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方寸書齋s

    “升米恩鬥米仇”這句話並不是再說某一個人的心理變化,而是在描述一種社交關係,兩個人在付出與回報之間都會有衡量的標準,理念上的差異才導致了恩仇觀念的產生。升米恩不一定是出自真心,鬥米仇也有可能是身不由己。

    當一個人飢餓難耐的時候,你給他一升米足以讓他活命,但是卻無法改變他的生活現狀,所以一定要對施恩者感恩戴德,以期能夠獲得更多的幫助,這種感恩可能是出自真心,更大的可能是迫於生活壓力做出的偽裝。

    但是當你十倍給予他的生活需求的幫助的時候,他的生活現狀已經被改變,所以施恩者的存在價值也就進一步降低,接受幫助的人在心理上對於施恩者的重視程度也會有所降低,表現出來的感恩心裡也就沒有那麼急切了。

    施恩不圖報是中國的傳統理念,但是大多數人其實都是施恩圖報的,不一定是在物質方面,更多的是希望對方能夠表現出足夠的感恩,這可以滿足施恩者的心裡訴求,但是當你付出的更多的時候,得到的精神反饋是有上線的,你給的越多就越覺得沒有得到期望的回報,自然心裡不會非常舒服。

    施恩者與受恩者就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改變自己的心裡狀態,當兩種心理訴求的平衡被打破之後,矛盾也就會發生,甚至反目成仇。所以“升米恩鬥米仇”並不是一個人的責任,而是兩個人的訴求衝突的結果。人性的光輝是存在的,但是更多的時候還是要從現實考慮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比金堅為哪般?為何被美國吊打的日本成為美國最忠實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