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何義575
-
2 # 家美九
誰獲益,暫時還談不上,至於英國脫歐,它是想擺脫傳統的聯盟制束縛。自由自在地成獨立國,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受別人的制約。
-
3 # 拾之秋
英國脫歐,歐盟當然是想留的,但是人家畢竟是大組織大機構也要面子的,必須表現得淡定一點。至於英國脫歐誰獲利最多,個人覺得英國脫歐雙方都沒有好處。但是特蕾莎梅說過,她的當選首相職責就是使英國順利脫歐,不知道怎麼想的……2019年3月12日,英國下議院以391票對242票的壓倒性優勢否決了“脫歐”提案。13日,下議院表決拒絕了“無協議脫歐”;14日,“延遲脫歐”的投票以412:201票透過;20日,首相梅姨發表講話:“表示3月29日不能按時脫歐了,並且不會尋求長期延期,只會像歐盟申請延期脫歐至6月30日。”21日,歐盟27國領導人同意英國脫歐延期至5月22日,但條件是此後的一星期內英國議會需要透過脫歐協議;3月24日,有超過500萬的民眾在英國議會網站上籤下請願書,呼籲政府撤回“脫歐”決定,繼續留在歐盟;25日,英國下議院以329:202透過修正案,使議會代替政府主導脫歐程序;27日,特蕾莎梅表示脫歐協議若透過,她將立即辭職。
從以三月份的英國脫歐程序上看,英國議會以及歐盟都是不希望英國脫歐的,且英國的普通民眾也是支援英國繼續留在歐盟。當初卡梅倫時期的脫歐公投其實也只是:51.9%支援脫歐;48.1%支援留歐。結果是非常接近的。而英國想脫歐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吧:(1)英國貴族的思想。英國一直以來對世界其他國家都有一種優越感,對歐洲國家也不例外。覺得自己是貴族,且英國一直是優於歐洲其他國家的,無論是整治、經濟、文化。所以它不希望加入這個歐洲共同體,來降低自己身份。
(特蕾莎梅是脫歐的支持者)
(2)英國在歐盟繳納高昂會費,而歐盟的其他一些國家卻很少。英國每年向歐盟繳納會費大約佔英國GDP的0.3%,不算是最高的,但是英國心裡還是不平衡,因為有些歐盟國家白拿錢,這讓英國覺得是英國拿納稅人的血汗錢養著別國的人
(英國對歐盟預算的貢獻)
(3)歐盟近些年無休止的東擴。英國本來就是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傲氣,但是這些年歐盟擴大到了28國,什麼塞普勒斯、馬耳他、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都加入了歐盟,這讓英國很不服氣,這些小國也能與貴族為伍嗎?
(4)難民以及移民問題。近些年,由於美國歐盟等國在中東、非洲的軍事行動造成了大量的百姓無家可歸,美國歐盟奔著人道主義,想著既然是戰爭造成那就我們來安置吧。所以,歐盟會把難民按比例分配給成員國,難民會出現嚴重的社會問題以及治安問題,這讓英國貴族很受傷,不想接受啊。
但是脫了歐肯定也有壞處啊:
英華人在工作學習上去歐盟國家將沒有優惠或者是便利。
英國與歐盟國家的貿易將有關稅,貿易額應該會降低。
英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將孤身一人。雖然英國還是國際上的大國,也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但是歐盟畢竟是28國聯合體,且還有法國這個大國。人多力量大嘛。
同樣的,歐盟失去了英國這個大國也是同樣的道理,只不過法國可能在背後暗自發笑,想著以後在歐盟他要一家獨大了吧。 -
4 # 清淨人1959
英國脫歐程序走到現在的地步,是比較尷尬。兩年多的時間裡與歐盟的脫歐協議經過幾輪艱難的談判,終於達成了協議草案,但脅議草案在國會審批時即遭到了否訣。八項替代性方案也都被國會否決,英國脫歐看似走不下去了,特蕾莎梅為了推動脫歐以身心疲憊,不惜辭去首相職務來換取黨內支援,使脫歐草案能在國會順利透過。
那麼為什麼脫歐程序走的這麼艱難呢?這裡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英國欲脫歐需要交分手費問題,愛爾蘭劃界,相互人員生活工作保障問題等,英國與歐盟雙方難以達成一個都滿意的協議。經過數輪的談判,好不容易拿出了一個脫歐協議草案,又在英國國會審議時連續三次被否決。使英國沒能按時脫歐,將脫歐帶入了僵局,筆者認為英國脫歐難深層次的原因是工黨和保守黨之間政黨惡鬥,執政的保守黨議員內部不團結,國會內也有對脫歐有不同見解的議員,政客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拿脫歐協議做籌碼,有意使脫歐協議難產,這就是英國國會的亂局,這就是英國脫歐不能順利進行的真正原因。
說歐盟欲棄還留應怎麼看呢,英國從加入歐盟的那一天開始就從來沒有和歐盟一條心過,不願意每年交會費,不願意受歐盟條條框框的約束,不願意共同承擔歐債危機,共擔責任。不願意承擔難民的安置,認為與己無關。不願意使用歐元,搞英鎊獨立決算。願意享受歐盟經濟,技術發展成果。英國從積極加入歐盟到要強行脫歐,前後四十多年就給人一種無懶形象。從來也沒把歐盟共同體放在眼裡,這樣的國家歐盟怎麼還想留它呢。
至於說,英國脫歐誰受益更大,筆者認為英國是不會做培本買賣的,從長遠利益上看英國的利能比弊大。但歐盟也不會有什麼大損失的。現在英國脫歐走入了僵局,今後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以上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回覆列表
從最初歐盟對英國脫歐的態度來說,應該是對留下更喜歡多一點,但到目前來說還沒有任何一位歐盟政治家出聲挽留,為什麼?因為英國對於歐盟來說,就事大家庭最壞的一個大孩子,其實也需要他,但絕對不能寵他,必須讓他足夠的痛苦,如果他能痛改前非,那麼歐盟還是會接受他的,但絕對以後不能再說想走就走,想留就留。做不到這一點,即使英國走硬脫歐之路,也沒有什麼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