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田視野
-
2 # 燭影斧聲
關於鬥將主要是出現在演義小說中,所以我們不談歷史,也按照小說路線來捋一捋前因後果。
呂布和其他的某一時代第一將有一個不同之處,就是呂布的第一是戰敗得來的。三英戰呂布,呂布敗走,但是硬擋了張飛,關羽聯手三十回合。濮陽大戰,在許褚,典韋,夏侯兄弟,李典,樂進的圍剿下全身而退。這兩場敗仗奠定了第一人的地位,反而少有人還記得呂布曾經十餘合戰敗過夏侯惇。
但是呂布的第一優勢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對超一流武將,從來沒有過壓倒性優勢,比如虎牢關五十回合和張飛不分勝負,濮陽二十回合和許褚不分勝負。其實三國演義中的所有超一,可能交手的結果都是不分勝負。
另外有一點很有意思,三國長相英武的都比較怵粗魯的。馬超見了許褚一直客客氣氣,結果不買賬。呂布見了張飛就頭疼,能躲著就不懟。未戰先慫,反而是張飛見了呂布就來電,不幹一仗全身不舒服。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呂布的年齡按照演義應該比張飛大一些(叫劉備賢弟),虎牢關是他的巔峰期,而張飛的巔峰應該恰巧在徐州之戰前後,本來差距就不大,此消彼長之下戰平也就不奇怪了。
最後說一點,呂布可從來沒說過自己是天下第一哦。
-
3 # 殘疾三指遊戲
從張飛第一次與呂布交手,並罵呂布是“三姓家奴”來看,張飛顯然聽說了呂布之前的事蹟,至少呂布弒殺舊主的事同樣也是名震天下,但在張飛看來,呂布除了三姓家奴之外,並沒有讓張飛感到害怕的,也不僅僅是呂布,至少整個三國時期,能讓張飛感動害怕的人,還沒有出生。
張飛之所以敢單挑呂布,那是對自己武力的自信,和對呂布武力的藐視,而之後發生的兩人單挑打了五十回合,呂布仍然沒有擊敗張飛,呂布為何沒有擊敗張飛,根據推測有三個原因:
1、兩人武力相差不大,50回合之內,呂布沒有辦法擊敗張飛。2、呂布武力雖然天下第一,但也是沒有強過張飛太多,雖然後人對呂布的武力有一個排名,但排名高並不代表就能擊殺排名低的,甚至有排名低的武將擊殺排名高的情況,比如馬忠殺了關羽,那可是意外。
3、張飛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楞頭小青年,呂布是貪戀富貴和珍惜生命的中年油膩大叔,一個願意拼命,即使賠上性命也在所不惜,一個不願意拼命,就算是受傷也不願意,更不用說拼命。
再說了,武力天下的第一的人,都有一個毛病,就是驕傲,呂布也不例外。他根本沒有把名不見經傳的張飛放在眼中,人就是這樣,一驕傲就會輕敵,一輕敵就會馬失前蹄,結果呂布與張飛一打就是50回合,這在呂布人生生涯來看,還是從來沒有打到50回合而不取勝的,這給了呂布相當的震憾。
-
4 # 天天小夏天
呂布是《三國演義》第一勇將,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最後還是被他跑掉了;曹營諸將中只有夏侯惇兩次主動單挑呂布,雖然沒有取勝,但也沒有被方天畫戟挑落馬下。至於其他三國名將,除了夏侯惇,絕大多數可能連跟呂布單挑的勇氣都沒有。
看三國原著,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張飛越戰越勇,除了沒有拿下呂布之外,一對一單挑幾乎都以全勝告終,而呂布卻是越戰越慫,最後見了張飛寧願繞著走也不肯死磕。
呂布戰鬥力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銳減,不但打不過張飛,甚至連夏侯惇也打不贏了。
張飛越戰越勇呂布越戰越慫是有原因的,其中原因至少有三個,最後一個呂布絕對不會承認——太搞笑、太丟人了。雖然心裡一萬個不願意承認,但是呂布只是在一次醉酒之後說的一句話,卻道出了他後來打不過張飛也打不贏夏侯惇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都認為夏侯惇在三國名將中就是打醬油的,但實際上在三國正史中,夏侯惇是曹魏陣營首將,地位還在曹仁曹洪之上,五子良將都跟他差一個檔次。
咱們今天說的是《三國演義》,且把三國正史放在一邊。但即使是在《三國演義》中,夏侯惇也不怵呂布。
當年呂布保著董卓從洛陽出逃,只有曹操敢帶著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李典、樂進星夜追擊,結果中了李儒的埋伏計。
面對赤兔馬和方天畫戟,“夏侯惇挺槍躍馬,直取呂布。”
打了幾個回合,李傕郭汜兩面夾攻,夏侯淵曹仁上前攔住,但是曹操缺乏訓練的部隊打不過張遼高順訓練出來的鐵騎,夏侯惇也被呂布打跑了。
可能是覺得呂布以逸待勞佔了便宜,夏侯惇輸得並不服氣,又找機會跟呂布進行了第二次單挑。
濮陽城外,曹操被呂布擊潰並情追不捨,又是夏侯惇橫空出世,這次他跟呂布打了個平手:“夏侯惇引軍來救援,截住呂布大戰。鬥到黃昏時分,大雨如注,各自引軍分散。”
咱們今天說的是張飛和呂布,之所以把夏侯惇拉出來舉例,是為了說明呂布的戰鬥力好像越來越弱了,一對一單挑,居然沒有拿下夏侯惇。
張遼跟夏侯惇誰更厲害不好說,但呂布麾下的頭號戰將高順,確實是打不過夏侯惇:“卻說夏侯惇引軍前進,正與高順軍相遇,便挺槍出馬搦戰。高順迎敵。兩馬相交,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
這場戰鬥發生在小沛城外,當時夏侯惇為先鋒馳援被包圍的劉備關羽張飛,擊敗了高順卻被呂布手下的曹性暗放冷箭,這才有了“拔矢啖睛”。
說完兩次在方天畫戟下全身而退並擊敗呂布首將的夏侯惇,咱們該來說本文的兩位主角了。
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實際是呂布輸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在關羽劉備衝上來幫忙之前,張飛跟呂布大戰,也沒有落下風(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只是關羽技癢難耐,這才弄成了三英戰呂布。
張飛不能埋怨大哥二哥出來攪局,因為他也知道二位哥哥兄弟情深,怕自己有什麼閃失。但是張飛對呂布肯定是不服氣的,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呂布的茬兒,併成功地激起了呂布的怒火,讓張飛戰了個酣暢淋漓。
小沛城外,張飛理虧(他先假扮強盜搶走了呂布買來的戰馬)兵少,但是一點都不怵呂布:“布挺戟出馬來戰張飛,飛亦挺槍來迎。兩個酣戰一百餘合,未見勝負。”
曹劉聯軍(說是聯軍,其實劉備就是打醬油的)把呂布包圍在下邳城,呂布又跟張飛有過多次交手,但每次都以呂布敗逃結束:“高順出馬迎敵,不能取勝。布親自接戰。正鬥間,陣外喊聲復起,曹操親統大軍衝殺前來。呂布料難抵敵,引軍東走。背後張飛趕來。布無心戀戰……”
下邳城下,呂布見了張飛“無心戀戰”的描述出現了兩次。他後來龜縮不出,也是被張飛打怕了:“一個張飛尚且如此凶悍,如果關羽許褚等人上前圍攻,我連逃命的機會都沒有了!”
張飛越戰越勇呂布越戰越慫,已經成了有目共睹的實事。這時候我們就該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了,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三個。
其一,張飛在戰鬥中成長,而呂布遇到了瓶頸。
讀者諸君都知道,單挑就像下棋:跟高手過招,是能學到很多東西的,跟臭棋簍子下棋,自己也會越下越臭。
呂布已經是天下第一高手,所有的人都不如他,所以他已經沒有了學習的機會。而張飛從桃園結義開始,就跟不同陣營的人打架,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特別是每次跟呂布交手都收穫頗多,所以張飛的戰鬥技巧越來越純熟,再加上年輕力壯,只要一百回合之內不輸,就已經有了八成制勝把握。
其二,兩個人都知道自己為什麼戰鬥,但張飛戰鬥意志更強悍。
張飛跟呂布對決,打輸了也不丟人,打贏了就能奪得“天下第一”稱號,所以張飛一見呂布,就紅了眼睛往上衝——他看呂布,就像看一個金光燦爛的豬頭,既好吃,又好看。
而呂布則不然,他已經是一方霸主,手下有一大幫小弟,而且一直保持著單挑不敗的記錄。單挑不敗,是榮譽,也是包袱:一次戰敗,顏面無存,英名盡毀。
揹著包袱的呂布,對戰激情燃燒的張飛,在氣勢上就輸了一籌。狹路相逢勇者勝,張飛之悍勇,在三國首屈一指,勇氣可以彌補技巧上的不足,張飛戰呂布,必然會取得最終勝利。
第三點原因,說出來很搞笑,雖然他自己不承認,但是他酒醉後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卻暴露了事情的真相。
呂布被圍在下邳城,打也打不過,逃也逃不掉,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可言說的一些事情了:“乃日與妻妾痛飲美酒,因酒色過傷,形容銷減。”
呂布照鏡子一看,把自己都嚇了一跳:“吾被酒色傷矣!自今日始,當戒之。”
面容憔悴得能把自己嚇一跳,可見他幾乎已經油盡燈枯的。這其實很好理解:呂布這傢伙的業餘愛好,實在是健康和體力的大敵。
曹操都嘲笑呂布“愛諸將婦”,說明他每天工作很繁忙,再加上包括正妻嚴氏、前義庶母貂蟬在內的一大幫妻妾,旦旦而伐之,參天大樹也會轟然倒下。
呂布在建安三年被曹操勒死,而那時候張飛還沒有遇到夏侯淵的侄女,正是精力充沛,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
看到這裡,大家想必已經知道張飛越戰越勇呂布越戰越慫的原因了。但是還有一個問題要請教讀者諸君:如果下邳城面容憔悴的呂布遇到夏侯惇或者許褚,他能打得贏嗎?
-
5 # 華夏觀影
業精於勤,荒於嬉!你當過過第一,但不一定一直是第一!中國曾經雄霸天下!德國曾經也是!但時光流轉,一切都在發生變化!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老祖宗也有句話,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戰鬥力也是如此!
而在後面再次大戰張飛時,時間已是幾年之後,就好比剛進聯盟的歐文,科比,誰不想挑戰聯盟門面人物,此時呂布戰鬥力已經是下坡路,張飛是上坡路!二人實力一升一降,已經很接近!
後續大戰張飛時,呂布什麼條件?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名聲有名聲!香車名模,夜店會所!你是這條件,你不放縱?你還努力追求什麼?當皇帝,奪天下!估計呂布也知道自己沒那個能力,當前就挺好!孫悅08奧運會不是挺厲害的,給你取個漂亮老婆試試!而張飛呢,此時有什麼?要啥沒啥,人長的不帥,也沒錢,功夫也不是班裡第一,自然見了呂布本來就不服,憑啥你有貂蟬,憑什麼你是第一,我不服!此時張飛就是虎牢關的呂布,需要立功揚名!
後續,張飛自認為前面失敗是自己經驗不足,相信自己已經練了一段時間了,有信心幹呂布,誰不想當第一?而且張飛並不弱,三國戰過前十高手的張飛最多!
-
6 # 青鑑文史
《三國演義》中,第一武將呂布,憑藉著方天畫戟和赤兔馬,縱橫無敵,呂布最輝煌的戰績當屬單挑曹操手下六員大將。
典韋、許褚、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六人組中,典韋和許褚可是一流的猛將,兩夏侯也堪稱二流猛將中的上游水平。呂布能在六人聯手下全身而退,其在三國演義中排名第一確實名不虛傳。
演義裡,張飛和呂布主要有3次對決:
1.三英戰呂布,這是張飛在各路諸侯面前的一次高調亮相,和呂布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之後關羽擔心三弟安危,掄著青龍偃月刀夾攻呂布。三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後來劉備加入。三兄弟雖然合夥欺負一個人,雖然有點不光彩,但是畢竟打退了呂布。
2.張飛獨自守徐州時,因為喝酒毆打了曹豹,曹豹心生不滿勾結呂布攻徐州。張飛在醉酒狀態撞見呂布,不能力戰。
3.張飛搶了呂布購買的戰馬,呂布找劉備問罪,張飛不服,呂布和張飛兩個酣戰一百餘合,未見勝負。這應該是張飛發揮最好的一次,單挑呂布100回合沒有敗跡。
從以上對決可以看出,2人的表現存在著不同的發展方向:張飛越戰越勇,而呂布卻是越戰越慫。原因何在?
青鑑以為,主要原因在2人的身體和心態上發生了變化:
第一,年齡上看,張飛比呂布年輕,佔了優勢。演義中當劉備登場時28歲(演義中的年齡比歷史上要大),當時是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劉備和曹操圍攻徐州的呂布時間在建安三年(198年),劉備已經42歲,當時張飛正處在30多的壯年時期,武功在向巔峰發展。而呂布比劉備年齡要大,奔五的呂布武力值在走下坡路。呂布打不贏張飛很正常。
第二,從身體素質上看,當時張飛未婚,火力壯,精力旺盛;而呂布有正妻嚴氏、次妻曹氏和妾貂蟬,呂布沉溺於酒色,掏空了身體,呂布自己也承認:“吾被酒色傷矣!自今日始,當戒之。”呂布身體的衰減導致戰鬥力下降,和張飛單挑時耗時百合不能取勝。
第三,從心態上看,張飛敢於拼命,而呂布惜命。俗話說橫的怕愣的,橫的怕不要命的,張飛無牽無掛,打起仗來不要命,戰力猛增;
呂布心裡有牽掛,有老婆孩子在心頭,導致他在作戰時放不開,猶猶豫豫耽誤了戰機。
“君委全城,捐妻子,孤軍遠出,倘一旦有變,妾豈得為將軍之妻乎?”
呂布聽完後竟然放棄了這麼好的策略。
後來陳宮建議呂布去截曹操的糧道,呂布再次因為嚴氏和貂蟬的勸解而放棄,坐失了打敗曹操的良機。如果呂布有劉備的視妻子如衣服的無情,命運也許會好得多。
-
7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說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那都是後人說的,至少三國時期,並沒有武將排名,三國時期的人都知道呂布很厲害,有威名,但是到底有多厲害,沒幾個人知道,當時又沒有網路和新聞,一切都只能靠人傳人,如果有人說呂布很厲害,人傳人之後,那就很多人認為呂布很厲害。
呂布首次在三國演義中出戰,就晃虎牢關之戰,呂布一路過關斬將,殺方悅、斬穆順、傷武安國、敗公孫瓚,打得十八路諸侯只有招架之功,無還手之力,十八路諸侯可是代表了所有的關東英雄豪傑,於是關西呂布之名,得以名震天下。
從張飛第一次與呂布交手,並罵呂布是“三姓家奴”來看,張飛顯然聽說了呂布之前的事蹟,至少呂布弒殺舊主的事同樣也是名震天下,但在張飛看來,呂布除了三姓家奴之外,並沒有讓張飛感到害怕的,也不僅僅是呂布,至少整個三國時期,能讓張飛感動害怕的人,還沒有出生。
張飛之所以敢單挑呂布,那是對自己武力的自信,和對呂布武力的藐視,而之後發生的兩人單挑打了五十回合,呂布仍然沒有擊敗張飛,呂布為何沒有擊敗張飛,根據推測有三個原因:
1、兩人武力相差不大,50回合之內,呂布沒有辦法擊敗張飛。
2、呂布武力雖然天下第一,但也是沒有強過張飛太多,雖然後人對呂布的武力有一個排名,但排名高並不代表就能擊殺排名低的,甚至有排名低的武將擊殺排名高的情況,比如馬忠殺了關羽,那可是意外。
3、張飛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楞頭小青年,呂布是貪戀富貴和珍惜生命的中年油膩大叔,一個願意拼命,即使賠上性命也在所不惜,一個不願意拼命,就算是受傷也不願意,更不用說拼命。
再說了,武力天下的第一的人,都有一個毛病,就是驕傲,呂布也不例外。他根本沒有把名不見經傳的張飛放在眼中,人就是這樣,一驕傲就會輕敵,一輕敵就會馬失前蹄,結果呂布與張飛一打就是50回合,這在呂布人生生涯來看,還是從來沒有打到50回合而不取勝的,這給了呂布相當的震憾。
但是,呂布終歸是呂布,雖然沒有擊敗張飛,但是張飛顯然打得也不好過,證據就是關羽上前幫忙張飛了,關羽可是一個過度自負的人,要不是張飛落了下風,關羽才不會上了,因為他們是結拜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張飛要是被死,他關羽也不好意思活著吧,所以關羽與張飛聯手戰呂布。
呂布本來就是天下第一,又漸漸進入了狀態,所以張飛和關羽聯手也沒有打敗呂布,反過來說,呂布同樣也沒有打敗關羽、張飛,非不願,而是不能,沒有這個能力,要知道關羽和張飛的聯手,三國任何一個武將都不打過。
關羽、張飛聯手也沒有打敗呂布,結果劉備也上了,最終三英戰呂布,呂布大敗逃走了,這是張飛第一次與呂布交手,雖然三個打一個才能取勝,雖然張飛與關羽聯手戰不倒呂布,但是劉關張三人怎麼也是初出茅廬,不丟人,而且還能揚名立萬。
如果說三英戰呂布是雙方並不瞭解的情況下大打出手的話,那麼小沛之戰時,張飛與呂布一百回合戰成平手就是兩個的正常水平發揮。
小沛之戰張飛偷了呂布的馬,呂布來尋馬,張飛不給,兩人就打起來了,這一次兩人可是知根知底,知道對方有幾斤幾兩的本事,所以這個時候呂布與張飛單挑就是正常發揮,結果就是一百回合戰成平手,這就是兩人武力的真實水平,也就是說一百回合之內,呂布與張飛是平手,誰也無法擊敗誰。
呂布不是天下第一嗎?為什麼一百回合連個張飛都打不過?
沒錯,呂布的武力是天下第一,但是武力這個東西,不是恆久不變的,而是時時在變化的,三英戰呂布時,張飛只有20歲出頭,呂布有三十多歲,張飛剛出道,呂布已經是巔峰期了,所以張飛只能與呂布交手五十回合,之所以是五十回合,因為這是兩人對戰平手的極限了。
但是小沛之戰就不一樣了,張飛逐漸進入巔峰期,而這個時候的呂布被酒色掏空了身體,呂布不僅有老婆,還有四大美女之一的小妾貂蟬,平常沒事就是喝酒,與女人廝混,古人的身體可不像現在,如果經常酒色影響的話,用不了多久武力就會大打折扣,再加上古壽命本來就短,平均壽命只有39歲,呂布在小沛之戰時已經年近40歲了,而張飛還是20多歲。
所以一個武力走下坡路了,一個武力正在逐漸上升,所以張飛與呂布的差距其實是在減小,所以這個時候張飛相比於幾年前,能與呂布對戰一百回合而不敗,與呂布的戰績提升了一倍。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張飛是劉備手下大將,劉備在早期沒什麼勢力和地盤,因為張飛常常衝在前線作戰,作戰機會越多,經驗就越豐富,這也是張飛越往後,武力越高的原因,而呂布恰恰相反,呂布相當於是劉備一樣的主公,一個集團的負責人,平常沒啥事的時候,都是靠人伺候的,至於衝鋒陷陣更是聞所未聞,有手下衝在前面,根本用不著呂布在前線作戰。
長此以往,張飛經驗越來足,實戰越來越多,甚至打成了萬人敵的名聲,但是呂布經驗卻越來越少,實戰也越來越少,更多的時候只能靠回憶以前的戰績過日子,身體和武力同時下降,自然武力也就大打折扣,而張飛正好與呂布相反,相當也就越戰越勇了,這就是呂布一百回合不能擊敗張飛的原因。
-
8 # 韶華傾夢
呂布,號稱三國第一猛將,曾有多次被人圍攻的經歷。特別是在濮陽之戰的時候,呂布曾被曹魏六將兩次圍攻,但呂布最後招架不住,撥馬回城。而張飛,是蜀漢的五虎上將之一,最擅長的就是衝鋒陷陣和單挑。在三國的眾多武將中,以張飛強悍的實力,能夠和其媲美的武將並不多。
其一,身份的轉變,讓呂布開始惜命起來。在虎牢關之戰時,呂布雖然是董卓的義子,但實際上還是董卓麾下的一員武將。只不過,因為義子這一層身份,讓呂布區別於其他的西涼猛將而已。
而張飛不同,張飛是一位純粹的猛將,其最為擅長的就是衝鋒陷陣。而且,因為當時劉備的勢力小,能夠傾斜的資源並不多。所以,張飛在劉備勢力的定位仍然是衝鋒陷陣的猛將。故而,張飛和呂布交戰的時候,並沒有那麼多的顧忌,痛痛快快地打一戰就完事了。
布罵曰:“環眼賊,你累次藐視我!”
其三、張飛的實力處於上升期,而呂布則沉湎於酒色。
飛大叫一聲而亡,時年五十五歲。
而呂布則不同,呂布雖然實力強悍,但是,在他轉變為諸侯,而且得到貂蟬這一美人之後,其就開始沉湎於酒色了。
-
9 # 總舵主
因為呂布和張飛的實力本來就在伯仲之間。談及漢末三國時代的第一勇將,大眾想到的,往往是號稱“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的呂布。呂布以驍勇善戰聞名於天下,綽號“飛將軍”。他當年在濮陽城下,一人鏖戰曹軍六員大將,全身而退;在虎牢關前,他更是一人面對關羽,張飛,劉備三人圍剿。他既然如此神勇無敵,更是“三國第一勇將”,為什麼後來在徐州城下,一百回合面對張飛束手無策呢?呂布的實力其實並不高過張飛。熟悉原著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小說原文從來都沒有給過我們呂布的武藝,“比張飛更高”這種說法。大眾認為呂布“天下無雙”,主要來源於他虎牢關前那場“三英戰呂布”過於駭然。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在“三英聯手”之前,呂布和張飛大戰五十回合,也是“未分勝負”。有人僅僅根據後來關羽“拍馬助戰”,就認為呂布的武藝應該高過關羽,張飛任何一人。這在原著中是不成立的。要知道,後來張遼單挑張郃,許褚也曾經“拍馬助戰”。難不成張郃的武藝高過張遼,還是張郃的武藝高過許褚呢?鬥將,本來就以“取勝”為要義。呂布號稱“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固然威風;但是在《太平御覽》中,張飛也曾經有類似的綽號“人中有張飛,馬中有玉追”。徐州之戰,張飛醉酒,在亂軍之中,呂布本來可以一舉拿下張飛,結果原著中是怎麼說的?“布知飛勇,故不敢相逼”。呂布對張飛的武藝,也是充滿了忌憚。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三國演義的前身《三國志平話》中,張飛才是貨真價實的“天下第一槍”。在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之後,張飛三十回合輕鬆“殺退呂布”。
-
10 # 空手接二狗
後期張飛的確進步了,呂布也的確退步了。但還有很多因素,有些時候是要考慮全面的。虎牢關三英戰呂布,那時候他們是各為其主,都不認識也沒有什麼交情,打起來也沒有什麼後顧之憂。可以盡情發揮。但後面呂布的心思大了,也想幹翻事業,招兵買馬,拉攏關係,都是必須的。這也是為什麼後面張飛一百回合沒有被呂布斬殺的重要因素。因為那個時候呂布和劉備的關係可以。很多方面希望得到他的幫助,想搞好關係,張飛和劉備是兄弟,呂布當然知道。因此他雖然很討厭張飛。但又不願意和劉備傷和氣。當時正是天下大亂的時候,要多方面拉攏。有利於自己,當然不想和劉備傷和氣。虎牢關的時候張飛也就三十回合,當時武將都是單挑,不是非常危險,和關係非常好。沒有人會上去幫忙的。可想而知張飛當時多危險。關羽遲出手五個回合。估計呂布就把張飛斬下馬,後來能打一百回合。呂布完全是不想和劉備翻臉,對張飛手下留情而已。後期張飛對呂布如果沒有任何因素。張飛的極限也就60回合,不要懷疑,呂布天下第一,不是吹出來的。
-
11 # 雨落解說遊戲
哈哈!很簡單理解!
人都喜歡關注第一!
所以你的心理助長他的強大!
就比如比爾蓋茨第一的時候!他能完敗馬雲嗎?
當時是可以擊敗馬雲!但需要很多的時間!
或許呂布也是如此!
比張飛強一丟丟!
如果打個三天三夜!
張飛會敗!
但上來一刀秒殺!
估計只有三國第一勇將“潘鳳”可以做到!哈哈哈哈
回覆列表
呂布是《三國演義》第一勇將,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最後還是被他跑掉了;曹營諸將中只有夏侯惇兩次主動單挑呂布,雖然沒有取勝,但也沒有被方天畫戟挑落馬下。至於其他三國名將,除了夏侯惇,絕大多數可能連跟呂布單挑的勇氣都沒有。
看三國原著,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張飛越戰越勇,除了沒有拿下呂布之外,一對一單挑幾乎都以全勝告終,而呂布卻是越戰越慫,最後見了張飛寧願繞著走也不肯死磕。
呂布戰鬥力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銳減,不但打不過張飛,甚至連夏侯惇也打不贏了。
張飛越戰越勇呂布越戰越慫是有原因的,其中原因至少有三個,最後一個呂布絕對不會承認——太搞笑、太丟人了。雖然心裡一萬個不願意承認,但是呂布只是在一次醉酒之後說的一句話,卻道出了他後來打不過張飛也打不贏夏侯惇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都認為夏侯惇在三國名將中就是打醬油的,但實際上在三國正史中,夏侯惇是曹魏陣營首將,地位還在曹仁曹洪之上,五子良將都跟他差一個檔次。
咱們今天說的是《三國演義》,且把三國正史放在一邊。但即使是在《三國演義》中,夏侯惇也不怵呂布。
當年呂布保著董卓從洛陽出逃,只有曹操敢帶著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李典、樂進星夜追擊,結果中了李儒的埋伏計。
面對赤兔馬和方天畫戟,“夏侯惇挺槍躍馬,直取呂布。”
打了幾個回合,李傕郭汜兩面夾攻,夏侯淵曹仁上前攔住,但是曹操缺乏訓練的部隊打不過張遼高順訓練出來的鐵騎,夏侯惇也被呂布打跑了。
可能是覺得呂布以逸待勞佔了便宜,夏侯惇輸得並不服氣,又找機會跟呂布進行了第二次單挑。
濮陽城外,曹操被呂布擊潰並情追不捨,又是夏侯惇橫空出世,這次他跟呂布打了個平手:“夏侯惇引軍來救援,截住呂布大戰。鬥到黃昏時分,大雨如注,各自引軍分散。”
咱們今天說的是張飛和呂布,之所以把夏侯惇拉出來舉例,是為了說明呂布的戰鬥力好像越來越弱了,一對一單挑,居然沒有拿下夏侯惇。
張遼跟夏侯惇誰更厲害不好說,但呂布麾下的頭號戰將高順,確實是打不過夏侯惇:“卻說夏侯惇引軍前進,正與高順軍相遇,便挺槍出馬搦戰。高順迎敵。兩馬相交,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
這場戰鬥發生在小沛城外,當時夏侯惇為先鋒馳援被包圍的劉備關羽張飛,擊敗了高順卻被呂布手下的曹性暗放冷箭,這才有了“拔矢啖睛”。
說完兩次在方天畫戟下全身而退並擊敗呂布首將的夏侯惇,咱們該來說本文的兩位主角了。
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實際是呂布輸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在關羽劉備衝上來幫忙之前,張飛跟呂布大戰,也沒有落下風(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只是關羽技癢難耐,這才弄成了三英戰呂布。
張飛不能埋怨大哥二哥出來攪局,因為他也知道二位哥哥兄弟情深,怕自己有什麼閃失。但是張飛對呂布肯定是不服氣的,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呂布的茬兒,併成功地激起了呂布的怒火,讓張飛戰了個酣暢淋漓。
小沛城外,張飛理虧(他先假扮強盜搶走了呂布買來的戰馬)兵少,但是一點都不怵呂布:“布挺戟出馬來戰張飛,飛亦挺槍來迎。兩個酣戰一百餘合,未見勝負。”
曹劉聯軍(說是聯軍,其實劉備就是打醬油的)把呂布包圍在下邳城,呂布又跟張飛有過多次交手,但每次都以呂布敗逃結束:“高順出馬迎敵,不能取勝。布親自接戰。正鬥間,陣外喊聲復起,曹操親統大軍衝殺前來。呂布料難抵敵,引軍東走。背後張飛趕來。布無心戀戰……”
下邳城下,呂布見了張飛“無心戀戰”的描述出現了兩次。他後來龜縮不出,也是被張飛打怕了:“一個張飛尚且如此凶悍,如果關羽許褚等人上前圍攻,我連逃命的機會都沒有了!”
張飛越戰越勇呂布越戰越慫,已經成了有目共睹的實事。這時候我們就該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了,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三個。
其一,張飛在戰鬥中成長,而呂布遇到了瓶頸。
讀者諸君都知道,單挑就像下棋:跟高手過招,是能學到很多東西的,跟臭棋簍子下棋,自己也會越下越臭。
呂布已經是天下第一高手,所有的人都不如他,所以他已經沒有了學習的機會。而張飛從桃園結義開始,就跟不同陣營的人打架,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特別是每次跟呂布交手都收穫頗多,所以張飛的戰鬥技巧越來越純熟,再加上年輕力壯,只要一百回合之內不輸,就已經有了八成制勝把握。
其二,兩個人都知道自己為什麼戰鬥,但張飛戰鬥意志更強悍。
張飛跟呂布對決,打輸了也不丟人,打贏了就能奪得“天下第一”稱號,所以張飛一見呂布,就紅了眼睛往上衝——他看呂布,就像看一個金光燦爛的豬頭,既好吃,又好看。
而呂布則不然,他已經是一方霸主,手下有一大幫小弟,而且一直保持著單挑不敗的記錄。單挑不敗,是榮譽,也是包袱:一次戰敗,顏面無存,英名盡毀。
揹著包袱的呂布,對戰激情燃燒的張飛,在氣勢上就輸了一籌。狹路相逢勇者勝,張飛之悍勇,在三國首屈一指,勇氣可以彌補技巧上的不足,張飛戰呂布,必然會取得最終勝利。
第三點原因,說出來很搞笑,雖然他自己不承認,但是他酒醉後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卻暴露了事情的真相。
呂布被圍在下邳城,打也打不過,逃也逃不掉,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可言說的一些事情了:“乃日與妻妾痛飲美酒,因酒色過傷,形容銷減。”
呂布照鏡子一看,把自己都嚇了一跳:“吾被酒色傷矣!自今日始,當戒之。”
面容憔悴得能把自己嚇一跳,可見他幾乎已經油盡燈枯的。這其實很好理解:呂布這傢伙的業餘愛好,實在是健康和體力的大敵。
曹操都嘲笑呂布“愛諸將婦”,說明他每天工作很繁忙,再加上包括正妻嚴氏、前義庶母貂蟬在內的一大幫妻妾,旦旦而伐之,參天大樹也會轟然倒下。
呂布在建安三年被曹操勒死,而那時候張飛還沒有遇到夏侯淵的侄女,正是精力充沛,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
看到這裡,大家想必已經知道張飛越戰越勇呂布越戰越慫的原因了。但是還有一個問題要請教讀者諸君:如果下邳城面容憔悴的呂布遇到夏侯惇或者許褚,他能打得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