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夏米粒咪米

    孩子願意和老師互動,積極思考回答問題是件好事,但要有個“度”。

    從老師的角度想都希望孩子們多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而不是為了表現自己,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搶著舉手發言。

    一個班裡每個孩子的學習水平都不同。老師要照顧大多數孩子的思考能力和接受能力。如果有部分孩子總是搶先發言,會影響其它思考較慢的孩子,這是不公平的。也不利於獨立思考和全面思考的能力。

    父母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思讓孩子知道一節課的課程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每個孩子都有發言的機會或者有幾次機會。

    父母可以讓孩子多試著一個問題想多幾個答案,看哪個答案是最好的。

    在家庭中,父母要培養孩子有傾聽和尊重他人談話的習慣。試著設定一些場景讓孩子們輪流發言,體會什麼是有序語言交流的狀態。

  • 2 # 小欣媛成長記

    孩子天性純真,但與成人一樣具有表現欲,同時也是自信的一種表現,孩子們搶著回答問題呢,做為老師一定要鼓勵,培養孩子積極、外向張揚的個性,善於表達敢於表現的特性。

    我們總會發現個別孩子膽小不敢表達,其實是孩子內容深處存在不自信、安全感不強的一種體現。這種情況就是家庭因素所致,父母長期批評打壓所致,經常喝叫孩子,使孩子的天然自信的一面逐漸消失,變成了父母兒時想要的“乖孩子”,長大後無主見,不自信的媽寶男。

    其實孩子在2-3歲之間以存在個人想法、主見以及對事物的看法。從孩子的日常就能表現出來,但對於成年人的我們來看比較幼稚,個別父母就會對孩子進行呵斥、說教。其實我們應該給孩試錯的機會,不要過多幹預孩子的世界。

    所以對於孩子搶答問題 應該給予鼓勵,培養其自信、剛強、有主意的特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家寶寶兩個多月就開始流口水,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