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子無憂網
-
2 # 小莊日記講故事
小莊以為絕對應該,但要用合適的方式去幹預。理由有三:
1、孩子是不成熟的,他們對於周邊人與事的判斷是不準確的,但是他們的社交圈卻也別樣的複雜。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已的孩子多些正能量,那麼作為監護人的父母自然有義務去幫助孩子淨化自已或者說理性對待自已的社交圈。
2、孩子的社交圈在當今社會已經遠遠不再限於現實社會中的幾個同學或鄰家的孩子,QQ裡的好友,網遊裡的玩伴都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作為父母必須經常留心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他們的細小的變化可能都緣於他們的社交圈,一旦發現不良苗頭必須第一時間予以掐滅。否則有可能遺患無窮。
3、對孩子社交圈的干預必須理性和適度。不要盲目的橫加干涉,否則可能適得其反。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儘量委婉誘導孩子讓他認識到他所接觸的事物對他有害,讓他自動放棄。如果不行,就採取物理的方法,將他與不良社交圈子割開吧。比如說,在他們可能接觸的時間安排其它事情,分散孩子的精力,網路上的編個理由斷網咖。
父母到底該不該干涉孩子的社交圈?
首先我想建議的是,父母不要“越界”干涉孩子的社交。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父母“越界”行為:
孩子發生衝突,父母出面解決
衝突永遠始於誤解,如果孩子始終沒有清晰事實、理性解決的能力,那麼,在他日後的生活中,誤解帶來的也是永恆的衝突。所以,解決衝突的過程,孩子不能被代替。
孩子顯得退縮,父母代替孩子交友
理解和認可是對治不自信的良藥,當孩子在人際關係中表現得退縮,他最迫切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你或許可以替孩子化解眼前的尷尬,但不可能透過代替,來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孩子過於激進,父母僅僅制止
制止孩子當下的激進行為,例如打人、罵髒話、爭吵等,這只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父母需要進一步讓孩子知道,人際交往中有規則和界線,世界不是圍繞著“我”旋轉的,界線有時候會透過讓人難受的方式出現,比如被拒絕,但我們的行為不能只受感受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