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莞小靈通
-
2 # 二胎媽媽聊育兒
為了讓寶寶健康、聰明,準媽媽們常常擔心自己營養不足,很開始大補特補起來。產科專家提醒,孕期一味盲目進補只會導致營養過剩,還會增加孕期併發症發生的機率。根據胎兒不同發育、成長階段,適當地調整飲食結構,講究營養豐富、合理搭配才能給孕婦和胎兒的健康“上個雙保險”哦。 寶寶的生長髮育需要大量營養素,準媽媽日常飲食應多用心,合理搭配食物。 1. 增加蛋白質攝入孕期除了肉、蛋、魚、奶等動物性食品正常吃以外,還要增加攝入豆類蛋白質,比如豆漿和豆腐。這兩種食物含有大量蛋白質,並且沒有纖維素和抗營養的因子,是準媽媽補充優質蛋白質的佳品。 2. 多吃含鈣食物準媽媽自身和肚裡的胎兒需要大量的鈣,因此孕期準媽媽要適當多吃蝦米、蝦皮、紫菜和海帶等來補鈣。其中,紫菜不但能補鈣,還能補充蛋白質,真是一舉兩得。 3. 攝入動物內臟動物內臟尤其是肝臟,含有大量核黃素、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A等營養元素,是準媽媽補鐵的好食材。孕期這些不能吃準媽媽吃了不能吃的食物,會影響自身和肚裡的寶寶的健康和安全。那麼, 準媽媽不能吃哪些食物呢?一起來看看吧。 1. 豆類不煮熟豆類一定要煮熟了準媽媽才能吃,不然可能會發生食物中毒。常見的豆類有:扁豆、白腰豆、紅腰豆和四季豆等。 2. 發芽馬鈴薯馬鈴薯一旦發芽,就會在發芽的部位產生一種叫龍葵素的毒素。如果不小心吃了這樣的馬鈴薯,輕者呼吸障礙意識模糊,重者會呼吸麻痺、心臟衰竭死亡。 3. 腐爛的生薑生薑在腐爛後,會產生一種毒素——黃樟素。這種毒素毒性很猛,人即使誤食很少的量,也會導致幹細胞變性和中毒。
-
3 # 糖心麻
從發現驗孕棒上有兩條紅線到在超聲波里看到胎兒再到第一次感受胎動,最後到瓜熟蒂落,準媽媽這一段懷孕歷程,滿載著無限幸福與樂趣。
每對父母都希望生一個聰明漂亮、健康活潑的寶寶,這就需要從孕期重視營養的攝取。孕期營養不僅要滿足準媽媽營養需求,又要保證胎兒正常發育,很多準媽媽在孕期會大補特補,從而造成營養過剩。營養過剩直接導致準媽媽體重過重,也容易引起孕期健康或生產問題,比如:妊,娠糖尿病、難產、剖宮產等,同時也影響產後身材恢復。所以在孕期的準媽媽建議做好膳食營養搭配!
1、粗細搭配 孕早期適宜吃粗糧,因為粗糧加工處理簡單,營養成分流失相對少,一般比精米麵含有更多維生素、鐵、鋅等,適宜增加吃玉米、燕麥、麥片等粗糧、雜糧,與米麵交替使用;
2、多吃肉、蛋、豆類及水果 這些可以為準媽媽提供必要的能量,還可以增加鈣鐵鋅磷等的供給,促進胎兒大腦、骨骼發育,減輕準媽媽便秘和孕吐,增進食慾(我在懷我家小糖果的時候每天都要吃水果,我尤其愛吃蘋果)
3、適當吃些零食 在大多數老人一看到家裡有人懷孕就會千叮嚀萬囑咐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其實是可以適當吃一些的,在孕期由於受到激素分泌的影響,有可能會導致準媽媽食慾下降,胃口不好,在這個時候可以適當吃些零食增加食慾。可以吃一些堅果類,例如:核桃、開心果,但是不要過量攝入。
4、遠離易流產的食物
比如:山楂、螃蟹、甲魚、馬齒莧、薏米、蘆薈等
山楂不管是新鮮的還是乾果的,都不要多吃,山楂可以刺激宮縮,引發流產或早產,尤其孕早期; 螃蟹性寒涼,有活血化瘀作用,但也明顯墮胎作用,所以最好不要使用;蘆薈也可促進子宮收縮,準媽媽吃容易引起腹痛;甲魚促進可以大補,但性味鹹寒,通絡散淤,最好不吃。
回覆列表
懷孕初期食物推薦:
1,多食新鮮的瓜果蔬菜,可供給孕婦對維生素A、C以及鈣和鐵的需求。
2,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孕早期胚胎的生長髮育,母體組織的增大均需要蛋白質,是胚胎髮育的關鍵時期,此時蛋白質、氨基酸缺乏或供給不足能引起胎兒生長緩慢,甚至造成畸形。
3,每天可加食1—2個雞蛋,蛋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和各種維生素。
4,多吃穀類、花生等,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易於消化的蛋白質、維生素B和C、鐵和鈣質等。
5,補充富含鈣的食物,可以有效防止孕婦患妊娠期高血壓。
6,孕婦需要補充葉酸,妊娠前三個月的時候,寶寶的神經系統正在逐漸發育,葉酸可以幫助寶寶完善神經系統的發育。綠葉蔬菜,豆類,堅果中富含葉酸,吃這些富含葉酸的食物也是補充葉酸的辦法。
飲食禁忌:
1,孕初期最好不要吃海帶,避免流產。
2,少服藥物,以免藥物影響胎兒發育。
3,不要喝生水以防腹瀉或被沾染其他疾病。
4,遠離油炸食物外面的油炸類食物,在製作過程中所用的食用油難免不是已經用過若干次的回鍋油。這種反覆沸騰過的油中有很多有害物質,準媽媽應該遠離。
5,少食味精。味精中的穀氨酸鈉會與血液中的鋅結合,導致體內缺鋅,而鋅是胎兒發育的必需品。
6,不吃生魚壽司、生牡蠣等食品,生海鮮(例如牡蠣、沒煮過的壽司),未經高溫消毒的牛奶或軟乳酪、肉醬,以及生的或半熟的肉類和家禽都不應出現在孕期飲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