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諾諾7933

    孔 子 庭 訓

    ---說說父親的啟蒙

    有一天,孔子的學生陳亢問老師的兒子伯魚:“你在令父那裡學到了什麼密傳嗎?”伯魚回答說:“沒有啊!有一次我父親一個人站在堂上,我快步經過堂下的中庭。他就問:‘你學詩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就說:‘不學詩,無以言。’我回去後便開始學詩。又有一次他依然一個人站在那,我又快步經過堂下的中庭。他問道:‘你學禮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就說:‘不學禮,無以立。’我回去後便開始學禮。我私下裡只聽到這兩番教訓。”陳亢退下後高興地說:“我問一件事卻得到了三方面的收穫:一是應該學詩,二是應該學禮,三是知道君子並不偏愛自己的兒子。”

    陳亢從常人偏愛自己孩子的常情出發,以為孔子教育自己的兒子也可能和教育他們這些學生不同,會有所偏愛,會有什麼秘傳。殊不知,孔子是一位坦蕩蕩的君子,他曾對他的學生說,他對他們毫無隱瞞。伯魚的回答,正好印證了孔子的話,孔子教育學生和教育兒子是一視同仁的。

    孔子之所以重視詩,是因為“不學詩,無以言”。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是《詩經》的黃經時代,形成了一個賦詩言志的社會風尚。清人勞孝輿在《春秋詩話》中說:“從朝會聘享到事物細微,都引用《詩》來判斷得失。上至公卿大夫,下至奴僕賤夫,所有的論說,都引用《詩》來暢發自己的目的。”可見,“不學詩,無以言”並無絲毫誇張的成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遇到諷刺打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