,實體經營實踐16年!
問題所問:宜家將開通外賣,“外來物種”為何熱衷餐飲行業?外來物種:原意指不屬於本埠生態圈系統組成部分的外來生物!在市場經營體系中,泛指外來
業種及業態。
本集團,它從事任何業種,以任何業態進行,都是有其利益訴求的,都是以市場環境變化為中心
進行的!
換而言之!如果我告訴大家:1)南韓三星集團曾經從事過水果蔬菜批發!2)日本雅馬哈從事過
醫療器械銷售與維修!大家是否還會驚訝莫名呢!?
第一點:宜家為何選擇餐飲作為經營戰略方向?首先:
家居主營業務的市場需求萎縮迫切需要家居品牌經營戰略調整
原因:
(1)國內房地產行業的持續低迷影響了家居新興市場的增長
舉例1:國內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大型家居品牌連續多年舉足不前解讀:資本市場對家居市場預期不樂觀,放慢甚至停止了對家居市場的投資(2)國內政策走向制約了市場對家居消費頻率的預期
舉例2:以長沙為首的準一線城市連續出臺多條地方政策;明確限制二手房的買賣解讀:沒有二手房買賣,也就不會形成個人/家庭家居用品的更新和消費其次:
渠道型別的現狀及特徵決定了戰略方向應該聚焦民生剛需
原因:
(1)宜家現有渠道(門店)屬於亞商業綜合體
建築體量大(具有數萬坪)
流動人流大(屬於城市標杆)
綜合功能完善(停車/購物/配送/廣告)
(2)宜家是西方生活方式的代表品牌之一
迎合一部分具有海外生活經歷的消費者訴求(遠距離駕車購物)
也契合一部分外籍在華工作人員的消費訴求(生活理念)
(3)宜家供應系統完善,節約戰略調整費用及時間
能夠採購海外食材,成本可控
無需重新建立採購系統
具備成熟供應團隊,無需重新招募
(4)國內消費客層已經經歷品牌教育,對品牌渠道功能分割槽已經接受
在宜家店內休息(體驗家居)
在宜家店內遊玩(休閒區)
在宜家店內進行餐飲消費(餐飲區)
佳方向!
第二點:國際貿易博弈影響國內外企的經營戰略方向選擇原因:
(1)國際貿易差額影響
舉例1:工業基礎產品/農產品/初級產品受國際貿易博弈影響較少(2)民生需求是國際貿易重視的首要
舉例2:提升國內居民生活水準是國際貿易首要任務(3)高頻且穩定的消費需求可以獲得更多采購優勢和稅收優惠
舉例3:東南亞水果進口及農產品進口(4)構建和諧的國際關係,規避敏感國際競爭
舉例4:高科技/新材料/新能源均屬於敏感國際經營競爭國的市場需求和政策指引!如何做到平衡多國關係!而且盈利!這就是考驗品牌經營智慧的重要
體現!
翰德經營每一篇 賦能成長每一天!
-
5 # 科技關注
北京宜家的食物挺難吃的,但是不貴,逛宜家又比較累,所以人們習慣在那兒吃,所以人流量很大。但看來還有冗餘,所以做外賣也正常,畢竟餐廳員工是要付工資的,宜家也是要付房租的。
回覆列表
宜家對餐飲的重視不無道理,因為雖然表面上,宜家仍是一個家居品牌,但實際上根據宜家自己的說法,他們早已是全球第六大餐飲連鎖集團。宜家在世界各地設有 423 家餐廳,另外還有多間咖啡館。
宜家的餐飲業在 2018 年增長了 8%,咖啡是消耗最多的產品,在全球賣出超過 1 億杯,而肉丸配藍莓果醬則是宜家最受歡迎的菜餚之一。宜家一位高管去年曾透露食品銷售佔集團全球銷售總額的 5%-10% 左右。德國、中國、美國、瑞典和英國是宜家食品業務最重要的 5 個市場,不過宜家最大的餐廳卻位於印度海得拉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