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公眾考古已經成為考古學當代轉型最重要的方面,未來公眾考古應該向什麼樣的方向發展對考古學的普及更有幫助?
6
回覆列表
  • 1 # 考古班二愣子

    上週去面試某省考古所的公眾考古崗位,對面有七八位資深考古人,我問對面的老師,他們覺得公眾考古是幹什麼的,一位老師嚴肅而認真的說,現在外面一提到考古,就是《鬼吹燈》《盜墓筆記》之類的,我們就想讓平常人知道考古到底是什麼。聽了這些資深考古人對公眾考古的認識,我想中國的公眾考古應該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我理解的公眾考古應該有三層境界:第一層,就是告訴公眾我們在做什麼?考古的意義,也類似同公眾分享考古的成果;第二層,基於觀眾對考古的認識,透過考古學家或者考古機構的指引,讓更多的普通人將保護文物當做是自己的義務;第三層,普通人能號召身邊更多的普通人參與到文物保護。

    雖然上個世紀中葉甚至更早,中國考古人就表達過讓公眾瞭解考古的想法,有的付之行動,但是現代公眾考古學起源於西方。當時美國發現由於地域面積廣闊,如果僅僅依靠考古人來保護文物、遺產,力量太單薄,於是號召公眾參與文物保護,即“公眾考古”。

    西方的公眾考古經歷了政府參與、公眾參與到公眾導向的過程。中國的公眾考古起初僅由考古學家或考古機構倡導和實踐,政府支援,到現在社會和公眾參與,我相信,隨著中國綜合國力上升,國民素質提高,未來的考古工地很可能成為另一座文物博物館,而普通民眾都是文物的守護人

  • 2 # 考古系大師姐

    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中國的文明非常厚重,考古出土的文物、以及儲存下來的遺址都非常豐厚。那麼公眾考古的基礎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瞭解我們的文明,號召大家共同保護我們的文化遺產。

    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問卷。

    問題:“你是如何知道考古的?”

    共收到答案593條, 53條無效答案, 540條有效答案。A選項透過文物考古類電視紀錄片瞭解考古的有483人,約為89%; B選項透過學校和博物館教育瞭解考古的人231人,約為43%; C選項透過盜墓題材小說或影視作品瞭解考古的99人,約佔18%; D選項透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瞭解考古的為151人,約為28%。

    也就是說透過學校教育和博物館教育瞭解考古的人不到調查物件總數的二分之一,不到電視紀錄片選項人數的二分之一。這個資料也充分的說明在中國的基礎教育中,與考古、博物館、文化遺產、文物保護的等等課題相當匱乏。博物館的教育職能也未能物盡其用。

    這些都是我們現階段考古所面臨的問題,公眾沒有接受過關於考古的教育,不瞭解考古,對考古的誤會也就由此而生。很多同行認為盜墓類的小說、影視作品、鑑寶節目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一定困擾。但是同樣為影視作品,即便再喜歡看《縱橫四海》喜歡看《貓眼神偷》,因為從小受到的教育,大家內心都知道偷東西是錯的,不會當真。

  • 3 # 北大爐爐

    什麼是公眾考古?讓大家參與到考古當中?我想並不是的,而是透過一定的手段,使公眾能更好地瞭解什麼是考古。現在的影視作品多為盜墓筆記、鬼吹燈等小說改編,這些都是加入了人為遐想的情節而促成的作品,並不是真正的考古人的現實。除此之外,自從我學習了考古,每逢假期回家,總有很多親戚朋友來問我這串翡翠手鐲怎麼樣啊,值多少錢啊,來幫我看看我們家這個墜子怎麼樣啊等等,還會有很多人自以為很瞭解的說,我知道,你們這個專業念頭越長越吃香,那麼我就問為啥,親戚就會說,你看人家電視節目的鑑寶專家都是上了年紀的,我次噢。在此,我鄭重地說一下,考古不是盜墓、不是鑑寶也不是去弄恐龍化石。

    我想以上這些對於考古的誤解,都是公眾考古應該注意的問題,如何能正確地引導公眾對於考古的認識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意義。前一段時間,很火熱的一種說法是考古不就是國家盜墓嘛,真是愚昧,何為盜墓,出於個人利益進行的盜取墓葬中珍貴文物的行為,而考古是透過發掘,對當時的社會歷史進行研究及復原的一項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活動。出發點、過程以及落腳點都不相同,果然是應該多讀書。

    當然,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除去在考古工地適時舉辦一些公眾可以參與的活動,比如現場講解、展板展示等活動,使公眾瞭解真正的考古外,還可在博物館等相關地點進諸類活動。現在自媒體也有很多宣傳考古學,最重要的還是應該從娃娃抓起,現在很多中小學都開設了相關的課程,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開展公眾考古,首先自身就必須對考古有很深入地瞭解,不然如何像公眾通俗易懂地介紹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問一下追星的女孩/男孩,追星對你們的影響(對生活、價值觀等等的影響都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