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巖沙海葵

    蘇聯在戰爭前期實際上是有準備的,但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加上之前的大清洗,使蘇軍高階指揮員所剩無幾,所以一下被德國打到了斯大林格勒,付出了慘重代價,但是後期,蘇聯的寒冬幫了蘇聯大忙,德國的攻勢減弱,給蘇聯喘息之機,加上日本豬隊友攻擊美國,德國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 2 # 歷史緯度

    希特勒領導下的法西斯德國在戰勝了法國以後,就把侵略的矛頭指向了蘇聯;這表明德國的意圖是控制整個的西歐和東歐,即整個的歐洲。如果蘇聯在蘇德戰爭中戰敗,就意味著希特勒制定了巴巴羅薩計劃獲得了成功;德國就可以憑藉東歐豐富的資源及軍事工業和西歐強大的科技及完善的工業體系稱霸世界。幸運的是德國雖然憑藉先進的閃電戰給蘇聯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並兵臨蘇聯首都莫斯科城下,但堅韌的蘇聯人民仍然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挫敗了希特勒速戰速決的計劃。既沒有讓希特勒獲得戰爭所需要的石油鋼鐵等資源,也沒有讓德國獲得蘇聯的工業生產能力,更沒有讓希特勒實現他稱霸世界的目的。在蘇德戰爭中,蘇聯並沒有因為德國法西斯的軍事打擊而變得虛弱;相反,蘇德戰爭讓蘇聯實現了浴火重生,變得越來越強大。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戰爭錘鍊了蘇聯的軍隊,戰爭中的蘇聯軍隊實現了現代化,極大的提高了軍隊的作戰能力。

    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初,德國軍隊長驅直入,而蘇聯軍隊則是大規模潰敗;出現這種巨大損失的情況主要是因為蘇聯軍隊的軍事思維的落後。同法華人一樣,蘇聯人的軍事思維仍然停留在一戰時期,因此在德國的閃電戰面前毫無還手之力;但蘇聯人在戰爭中學會了戰爭,在蘇德戰爭後期的蘇聯軍隊特別注重大規模裝甲叢集的建設,在喀秋莎火箭炮的強大火力攻擊之下,德國軍隊敗退,蘇聯軍隊戰鬥力急劇上升。也就是說,蘇聯軍隊的武器裝備水平不但得到了提高,而且還提高了戰略戰術水平。

    第二,殘酷的戰爭和蘇聯的嚴寒磨練並堅定了蘇聯軍隊的作戰意志。

    蘇德戰爭初期的360萬蘇軍的被俘並沒有使蘇聯人感到恐懼,3000枚火炮和1500輛坦克及1500架飛機的損失也沒有打斷蘇軍的脊樑,反而是德軍對莫斯科的進攻和對蘇聯人民的殺害激起了蘇軍強烈的作戰意志。蘇聯嚴酷的督戰隊和蘇聯軍人赤手空拳的進攻一次次的挫敗了德軍對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進攻,如果說莫斯科戰役的勝利使蘇軍樹立了不會失敗的信心的話,那麼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意味著蘇軍擁有了最終戰勝德軍的必勝信念。也就是說,蘇德戰爭使蘇軍擁有了比過去更多的戰鬥技巧和更堅韌的作戰意志。

    第三,蘇德戰爭的爆發使得蘇聯上層暫時停止了大規模的政治鬥爭,而把精力轉向了軍隊的建設。

    列寧逝世以後,斯大林出於鞏固自己詮釋的目的而發動了大清洗;政府中的高層人士大量被殺害,軍隊中的大部分指揮員也都被殺害。在大清洗中,蘇軍有三名元帥被逮捕,十六名集團軍司令被逮捕,六十名軍長被逮捕,一百六十六名師長被逮捕……;換句話說,是蘇聯人自己徹底破壞了軍隊的指揮體系。蘇聯軍隊在蘇德戰爭初期實際上是失去了有效指揮的,沒有完善的指揮體系和有經驗的指揮員指揮的軍隊是不可能阻擋德軍進攻的。而在蘇德戰爭爆發以後,大清洗運動基本就結束了,斯大林重建了更加純粹的蘇軍的指揮體系;蘇軍新的將領的的成長速度更是超過了以前被清洗的軍官。以朱可夫為代表的擁有進取精神的蘇軍指揮系統帶領蘇聯軍隊戰勝了入侵的法西斯德國。也就是說,蘇德戰爭不僅加強了政府內部的團結,還建立了更加有效率的蘇軍指揮系統。

    第四,蘇德戰爭中蘇聯所面臨的亡國滅種的危機加快了蘇聯各民族的融合並加強了蘇聯各民族團結。

    1922年成立的蘇聯,是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不同的國家一定存在利益上的差異,不同的民族一定存在生活中的矛盾。但在外來侵略的影響下,蘇德之間的矛盾成為主要矛盾,原來各加盟共和國的利益之爭和不同民族之間生活習慣的差異成為次要矛盾為什麼。為了應對民族危亡,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加強了彼此之間的協作;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蘇聯人民拋棄了民族間的成見。戰爭初期,蘇聯政府就徵召了530多萬軍隊;戰爭後期,蘇聯軍隊達到了1000多萬的規模。這種民族的團結和融合,不僅穩定了社會秩序,還為戰爭提供了大量有效的人力資源;據不完全統計,蘇聯人民群眾在蘇德戰爭中大約死亡了2000萬左右。也就是說,蘇聯人民的團結是蘇聯戰勝德國並取得二戰勝利的基礎和根本原因。

    第五,巨大的戰爭壓力使得本已非常強大的蘇聯重工業向著戰時體制不斷髮展,極大提高了軍事化的程度。

    蘇聯轉入戰時體制的經驗是十分豐富的,1917年十月革命後不久為了應對國內戰爭,列寧就實施了戰時共產主義,集中一切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保證戰爭的勝利;蘇德戰爭爆發以後,斯大林命令蘇聯重新進入戰時體制,有效的集中了蘇聯一切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種高效利用國家力量的做法最終使蘇聯戰勝了德國。工作時間的增加和大量女性參加工作,至少提高了蘇聯1/3的工業生產能力,使1937年已經是世界第二工業強國的蘇聯的工業生產能力更加的強大。也就是說,蘇聯用於戰爭的武器裝備之所以能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是因為蘇聯軍事化的重工業的進一步提高和發展。

    總而言之,希特勒發動的蘇德戰爭不僅沒有打垮蘇聯,反而使蘇聯擴大了軍隊的規模,磨練了軍隊的意志,加強了軍隊的指揮體系,提高了工業的軍事化程度,並最終實現了軍隊的現代化和軍事力量的質的變化。發生質變的蘇聯軍隊的戰鬥力遠遠超過了蘇德戰爭之前,蘇聯透過強大的敵人和困難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磨難既是成長的阻力也是前進的動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風明月本無價的下一句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