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寶藏
-
2 # 雲水閒人2
我就出生在老輩們常走西口的地方,我們這一直叫出口。所以很小時候識了幾個字後,讀的第一夲書就是二人臺的″走西口”劇夲。我記得開篇笫一句是″家住在太原,爹爹孫朋安”。但是據我所知道的因不好生存而大量走西口的就兩個地方。一個是現在的忻州市的一些縣(原稱西八縣)。特別是河曲和保德兩縣,有順口溜為證: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挑苦菜。再者就是雁北地區幾個縣了。相比而言我們這比象河曲保德生存條件好多了,但自古就有走西口的習俗。災年當然是為了賺嘴,賺錢養家。豐年也出囗,是為了打短工比如有技術的出去割洋菸(即鴉片,關內不讓種,關外沒人管)。工錢很高。還有一些人是出口做買賣的,從太原,忻州販上東西出西口去賣。還有一些人是專門販洋菸的(就象現在的販毒)
我估計祁縣,太谷,太原方向的人象喬家大院說的一樣,出口多是做買賣的。那就更遠了,有的到了外蒙。我們這也有去的,他們叫大圐圙。以上當然說的是舊社會了。
據我所知,新社會以前也還有走西口的。比如還有一些覺的在關內生話不下去的人也出了口,比如土改時的一些地主,富農,後來的什麼反革命,右派等能走出去的都走了西口。去那裡的農村隱姓埋名的生活。
我記得一次大規模的走西口大概是六一,二年,關內遭了災,大量的人出了口,集結地多是包頭(那時是不是包鋼正建)。當然也有去礦上的,比如烏達,磴口等。
所以俱我所知,走西口的口多指現在山西北部右玉縣的殺虎口,現在己經成了一個景點了。走西口也就是山西的民歌或二人臺。當然陝西也唱,但陝西走不走西口,走那兒,我是不知道的。
-
3 # 延安在路上
明清時期在河北山西陝西北部設定了關口,關口以北的地方就叫口外。明清時期,和蒙古人進行商品貿易,就要在口外幾個定點進行,先說西口,現在具體的意思有爭議,有說是山西北部的黃河渡口殺虎口;有說是河北張家口以西。反正在清朝泛指山西以北,河北張家口以西的廣大內蒙地區,如包頭等地。由於這裡是清政府和蒙古人的交界處,所以地廣人稀,再往北就是蒙古草原,就是蒙古人了。類似今天和俄羅斯,哈薩克接壤的地方設定外貿口岸一樣。山西的商人要到口外去做生意,就得出關口,後來就叫走西口了。走西口後來就成了一個泛指,山西,陝西河北的商人去口外做生意,都叫走西口。我們家祖上據說也有人走過西口,就是把漢人的布匹瓷器等販過去,再把蒙古人的皮革,馬匹販回來。其實這個事情對後世的影響也很大,就是漢人大量移民到了口外,穩定了邊疆。
-
4 # 洛河微影
泛指內蒙靠近山西內蒙一帶地方,走西口就是指山西人逃難到內蒙一帶。“西口”具體是指殺虎口,在今天的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城西北35公里處,坐落在古長城腳下,是山西與內蒙古兩省三縣的交界處,一過長城便是內蒙古境地,距涼城縣30公里,經和林縣到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80公里。
-
5 # 竹竹林葉
陝北、晉北已及兩地相連的內蒙地區在解放前都是苦寒之地,由於地處黃土高原而且緯度偏高,一年中無霜期較短再加耕作技術原始和降雨量偏少,因此農民們生活極為辛苦,為了生計好多老百姓在秋收後到來年春播下種耕作前就有走西口的習慣,這片地區的鄉村文化習慣有民歌(則人民常常喜歡的陝北民歌、山西民歌、和內蒙民歌)陝北道琴是陝北地區人民廣泛喜歡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而且只有在陝北地區流行,這一帶比較流傳的另一種大型藝術形式叫做山西綁子,內蒙、陝北、全山西以及河北的太行山地區主要流傳的就是山西綁子。另外在晉北和內蒙連線地區又廣泛流傳著內蒙二人轉這一藝術形式。陝北民歌在陝北一帶也叫酸曲、陝北以西靠近寧夏回族自治區一帶就叫花兒了,這是甘肅回漢民族共同喜愛的民間藝術形式。陝北、晉北一帶流傳比較久遠的民間歌曲很多,象蘭花花、走西口、在山西境內全省範圍內流傳的民歌比較多,比方說前面提到的《蘭花花》、《走西口》,還有山西晉中地區的《看秧歌》,呂梁地區的《交城的山、交城的水》和順的《桃花紅,杏花白》這些民歌幾乎覆蓋了整個山西。陝北民歌只在陝西省的北部流傳,陝西的八百里秦川的關中文化和陝北文化不是一個脈絡。
-
6 # 請君捷足插茱萸1
西口泛指揮黃河在內蒙有一個拐彎處的大片地區。1那裡土地開闓,黃河水可以灌溉,糧食年年豐收。
為此人到那可以吃飽肚子!
回覆列表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難留。提起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淚長流。送出來就大門口,小妹妹我不丟手。有兩句那個知心話,哥哥你記心頭……
在陝北和晉北地區,夫妻之間和戀人之間,多以哥哥妹妹相稱。這首名為《走西口》的民歌,在妹妹對哥哥一聲聲、一句句的叮囑裡,浸透著女子對丈夫和戀人離家遠行“走西口”的無盡關懷與悲苦。
歷史上的“走西口”,是中國移民史上有著重大影響的人口遷徙過程。就性質而言,“走西口”是明清時期長城以內陝北、晉北地區的勞動人民到長城以外謀生的社會活動,也是成千上萬口內百姓湧入今天內蒙呼和浩特、鄂爾多斯等地的移民活動。為啥叫“走西口”?在傳統時代,中原王朝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多在北方長城險要地點設定防衛要塞。特別是在明代,中原王朝先後在長城沿線設定九邊重鎮,而“口”則專指長城沿線的關口。藉助於軍事關口,明清以來很多關口逐漸演化為貿易場所,如張家口、喜峰口、古北口、殺虎口等。
時過境遷,民眾就把長城以內的地區叫做“口內”,長城以外的地區叫做“口外”。張家口被稱為“東口”,但“西口”的具體位置,則眾說紛壇。有的學者認為特指山西北部的殺虎口,也有人認為是內蒙古歸化城(呼和浩特),還有的認為是泛指陝西北部沿黃河北上直至山西大同北郊晉蒙接壤的各條通道。正如復旦大學安介生先生所言:“東口以西的各口(特別是殺虎口)稱為西口”,“西口”最初是一種特指,以後逐漸演變為一種泛指,或許是更為合理的解釋。
為什麼要背井離鄉,歷盡艱辛去“走西口”呢?就是因為“口內”的黃土高原地區,千溝萬壑,土地貧瘠,荒旱連年,收穫低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相反,口外的河套平原、鄂爾多斯等地區則地廣人稀、水草豐美。同時,蒙古族以畜牧為主的經濟模式,以及對土地私有觀念的淡漠,也為走西口遷徙而來的民眾墾荒種地提供了機會。於是,不少口內民眾帶著對新生活的嚮往,有的北越長城,途經大漠,進入鄂爾多斯的準格爾旗;有的則歷盡艱辛,進入黃河右岸的達拉特旗,甚至還有一部分繼續渡過黃河,到達包頭和河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