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白河夜船

    《隆中對》並不像大眾所普遍認為的那樣是什麼古代戰略預測和運籌思想的典範之作,是傑出軍事智慧的集中體現,恰恰相反,《隆中對》的基本戰略方針是建立在虛幻和空想上的。所以會造成“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效果。《隆中對》的核心,是建議處於多級競爭中弱勢地位的劉備集團,趁天下動盪混亂之際,玩弄厚黑手段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從劉表,劉璋等人的手中奪取戰略要地荊州和益州,同時避免過早的和強敵直接碰撞,“跨有荊、益,嚴其險阻”。在此基礎上調整好各種關係,做到實力,為逐鹿中原光復漢室準備條件打好基礎,“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內修政理,外結好孫權”。最後等到時機成熟之後,再從荊州和益州為基地分兵兩路發動鉗形攻勢,進擊中原消滅,曹操勢力,實現復興漢室的戰略目標。

    從邏輯上看,諸葛亮的戰略構思簡直天衣無縫,有全面的戰略預測和分析,又有明確的戰略目標,也有充實的戰略思想和方針,更有實現戰略方針的基本戰略措施。幾乎該想到的諸葛亮全想到。但常識告訴人們,殘缺的東西是沒有問題的計劃和有缺點的方法才是可行的和可操作的方法,而完美的東西往往是虛假無用的。

    《隆中對》最大的毛病恰恰在於它的完美和在實際活動中根本行不通的戰略假想。這和施裡芬計劃一樣,要求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這完全是天方夜譚。

    《隆中對》的關鍵在於劉備集團“跨有荊、益”又要“外結好孫權”之間的水火不容。荊州這個地方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進可攻退可守,不論是曹操和孫權都想佔有,而孫權集團經常因為荊州而與劉備集團產生矛盾。這就好像借了別人的錢,還要別人笑臉相迎。只要劉備呆在荊州一天不走孫權集團和劉備集團的關係就一天不會緩和。雙方的結盟破裂是遲早的事情。畢竟在現實生活中,魚與熊掌確實很難兼得。

    劉備在三國爭霸的戰爭中,從軍事實力和地理位置等的綜合條件看,劉備一直處於劣勢,而又佔有荊州和益州兩個地方,有將有限的兵力分散,這是兵家大忌。荊州和孫權的揚州在地理位置上水連成一片,面對兵力分散的屬國,孫權這一方上是佔據優勢的。

    從後來的江陵之戰和夷陵之戰,孫權一舉剷除了劉備的頭號大將關羽,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還“火燒連營700裡”,徹底將劉備的勢力趕出荊州。後來劉備勢力也沒有奪回荊州的行動,開始北伐。失去荊州的劉備集團就再也失去統一的基本條件。蜀國畢竟只是偏居一隅,勉強可以自保,想要進攻就有些力不從心。巴蜀的侷促和閉塞,決定了蜀漢的人力物力都處於劣勢。諸葛亮也明白“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在北方的途中,諸葛亮面臨的敵人恰恰也是擁有雄才大略的司馬懿。對手的強悍和資生之鼠繪水平的侷限,使得諸葛亮北伐的行動聲勢浩大,但卻沒有什麼成效。“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最後,離《隆中對》預定的戰略目標越來越遠。

    所以《隆中對》說定了戰略目標和他的戰略措施之間有著不可克服的矛盾。佔有荊州和益州與孫權結盟兩者又是水火不容的。

    脫離實際的理想,便是幻想;不能實現的計劃,等於空談;無法成功的戰略,實屬擺設;所以《隆中對》不但不是諸葛亮的光榮和驕傲,反而是諸葛亮人生追求中的最大敗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正義聯盟VS復仇者聯盟VS西遊記群角,強弱如何排序?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