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裡時間節點
-
2 # 布衣摩客老槍
星際旅行。未來若干年一定會實現的。目前的情況下也只有個別富豪才能體驗一番。但是對身體方面也是極其嚴格。還得經過系統的訓練。隨著人類科技技術的發展,我相信在N年後一定會普遍的。
-
3 # 侃侃財經頻道
我想跟你說,那還在很漫長,我寫過一篇太空旅遊專案的文章,收集過這方面的資訊,給你看一組資料你就知道了!
第1個太空遊專案始於2001年4月30日。第一位太空遊客為美國商人丹尼斯蒂託,這裡想跟大家說的是,很遺憾,雖然中國航天工業發達,過去了18年,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個太空旅遊專案。
中國 18 年開建空間站, 2020 年左右建成並開始運營。給大家普及一下知識,當前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三國而已,而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1號於2017年4月份發射成功的 。
太空旅遊有4種途徑,飛機的拋物線飛行、接近太空的高空飛行、亞軌道飛行和軌道飛行 當前比較成熟的是亞軌道飛行,而真正意義上的太空旅遊是軌道飛行,其技術並未成熟,還在是處於概念實驗階段 美國富豪傑夫·貝索斯的太空旅遊創業公司Blue Origin公司計劃於今年使用太空梭運送太空旅遊乘客,即便是科技強大的米國,太空旅遊也是雛形階段,所以其難度可想而知。
目前國際有三家實力強大的太空旅遊公司,理查德布蘭森創辦的維珍銀河公司,傑夫.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公司及企業家埃隆馬克斯的spaceX 預計未來10年,中國的太空旅遊專案會蓬勃發展,也衷心的祝願我們國家越來越強大! 想看更多太空旅遊專案,請關注我,每天給您推薦更多旅遊諮詢!
-
4 # 提筆安天下立馬定乾坤
我想實現星際旅行還尚需百年!我們目前連太陽系中各大星系還未曾載人登陸過。對月球還未全面瞭解與開發!我們在外星文明看來還不值一提!
-
5 # 郭言家常
1、星際旅行的可能性
首先咱們不去考慮星際旅行的實現難度,假如未來星際旅行成為可能
普通民眾是否會有“出球旅行”的衝動?
這裡就以去火星旅行來假設:
如圖:地球的鄰居
地球軌道平均半徑1.5億公里,火星軌道平均半徑2.3億公里;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時,只有5500萬公里,最遠時有4億公里。
如圖:地球距離火星最近
去除安全因素的考量,假如一路平安,沒有任何安全隱患,到達火星需要120天,也就是4個月
但是,如果在地球等待這一個最短距離的發射機會,需要2年四個月,也就是在太陽-地球-火星三個星球連成一條直線的時候
也就是說,你如果想去火星旅行,在地球的時間計算,你將近3年有一次機會踏上去火星的飛船,這樣的旅行跟現在出國旅行的性質有本質性差別。
2、如果未來太空技術發展到的一定階段了,太空航行的目的是什麼?
我覺得必要性不大,如果太空航行技術達到一定地步,機器人技術也會達到一定地步
人類到達外太空的目前目的之一是外太空資源
最後的結果可能還是講資源反哺地球
3、星際旅行的必要性
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VR,,,等虛擬現實,或者是腦接網路的發展,人類需要使用旅行才能經歷感受的事情,就直接在網路中就可以體驗了,並且與真實場景一樣
那人類還會去冒著隨時死亡的危險遠赴外太空,進行旅行嗎?
4、結論:
雖然現在出國旅遊已經成為平常,但是比起外太空旅行,外太空的可控性還是太低。
外太空旅行的日常可能性
1:飛船被隕石撞擊了,飛船爆炸,船員成為太空垃圾
2:飛船又被隕石撞了,飛船爆炸,船員成為太空垃圾
未來人類發達了,可能很多星球上都有人類,先在太陽系部分衛星建立基地,然後在銀河系各個地方登入,最後會慢慢擴散到更遠,只可惜我們看不到了
回覆列表
未來啊,最可能的地心旅行,這種才是真的一本萬利,而星際那是有錢人才玩得動的東西,現在太空垃圾這麼多,還沒有實際可行的解決辦法,升空成本只能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