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司南趣園
-
2 # 一楊直賀畫楓婉
中國文化底蘊深厚,有大量的詩詞傳承下來。其中抒寫“愁”的詩詞自成一派,以李清照、李煜的詩詞最為突出。一個是離別在外的才女、一個是江山破敗的亡國君主,下面我們來欣賞幾首看他們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李清照《武陵春》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李清照《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煜《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古代的詩人就是這樣以婉轉哀愁的詩詞來表達自己心中情緒,抒寫出一首首悲歡離合的故事!
-
3 # 從樂軒主
關於愁,古詩中有各類表達,生離死別、躊躇不得志、漂泊不定、前路迷茫等等。其中,我記憶比較深刻的有: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李白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上心頭”-李煜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陸游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溫庭筠
回覆列表
辛棄疾有“為賦新詞強說愁”一語。可見,自古以來,“愁”與詩詞創作有著密切的聯絡,哪怕不是真正的愁,也要牽強附會弄出點愁的情緒來。
也正如此,古詩詞裡,包含“愁”字或者蘊含“愁”的感情的便特別多。
比如氣宇軒昂、瀟灑浪漫的李白,也寫過不少“愁”的詩。
在其《秋浦歌》裡,“愁”字貫穿始終:“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東樓”、“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愁作秋浦客,強看秋浦花”,最最有名的當是這一句: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把整個愁的情緒渲染得淋漓盡致,描繪得生動貼切。
甚至在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豪邁開篇,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點睛的詩篇《將進酒》裡,也忍不住提到“愁”,且是“萬古愁”: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可見,在古詩篇裡,“愁”常常是伴隨著其他的情緒一併出現的,它們一起構築著詩人複雜的內心世界。
又比如,陸游,以梅花來書寫自己內心的愁: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再比如,崔顥在《黃鶴樓》裡寫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甚至,連寫《春江花月夜》這麼幽美、寥廓又寧靜的詩的張若虛,也忍不住在詩裡新增些離情別緒:“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舉不勝舉的詩人詞人中,還有兩個非常值得一提,我認為他們簡直把“愁”寫到了極致。
這兩個人一個是南唐後主李煜,大家對他的那句詩一點也不陌生:“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愁能計量出來嗎?恐怕是不能。但是李煜給它計量出來了,那麼多,就像東流之水,源源不斷,無日無休。隔著時空,我們似乎都感受到了那壓在後主身上的濃濃愁緒,簡直密不透風,無比傷感。
還有一個是李清照。她雖然也豪邁大氣地寫“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但畢竟是女兒身,對情感的敏銳感知和細膩捕捉,非一般男性可以比擬。這其中便有她對愁情愁緒的渲染和表達。比如:
在《一剪梅》裡,她寫道:“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在《武陵春·春晚》裡,她寫:“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在《醉花陰》裡寫:“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在《聲聲慢·尋尋覓覓》裡寫:“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李清照的“愁”,是不同於尋常一個人的愁,是有重量的愁,是不分日夜的愁,是說不盡的愁,是身心俱有的愁。
可以說,她是寫“愁”的大家。
(凌晨無眠,起來作答,寫了兩個,第一個已過優質,這是第二個。因為喜歡,所以熱愛。感謝關注:司南時光巷。與你一起,琴棋書畫詩酒花,尋找文化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