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果說隋煬帝因為徵高麗把國家弄的民不聊生,最終導致隋朝滅亡,那為什麼唐太宗也要去徵高麗?
4
回覆列表
  • 1 # 歷史寶藏

    高句麗這個北韓半島的政權,歷史很悠久,從公元前一世紀就開始萌芽,直到隋唐時期,成為對中央王朝有威脅的一個地方勢力,所以隋煬帝才會三徵高麗,隋煬帝因為太著急了,勞民傷財,最後仗也打的不成樣,最終還因為這個成了亡國之君。

    而隋朝沒有完成的事業,在大唐帝國這裡得到了繼續,最終大唐經過包括唐太宗之內的三代君王的不懈努力,終於滅了這個奇葩的政權。

    從隋唐四代帝王七八十年的持續征伐中,可知高句麗這個地方不簡單。

    為什麼一定要打下高句麗呢?

    因為這個政權,和一般的草原遊牧民族不一樣,它是一箇中央集權的國家,向中原王朝學習了國家官僚組織和強大的常備軍系統,所以這可以說是隋唐兩代,東北地方的一個有力量的割據勢力了,這並不是普通的小夥伴的關係,而是高句麗已經發展成為東亞地區的一個強權勢力,在地理位置上,高句麗又緊靠著華北平原,如果過了山海關這一線,就可以馳騁華北,控制幽雲十六州地區,結果可相知而。

    高句麗之於隋唐,正如遼金之於北宋,後金之於明朝,準格爾之於大清,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威脅了。所以兩朝數代帝王,對於北韓半島上這個國度,不遺餘力進行圍剿。

    事實證明,隋唐的這個舉動,雖然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還是很值得的。後來的宋朝,被東北這一區域崛起的遼金而逼迫,女真人的後金更是成了大明的掘墓人,這些都可以看出北韓半島這一政權的威脅。

  • 2 # 清水空流

    是啊,為何?從隋煬帝楊廣登基開始。即公元612年開始。隋煬帝首次征伐高麗到公元614年隋煬帝三次征伐,首次討伐高麗起兵總計一百多萬,可以說,大隋亡國的起因就是討伐高麗。楊廣算昏君也就罷了。大唐二主唐王李世民也討伐高麗,但也以失敗告終,最終總算在唐高宗時期平定高麗。積兩朝3代帝王之力去征伐高麗?值得嗎?可以數。值得,太值得了,太有必要。

    高麗從漢武帝開始就是華夏領土,後來又成為中國的附屬國,但數次分裂和獨立,也曾經多次攻擊遼東,隋文帝在位的時候,高麗國主數次攻擊遼西。引發楊堅不滿。但最終以高麗退兵結束、可以說,高麗的不聽從宗主國的是高麗受到征伐的起因和緣由。但從大隋這方面來說。首先是楊廣個人的好大喜功。四方來夷,八方朝拜。是楊廣的夢想和希望。而征討高麗就是為了震懾邊境,尤其是為了警告突厥。以攻擊和佔領來達到威懾目的。雖然結果卻失敗了。但這個戰略是正確的。

    隋煬帝之所以要征伐高麗。另外一個最關鍵的原因是為了徹底掌控兵權和擺脫門閥。尤其是關隴軍事集團的掣肘,楊廣的祖父楊忠以及李淵的父親李虎,都是與當年宇文泰等高階將領共稱西魏八柱國。可以說西魏八柱國牢牢的把控了關隴集團。楊堅之所以能夠廢周建隋,就是因為自己是 八柱國主要成員。基於共同的利益,關隴集團也參與其中,使得楊堅登基為帝。也正因為如此,楊氏父子也怕其他關隴集團有樣學樣,再來一次廢隋建國。擺脫和徹底控制關隴集團是楊氏父子的共同思想和意識如何擺脫關隴集團的控制。但是楊廣採取了比較激烈的手段,就是戰爭。透過戰爭掌控軍隊,也同時消耗關隴集團力量。但由於關隴集團的激烈反抗,最終導致關隴集團推出另外一個代理人李淵推翻大隋。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大唐。

    但李淵建唐以後,同樣開始打壓關隴集團,做的比楊廣更狠更絕。李世民採取的和楊廣一樣的方法,就是征伐高麗,可以說。隋唐兩代征伐高麗目的都是為了對付關隴集團。但直到武則天登基為皇帝的時候,唐朝才徹底擺脫和控制了關隴集團。關隴集團的最終衰敗也使得唐朝不再受到關隴軍事集團的擺佈。

    可以說,隋唐兩代征伐高麗,關鍵是內政。是為了徹底掌控朝局是士族門閥。但遺憾的是隋煬帝失敗了。唐朝成功了。

  • 3 # 宋安之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是高句麗是高句麗是高句麗!

    根據史料記載,高句麗大概起源於漢朝,其領土和行政規劃基本上都是在漢武帝時代設定的北韓半島四郡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三國曹魏時代一度被滅國,後又死灰復燃東山再起,擁有700餘年歷史,大概在南北朝末期,也就是接近隋唐時期,高句麗達到鼎盛時期,擁有幾百萬人口,擁兵大概六十萬,全國實行全民皆兵,在古代這可是很驚人的勢力了,成為中原政權外的第二大政權,威脅了中央統治,而且有分離的跡象,並且有意圖朝中原再度擴張之勢,所以隋唐二朝不可能容忍這種政權的,隋文帝時期就開始征戰高句麗,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唐太宗時期繼續征討高句麗,直至唐高宗時期才滅其國,永絕後患。

    古語有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高句麗在隋唐時期擁有如此強大的勢力,野心勃勃,不斷挑釁,嚴重威脅了中央政權統治,隋唐二朝帝王不持續征討才怪。

  • 4 # 鬼影問道化真身

    隋煬帝和唐太宗都是了不起的皇帝,有全域性的戰略眼光,看出了高麗對中原的潛在危害,所以要徵高麗,將危險扼殺於萌芽狀態!後來的女真金國和滿清,正是從高麗故地崛起,所以說現在的外東北和半島問題對國家安全的威脅,遠比我們看到的和想像的要嚴重的多!

  • 5 # 劉友書

    首先是徵高句麗,不是高麗。高句麗是漢武帝時期的夫餘王子朱蒙建立的中國的地方政權,在中央政府強大時,高句麗對中央政府稱臣,在五胡亂華時,不斷的做大,先是丸都(今天的遼寧集安)是其首府,逐漸征服北韓半島的北部,遷首府於平壤。在隋煬帝時,高句麗有2百萬人口,他又是一個農業強大地方政權,對中央政權來說,是一個極大的不穩定因素。再加上隋煬帝急於消除關隴集團的兵權,想透過戰爭的方式來收回兵權。而唐太宗也了是因為高句麗是一個強大的地方政權,嚴重的威脅了中央,而對其用兵,當然還有為中華子弟報仇的心理(因隋軍犧牲的戰士被高句麗做成京棺)。

  • 6 # 破之世界觀

    因為漢代開始遼東四郡就是中國的故土。因此作為一個剛剛統一的帝國皇帝,手裡還有兵強馬壯的戰鬥經驗豐富的大軍,當然要維護國家統一,收復遼東了!如果不是政治經驗不足,安排不夠穩妥引起內亂被迫撤兵,北韓也許就是中國的領土了吧。

  • 7 # 詩書君

    根據北韓史學家編寫的是史書記載:扶余王子朱蒙因與其他王子不和,逃離扶餘國到鴨綠江沿岸的卒本扶余,建立高句麗。

    而且高句麗還自稱是黃帝的後裔,就是為了和中華文化搭上邊。

    到了東漢,高句麗已經在北韓半島站穩了腳跟,所以意圖擴張,被光武帝劉秀擊敗,但是高句麗和漢的衝突並沒有停止。

    到了魏晉南北朝的時候,高句麗幾度被滅國。復國之後,企圖東山再起,也確實達到了鼎盛。

    可以說不論是隋煬帝還是唐太宗,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都不是個人的行為,而是維護國家統一,是漫長曆史時期中國王朝面臨的重大考驗。

    隋文帝統一全國之後,高句麗就聯合突厥,控制契丹,意圖對中原圖謀不夠。隋文帝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598年,就讓自己的兒子楊諒率領三十萬大軍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這一次戰爭高句麗表面上臣服,實際上戰爭結束不久,再一次挑起事端。

    隋煬帝楊廣繼位之後,也是繼承了楊堅未完成的事業。為了保證戰爭的順利進行,楊廣開鑿了大運河,保證軍隊供應的充足。本來609年就能夠發動的戰爭,因為一場水災延誤到了三年。

    612年,楊廣終於發動了戰爭,但是由於不瞭解東北地區的自然氣候,大雨阻止了隋朝的軍事行動,只好撤軍回到洛陽。

    第二年,613年,隋煬帝為了維護祖國統一和國家安全,再一次出兵高句麗。但是國內動盪,楊廣只好撤軍國內平叛。

    為了樹立威信,楊廣進行了第三次討伐高句麗,高句麗國王請降,楊廣想讓他們到長安親親自謝罪,結果並沒有到來。而國內的局勢不受到控制於是隋朝滅亡了。

    唐建立之後,高句麗雖然承認了宗主國的地位,但是卻依然在邊境燒殺擄掠。

    中原地區剛剛經歷了戰亂,這就要求李唐王朝需要休養生息,到了643年,唐太宗終於按耐不住,攻打高句麗。這一次雖然產生了打擊的效果,但是依然沒有剪出這一心腹之患。

    到了唐高宗時代,終於滅亡了高句麗。

  • 8 # 同花順E

    前幾年我也奇怪為什麼從隋到唐都那麼積極的攻打高句麗。就連懦弱的李治一提起攻打高句麗就像打了雞血換了個人一樣。從這幾年的表現看那邊的人就是長了張欠揍的臉。那個破撒得還杵在那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微單相機是佳能m3, 18-45mm的鏡頭,是再買個長鏡還是買尼康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