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0910鴻運

    包拯,包文正(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今安徽肥東),北宋著名的清官。包公文化園內香花墩上的包公祠全稱為“包孝肅公祠”,與逍遙津、明教寺合稱為合肥三大名勝古蹟。正因為包公為官清廉,執法公正,而又克己奉公,恩澤故里,所以廬州百姓都以家鄉出了這樣一位“清官”,而備感自豪。  包公祠、墓始建至今已有900多年,在這近十個世紀的漫長歲月裡,它遭遇過三次重大的劫難,卻屢毀屢建,如今已成為一處風光獨具、人文薈萃、名揚中外的風景名勝區。  經過重新整修、擴建的包公祠,坐落在綠柳成蔭、蒲荷萬柄的包河之畔,與包公墓近在咫尺。祠前有一塊大照壁,大門八字形,連門帶框全漆成黑色,寓意包公的“鐵面”。入門有一座橫跨包河的長橋,包公祠就建在橋的盡頭包河中間的一個小島———“香花墩”上。  包公祠的正堂,供奉著用檀香木雕刻的包公彩繪像。包公白麵、長髯、儒雅、端莊。他坐在神壇上,左立捧印文官,右立持劍武吏,案几上放著令箭、硃筆、虎頭籤、驚堂木等,彷彿升堂在即。令人頗感興趣的是這個包公並非黑臉,而是一個白麵儒生,額頭也沒有日月陰陽眼,或許這才是“包拯”真實的尊容。  擺在大堂一側的三把銅鍘: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寒氣逼人,那裡終日圍滿了參觀的遊人。這三把鍘刀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正義之劍!它與包大人須臾不離,彷彿再現了包公在開封府升堂辦案的正氣與威嚴。好一派“色正芒寒”、“節亮風清”的“廬陽正氣”!  包拯墓園格局別緻,主副分明,方正嚴謹中富有變化。墓園的主體建築和附屬建築堂、亭、室、闕,均以宋代二品官葬制設計,一磚一石一瓦完全符合宋代建築質地與規格要求,保持宋代建築風格。這裡風景秀麗,坡緩崗平,林木蔥蘢,是鬧市中一塊難得的雅靜去處,人文景觀與園林藝術集於一隅,引人入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要怕得罪小人,還是不要得罪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