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遇見根號三

    寫作寫的是自己的人生經歷和見聞以及情感。

    這種表達是為了和讀者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或許你寫出來的一點東西能在讀者的心中留下印象乃至於在以後的歲月裡給讀者帶來力量和頓悟。

  • 2 # 月亮城主

    寫作當然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並沒有條條框框規定非要寫什麼,也並不一定說非要表達什麼,也就是說只要你想寫,無論你寫什麼想表達什麼都是可以的!如果是一個剛剛拿起筆的寫作者,那麼他可能多半寫的並不好看,但只要保持興趣,多讀多寫,水平自然會漸漸提高的。

    另外我要說的是,如果你能寫什麼像什麼,那麼你就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寫作者,如果你能將故事寫的精彩紛呈,跌宕起伏,引人入勝,那麼你就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寫作者!如果你在寫作的同時能將自己的思想,特別是高階的複雜的思想加進作品裡,那麼恭喜你,你成為了一名寫作大師!

  • 3 # 魅力經典

    十七字詩

    有一位讀書很少但很聰明的人,喜歡寫十七字詩,到了看到某樣東西就能說出的地步。

    一年,當地遇旱災,官員沒有誠意地去祈雨,神靈沒有感應。這個人就寫詩嘲弄官員:

    太守出禱雨,萬民皆喜悅;昨晚推窗看,見月!

    官員得知,又惱又羞,下令衙役把他抓了起來。問他:“你不擅長作十七字詩麼?再做一首,好的話就放你。”

    於是就用自己的別號“西坡”為題目,說道:

    古人號東坡,今我號西坡;若將兩人較,差多!

    官員聽後,惱羞成怒。將他打了十八個手掌。那人又說:

    作詩十七字,被打十八掌;若書上萬言,死啦!

    官員樂了,以誹謗罪將他發配邊疆。他的舅舅來送他,兩人抱頭痛哭。哭完後,又說:

    發配到邊疆,見舅如見娘;兩人齊下淚,三行!

    原來他舅舅瞎了一隻眼睛。

  • 4 # 走自己的路tlz

    記憶能力、思維能力、反應能力、還有表達能力是傳統的四大能力,還有一種能力往往被大家忽略,那就是寫作能力,寫作需要素材,有用的東西要過目不忘,而且應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做到思維清晰、敏捷,當然也離不開語言、文字的組織能力。透過寫作不但可以極大的鍛鍊以上這四種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人的思考能力,接觸學習更多的新知識,總結完善自我,擁有自己的思想,所以,能寫的人能力通常會很強,特別是在有壓力的情況下,能夠堅持自己的觀點,繼續進行創作,能力就一定非常強。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由讀書到寫作是一個質的飛躍,也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坎兒,很多人在此止步,半途而廢,寫作的過程是深入思考的過程,培養人良好的思考習慣,許多人活的渾渾噩噩,源於對人生沒有規劃和目標,很多人工作平平淡淡,原因之一是不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採取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沒文化的人不一定貧窮,可是不思考的人一定平庸,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規律,不思考怎麼可能悟出其中的道理,生活和工作當中都會經常遇到各種困難,需要我們不斷開動腦筋,尋找解決的辦法,在探索人類未知領域的路上,文化是破譯一切奧秘的密碼,但前提是必須思考。

    寫作的時候需要蒐集大量的資料,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很多未知的領域及大量的資料,學到很多東西,其是最好的學習及提高的方法之一,記得念函授時寫的畢業論文《讓通線透過能力加強》,為了寫好這篇論文,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知道了該區段正線上的裝置型別、效能,掌握了大量的資料,計算出該區段的透過能力為104列,知道了什麼是執行週期、那是困難區間,現線上路長度為什麼設為1050米,原來是不停車交會的最短距離,這些知識儲備在工作當中發揮出了一定作用,在《哈鐵企業管理》雜誌上發表,對電氣化改造施工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些都是當年堅持寫作的結果,否則不可能懂得這些專業技術知識。

    人每到一個階段都要進行總結,吸取失敗的教訓,總結成功的經驗,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很高的借鑑意義。一是應重點反思哪些工作脫離實際,因為制度不改變,許多現象是不會改變的,人的性格是天生的也不太可能輕易改變,只有做事的方式、方法有改變的空間;二是與工作相對接的人的性格把握的是否準確,突出的問題分析的是否深刻,便於個性化、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其實這是工作成功與否的關鍵,值得反覆琢磨;三是現有的有利條件是否加以利用,因為對現有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才能收到最佳的工作效果,以上這些都是走過的路上散落的寶貝,遺失了實在太可惜了。

    知識不是簡單的積累,否則就像一堆散錢,沒啥意義,而思想則像一個錢串子,能把他們穿起來,自己的一克思想比別人的一噸知識都有價值,自己思想認識上去了,行為才可能改變,透過思考大腦也會變得更加聰明,過濾掉那些無用的資訊,有選則的吸收知識,並把它們放到大腦裡固定的“格子”裡,便於提取及使用。寫作需要足夠的知識儲備,一定的人生閱歷,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思如泉湧,但是,感悟和靈感稍縱即逝,如何不馬上記錄下來,很快就會遺忘,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我思故我在”,思考的人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堅定信心走自己的路, 不會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更沒必要每天在微信上刷存在感。

    閱讀只能讓人愉悅,寫作才能給人快感,每一次創作都是對自我的超越,會給人帶來高層次的滿足感,自從開始創作以後,就再也沒看過書,感覺跟寫作相比一點意思也沒有。閱讀是與偉人對話,寫作是與自己心靈溝通, 閱讀是感受別人的精神世界,寫作是展現自己內心空間,會發現自己的世界同樣歎為觀止,激發出自己潛能。寫作不僅侷限於風花雪月,陶冶情操,要突出它的實用性,用文化解決實際工作及生活中的一些事兒,藉助微信、微博等平臺與親們進行交流,大家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以此來擺託孤獨和寂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際網路時代,如何讓實體經濟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