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闊海6013

    古人生活條件簡陋,古代書齋裝飾,一般是在書齋內擺一大書案畫案,案上放置硯臺,斑竹筆筒,銅石鎮紙具,瓷瓶插花;牆上掛有書畫幅;另外放置一床榻,床下放凳子,有床頭櫃,櫃上擺設古銅花尊,或擺放瓷瓶,瓶中大多也插有花!

    古書齋為了喧染氛圍,齋室一般又常備有瓷器,薰香,茶茗!

    瓷器因樸素清雅,溫潤如玉,與文人品質極相符,為文人雅士玩之不倦之物!

    薰香,文人在書齋室內讀書時,把薰香作為一種優雅情致;文人視久放不腐的香是:感格鬼神,清淨身心,能拂汙穢之物;並把香當作書齋中,伴讀的靜中之友!

    茶茗,文人崇茶、嗜茶情結濃厚。茶興於盛唐時期,盛於宋時代;飲茶,茶茗器具,同樣為書齋內常備的之品,並視之為清玩之物!

    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伴讀書。畫堂外,竹映風窗數枝斜,書齋內,龍井珠蘭香味騰。文人在雅緻的書齋內,或獨坐品讀,或廣邀文人雅士,或邀坐客,同讀同賞同聞,滿齋書香之氣!

    點茶、掛畫、梵香、插花為書齋“四藝”,古代文人們,身處書齋,坐於案前,手棒一書,或賦詩作畫;心念四方,神遊天外,不亦樂乎;無數文人雅士無不熱衷於此道!

  • 2 # 銜筆書史

    遍觀世界歷史,大約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古代文人這樣重視書齋。

    西方作家的書房,大多數像個圖書館。當然,也有一些比較慘的——像車爾尼雪夫斯基——有張桌子就能湊合。但不管怎樣,書房的功能性最重要,要麼方便讀、要麼方便寫,對他們來說,書房基本上屬於一件生產力工具。

    然而,在中國古代,特別是明清時期,書齋不僅僅是一個起居、閱讀的空間,還與士大夫們“功成身退”、“獨善其身”的隱逸遁世思想密不可分。在明清文人的價值觀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一種特牛的境界,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向陶淵明一樣硬氣,不把五斗米當回事兒,因此,大多數文人便在書齋上下功夫,或入山林、或起高樓,總而言之,要和世俗世界拉開距離——從這個角度來看,古代文人熱衷於書齋,大約與現代的中年男人下班回家時,總要在車裡抽根菸、發會呆的行為頗為相似。

    正因為如此,在書齋的裝飾上,明清文人大多不求豪華,反而以簡陋為樂。明末藏書家祁彪佳,三代為官,家境殷實,還曾經修建過私人園林,但他的書齋卻“一仍簡陋,然亦可嘯可歌,可偃仰棲息也已”(《祁彪佳集》)。明代大儒歸有光說:“非獨不困於窮,而直以窮為娛”(《震川先生集》),他所建的“項脊軒”,“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在簡陋這一方面,簡直是個中翹楚。

    但必須要說明的是,明清文人所認為的簡陋,與現代人所理解的簡陋並不是一回事。

    現代人一說起簡陋,大概會本能地想到毛坯房的樣子。而明清文人所說的簡陋,只不過是沒有雕樑畫棟、金銀細軟而已,不僅如此,要擁有一座夠逼格的書齋,有三類裝飾是絕不能忽略的。

    其一為古物。

    明清文人中,尚古風氣極濃。明代養生學家、藏書家高濂在其所著的《遵生八箋》中,曾經對當時的文人書齋有過詳細的描述,其中特別提到了“古硯”、“舊古銅水注”、“舊窯筆洗”、“古琴”等等,幾乎所有的文房物品,都脫不了一個“古”字。可以這麼說,明清時期,書齋裡要是沒幾件古董,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其二為書畫。

    明清文人擅長書畫者眾多,因此,古代名家的法帖、畫作,也是文人書齋中必不可少的。一來方便學習臨摹,二來在招待客人時,書畫品鑑,也是重要的話題之一。

    但是,書齋中所懸掛的畫作也是有講究的。前文說過,書齋具有隱逸屬性,因此,能夠懸掛在書齋中的畫,首選山水、其次花草,諸如鳥獸、人物、仕女之類的畫作,那是絕對不可以上牆的——試想,一座書齋,牆上掛上一副《清明上河圖》,滿眼望去,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市井煙火氣撲面而來,這還隱居個什麼勁?不如去逛街。

    其三為書籍。

    既然是書齋,書自然是不可少的。在明清時期,特別是自清代乾隆、嘉慶年間以降,由於“乾嘉學派”的興起,大批文人將考據學作為畢生事業,由此引得古籍善本也隨之大行其道,“圖書文籍,插架琳琅,登其室者,如入萬花谷中”(《履園從話》),成為了清代書齋的一大特色。

    除了室內裝飾之外,明清文人對於書齋之外的裝飾也非常重視。歸有光的項脊軒,“雜植蘭桂竹木於庭.....三五之夜,明月半牆,風移影動,珊珊可愛”;張岱在其“梅花書屋”之外,種滿了西番蓮、山茶、海棠花等花草,還專門移來“太湖石峰”,儼然一座微型園林(《陶庵夢憶》)。

    總而言之,中國古代書齋的裝飾,起於文人的隱逸情結,透過室內、室外的裝飾佈置,展現了中國古代文人特有的審美情趣,最終達到書齋內、書齋外和文人本身三者的融合,也由此形成了中國古代獨特的書齋文化。

  • 3 # 求圓4

    謝謝邀請;古代讀書人的書齋裝飾,應該是比較個性化的。由於書齋主人的身份不同,書齋裝飾也有簡陋小巧玲瓏的、也有富麗堂皇的、有淡雅樸素的、也有古色古香、濃墨重彩的。書齋一般會建在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而且周圍的環境比較幽靜,書齋內的採光條件比較講究,而且會配備一些防火、防盜的措施,也會採取一些書籍防蛀的辦法,因為古人的書籍字畫都是彌足珍貴的,書齋內的各種書籍資料,如何最好的加以保護,是古代讀書人最為優先的考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天然花草可以放家裡去除蟑螂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