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5星夜月如鉤
-
2 # 全職奶奶的幸福生活
單位退休回了家,本想休閒旅旅遊。
兒子媳婦工作忙,家務孩子難顧及。
大孫地下學走路,小孫尚在襁褓中。
無人照看怎麼成,自告奮勇擔起擔。
起早貪黑每一天,累死累活不掙錢。
退休工資全貼家,買菜做飯洗衣服。
時間過的非常快,轉眼一年就過去。
帶上小寶散散步,幼兒園裡接大寶。
自己愛好不能丟,忙裡偷閒寫寫字。
搜腸摑肚對對子,苦思冥想覓佳句。
充實過好每一天,你說時光誰偷走。
-
3 # 0老三兩0
問:是誰偷走了老年人晚年的餘光?
答:是社會的大面積開放、是性感現象經常注目的疲勞、是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的結果。
餘光,是人主視線傍邊的剩餘視線,通常,大夥都用“瞟一眼”來形容,是若無其事的關注其事。
餘光,相對於中青年而言,是一種偽裝的視角,在看似不經意的餘光裡,透著特別好奇的動機。
老年人就不一樣了,老年人的餘光,不是誰偷走的,而是自身喪失的。年紀大了,老眼昏花,主光看東西都很困難了,餘光可想而知。(完)
-
4 # bAOLIN353
誰偷走了老年人的時光?答案只有一個:是無奈的奉獻!現在社會發展,節奏太快,年輕人的各種壓力太大了,高額的消費支出,沉重的房貸壓力,人情費日漸增高,過去幾十元錢能拿的出手的份子錢現在漲到幾百幾千甚至上萬,攀比之風日盛,鉅額的醫療費用…。所有這些讓兒女們不堪重負,低收入高消費的畸形經濟狀況,讓大多數人僱傭一個保姆都困難,當父母的豈能袖手旁觀?所以只能任由“無奈的奉獻”偷走老人們的時光!
-
5 # 雪曦馨雲風
是誰偷走了老年的時光,我覺得是一直以來的傳統觀念。就覺得老人一定要幫子女帶小孩。導致自己的晚年時光 還在為這個家庭操勞。更恐怖的是,有些人認為這就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應該要學會去感謝父母,感謝老人的奉獻,她們操勞了一輩子,完全沒有義務幫你們帶小孩,只是因為怕你們太勞累,心疼你們,才想幫你們分擔。在讓老人帶小孩的時候,多一份感恩,多一份關心。
-
6 # 使用者小民看世界
是老年人自己、是兒女兒媳婦偷走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那是不少老年人年輕時,就過度寵愛溺愛兒女,讓他們失去自我管理的機會,致使他們啥都不會做,甚至是不願意做了,等他們長大成家立業了,自然還離不開老人,而老人也做習慣了,也沒法停下來不做,這就是老人自己偷走了自己的餘光。還有,兒女兒媳婦自己寧願去搓麻將,打牌,閒聊,就敢指使老人去幹這幹那,在他們看來,子孫都是為老人生的,就該老人帶,就該老人出錢出力做家務,讓老人做不情願做的事,晚輩們就是這樣偷走了老人的餘光。老人辛苦了大半輩子,餘下的日子已經不多了,該讓老人們歇歇了,該讓老人們享享清福才對,而不是偷走老人的餘光。
-
7 # 海月心
是華人的傳統觀念偷走了老年的餘光,本來五六十歲,退休該享晚年生活的老人,卻成天為兒女所累,在家看孩子,做飯,出門帶著孩子,挎著菜籃子,為了兒女的生活寬裕一點,嘔盡了心血,晚年的生活,本來應該在養花弄草,寫寫畫畫,悠閒時跳跳舞,適合的時機外出旅遊,可我們中國的老人,在傳統思想的影響下,卻以含飴弄孫為榮,為自己考慮的很少,不知不覺中,自己生命的餘光就這樣消失怡盡,當自己醒悟時,卻已步履蹣跚,所以,晚年的時光是自己,也是傳統偷走了。
-
8 # DrMark講堂
以前看到過一篇蔣方舟寫的,她說她和母親的關係最幸運的地方,“在於親情炙熱的火燃盡之後還有友情平穩的焰,我錯過了她的盛年,卻參與了她五十歲之後的再次成長,我們成為同時航行的船,……大多時候應付各自的波浪狂風,擦肩而過的時候內心揮手示意”。
母親,大概是世上最溫暖的詞彙,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母親好像是無所不能的“女超人”。其實,每一位母親也曾是懵懂少女,有過少不經事的無憂歲月,隨著光陰流轉,她們逐漸褪去一身青澀,學著為人妻,為人母,眼裡有了堅定又溫柔的光輝。
歲月神偷,偷走了媽媽的青春,看著媽媽額頭上越來越多的皺紋和漸漸失去光澤的臉頰,忽然有些心疼,她也曾是少女啊。看著媽媽衰老的面容,眼淚奪出眼眶......
父母的暮年是兒女未來生活的路演。閱讀老爸老媽的滄桑人生,觸控老爸老媽堅強卻柔軟的內心世界。有一天,當你終於有空回頭卻會發現,眼前最熟悉的人最愛你的人,她在你一天又一天敷衍中老去,白髮蒼蒼,垂暮已矣!
我才不管什麼時光痕跡,歲月它很溫柔,你還是當初那個最美的你。在即將到來的母親節,想幫媽媽圓夢青春吧!
回覆列表
我們終於還是老了,不再年輕。
孩子小的時候,盼望著長大了就好了。長大成人以後,盼望著結婚就好了。孩子結婚以後,盼望著有了孫子就好了。等我們照看大了孫子再照看孫女,啥時候是個頭啊。
我們沒有了自由,平添了無盡的煩惱和委屈,只能任勞任怨。
年輕時我們的青春貢獻給了家庭和社會,老了以後晚年餘光貢獻給了子孫。
我們的餘生還剩下了什麼,還有出頭之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