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52375515320

    知道自己不夠努力,想改變,慢慢的改,循序漸進的改,因為怠惰的方方面太多了,一下子變很勤快不可能,況且還吃著藥,好的習慣得一點一點培養

  • 2 # 青衣未歸人

    有一些人其實是因為,儘管他們知道這個道理,他們也並不相信“努力了自己就可以進步”。他們覺得“我與其投入了努力之後,承受沉沒成本的痛苦,不如索性不努力,似乎也就沒有損失了”。TA們也許沒有意識到,其實不努力便失去了努力會帶來的更多可能性。換句話說,不努力事實上也是有所損失的。(所以,與其說努力就可以進步,不如說努力才有可能進步吧~)

    而另一些人,他們雖然相信努力了就可以進步,但卻仍然不努力。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可能是因為這些人缺乏對未來的現實感,無法共情未來的自己。心理學家們認為,人們對於“未來的自己”很難有足夠的理解力和同理心(Swanson,2016)。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透過對大腦的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發現,當人們在想象十年後的自己時,腦部被啟用的區域與他們在想象他人時,腦部活躍的區域相似。然而,在想象未來的自己和當下的自己時,腦部被啟用的區域卻是完全不同的(Ersner-Hershfield, Wimmer, & Knutson, 2009)。也就是說,對我們的大腦來說,未來的自己,對於現在我們而言,更像是一個遙遠而不相關的他者。我們不能真的體會到未來的自己的感受。

    為什麼說缺乏對未來的現實感、無法共情未來的自己,TA就會選擇不努力呢?

    同樣的東西,當它屬於未來時,它便會顯得沒那麼珍貴了。心理學家們發現,未來需要等待,一種被稱為“延遲折扣”的感覺會影響人們。也就是說,當我們的努力需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看到結果的時候,它可能帶來的進步對我們來說的價值好像就變低了,彷彿打了折扣一般。在現在這個鼓勵“即刻享受”的時候,很多人缺乏延遲滿足(delay gratification)的能力(即為了達到長遠的目標,而能夠抵禦眼前的誘惑的能力),更願意“出售未來”。信用卡之所以能夠被廣泛接受,和這一點有直接的聯絡。

    另外,當一個人無法共情未來的自己時,可以說,TA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往往更多是受到了外在動機的驅使,而非內在動機(不是為了“未來”的自己而是為了外界)。然而,心理學家們認為那些被自己內在的目標和需求驅動的人比較容易抵禦眼前的誘惑,更願意為了長遠的目標而做出努力。也就是說,當你在做一件你非常渴望的事,你更容易持續地對抗各種各樣的誘惑,做出努力;而如果你是出於外界而被迫做一件事,你在誘惑面前就會不堪一擊。

  • 3 # 十點半逛街

    再談個人淺見

    是的,現在的社會就像一鍋沸水,浮躁的往外冒著氣泡,可是用篩子下去一撈,什麼都沒有

    從2008年過後,通貨膨脹率極速飆升,國內階級到目前為止基本定型

    我覺得這時候進行反思或者努力都是徒勞,現在要學會的是認命

  • 4 # 隋匠

    很榮幸受邀回答這個問題。

    是的,我曾不止一次意識到明明可以更努力一點,卻還是做不到。

    人總是這樣,勸別人,口若懸河,誇誇其談;

    到自己身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左右為難。

    媒體拜訪很多知名大佬,他們的回答都很統一:每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成功人士都是可以良好的控制自己的時間和生活的人。

    自律的人生總是精彩的、讓人羨慕的,奈何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本人90後,作為當代年輕人的代表,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說得就是我們了。

    想改變其實也很容易,那就是培養1~2個興趣。當你真正愛上一件事了,不需要去掌控自己,它會替你做主,讓你不受控的想去完成它。

    感謝受邀,與君共勉。

  • 5 # 永不言棄151459313

    努力誰都想,但要有努力的方向和契機,又不能盲目的去努力,踏實的幹著自己能勝任的工作又沒有發現的機會,好機會是知少而可貴,現在是網路時代,資訊化時代自媒體時代,看似機會多多其實然也,所以還是要看自己的嗅覺靈敏度吧,在有限的時間裡把握住機會,等飽和時再去尋找新的機會,我說的有理吧!可是又有什麼用呢,最重要的還是要看財力,人力,

  • 6 # 天上雲w31

    學習使人進步,目標在於堅持,一切源於不斷的努力!努力了,不會後悔,也許不會得到自己的期望值,但,不努力,就什麼都不會得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製作蘋果系統的啟動安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