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W飛花令9
-
2 # 農村小李老師
首先讓孩子們瞭解鞭炮驅趕年獸的故事,激發孩子對春節習俗的探討。透過觀看春節習俗影片和影視作品,請長輩講故事,讓學生了解到春節對華人的意義——團圓、幸福、歡慶,感悟一年又一年時光的流逝,體會到爆竹聲聲是對新的一年的期盼。最後在爆竹聲聲的背景中讓學生誦讀新春祝願,深化情感體驗。
-
3 # 有緣則來1
這幾年學校在對傳統文化的方面很是下功夫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從一年級到現在每年的春節手抄報,讓孩子對過年和文化越來越熟悉,懂得越來越多。這句詩來自於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已被列入孩子們的經典誦讀。相信在這些傳統文化的薰陶下,孩子對過年,對這首詩的理解會更加深刻。這是一個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過程。每到除夕夜,望著窗外的煙花,孩子們對這句詩能順手拈來。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4 # 相思相似
從這首詩出處,瞭解意境。解題:元日指正月初一,春節。瞭解作者王安石以及當時的創作背景。讀詩,體會過年的風俗以及作者的心情。透過圖片、多媒體展現"爆竹聲中一歲除"的情景。拓展過年時放鞭炮的傳說。家長也可以帶領孩子到鄉村去過年,聽過年放鞭炮的聲音,感受鞭炮聲給我們帶來的歡樂氣氛。
-
5 # 滄海一石
北宋時的王安石創作過一首七言絕句《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首詩描寫了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永珍更新的動人景象,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
或許,這就是“爆竹聲聲辭舊歲”的過年的意境吧!
對於現在的孩子們 來說,無論是農村的孩子還是城裡的孩子,能在大年除夕夜聽到噼哩啪啦,炮仗震天響,機會確實不多了。
這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結果!
畢竟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很多汙染物:
焰色材料、笛音材料、增加爆鳴效果的“效果藥”產生有色金屬、重金屬汙染,進入、擴散和積澱到了人類食物鏈環境中去;
煙花的紙筒、底座消耗了大量的紙張,液壓壓縮成型的底座成本高、不能夠降解,這些結構材料、包裝材料產生了大量的城市固態垃圾,清理、運輸、填埋佔用了巨大的社會資源和填埋空間。
可見,不燃放或少燃放煙花爆竹對環境還是很有好處的,尤其在我們的冬季環境不好的情況下。
比如今年冬天,流感就特別厲害,感冒的人很多。
所以,綠水青山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那麼,如何讓孩子們去感受“爆竹聲聲辭舊歲”的意境呢?
我們可以在除夕夜同孩子一起燃放一掛小一點的鞭炮,親身感受一下那種氛圍;也可以給孩子講一講自己小時候燃放煙花爆竹的經歷;或者用電子鞭炮模擬,一樣會有不錯的效果。
我覺得,這樣做了,孩子會懂得:有了父母親人的陪伴,即使沒有爆竹聲聲,新的一年的好彩頭也已經開始了。
回覆列表
影視作品裡剪輯一段放爆竹的情景,觀看應該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吧。有電子鞭,聲音模擬的很真。也有擠壓氣球充當爆竹的,都可以嘗試一下。時代發展了,有新的歡慶形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