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136910391
-
2 # 取名字真難啊啊
一個方面是自己心重了,人就累了,幸福感下降了。另一個方面是別人的生活影響到你的生活成本了。
1. 1949年建國,我們處於建國初期,百廢待興,我們處於最壞的年代卻也是最好的年代,那時並沒有地主階級,沒有資產階級,並沒有有錢人跟沒錢人的區別,大家成為“無產階級”,大家有共同的信仰,每個人精神飽滿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大家共同勞動,痛苦著並快樂著。哪怕到了改革開放初期,大家經濟上的差距並不明顯的,仍然處於同一起跑線的,但是朝代的發展必然不可能長期“均貧富”,一部分有錢人冒了出來,沒錢人仍然沒錢,那沒錢人就會埋怨為什麼當初跟我一樣窮的有錢了,每天住小樓房,吃鮑魚魚翅,出入坐小汽車。有比較就有傷害,心重了,人就累了。
2. 就算你心態好,你不會嫉妒別人有錢了,但是當你發現這種貧富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越來越大,你就慌了,你怕這種差距演化成不可逾越的鴻溝,徹底與有錢人被劃分為不同的階級,被打上了階級的烙印。舉個例子,有人在十年前已經買了房子,貸款已清,而你現在還沒有房,房價卻越來越高,甚至正常工作一輩子都買不起一套房子,這樣有房的跟沒房的就成為“階級”成分被固化了,並且很難改變,有的人甚至花一輩子時間也改變不了。
3. 如果你心態超級好,想著有錢人過有錢的生活,我沒錢的照樣按我的方式生活。“I don"t care”, 但是實際情況卻是,他們的生活方式會對你有直接影響。舉第一個例子,有錢人投資修路,然後告訴你“要走此路,留下買路錢”。舉第二個例子,有錢人把原來的廉價幼兒園拆了改建高檔的幼兒園,原來每個月只需要500元,現在需要3000元。舉第三個例子,原來大家摩托車出行,現在開汽車的人多了,他們告訴你現在這個城市禁摩,只能開小汽車跟騎單車。舉第四個例子,原來大家都住瓦房,但是有錢人說你們瓦房影響市容,需要拆了改建,讓去買商品房,買不起的租房。大家想想生活中是否有這些種種事情讓你必須消費升級?
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比同齡人優秀,比身邊的人優秀才能更好地生存。
回覆列表
有錢了!追求也高了,買什麼都追求名牌,挑最貴的買,這種理念一產生,虛榮性也越來越高,開支也越來越大,如果沒有更高的收入,這日子怎麼辦啊?為了一個名牌,不惜買腎,這是啥理念!看起來收入高了,幸福指數卻降低了,日子怎麼好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