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性質 槓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支點 使槓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施力的點叫動力作用點) 阻礙槓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點叫阻力作用點) 當動力和阻力對槓桿的轉動效果相互抵消時,槓桿將處於平衡狀態,這種狀態叫做槓桿平衡,但是槓桿平衡並不是力的平衡。 注意:在分析槓桿平衡問題時,不能僅僅以力的大小來判斷,一定要從基本知識考慮,做到解決問題有根有據,切忌憑主觀感覺來解題。 槓桿靜止不動或勻速轉動都叫做槓桿平衡。 定滑輪和動滑輪透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 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1叫做動力臂 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2叫做阻力臂 槓桿平衡的條件(文字表達式):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 一根硬棒能成為槓桿,不僅要有力的作用,而且必須能繞某固定點轉動,缺少任何一個條件,硬棒就不能成為槓桿,例如酒瓶起子在沒有使用時,就不能稱為槓桿。 動力和阻力是相對的,不論是動力還是阻力,受力物體都是槓桿,作用於槓桿的物體都是施力物體 力臂的關鍵性概念:1:垂直距離,千萬不能理解為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長度。 2:力臂不一定在槓桿上。 力臂三要素:大括號(或用|→←|表示)、字母、垂直符號編輯本段平衡條件 使用槓桿時,如果槓桿靜止不動或繞支點勻速轉動,那麼槓桿就處於平衡狀態。 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變為F2/F1=L1/L2 槓桿的平衡不僅與動力和阻力有關,還與力的作用點及力的作用方向有關。 假如動力臂為阻力臂的n倍,則動力大小為阻力的1/n"大頭沉" 動力臂越長越省力,阻力臂越長越費力. 省力槓桿費距離;費力槓桿省距離。 等臂槓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可以用它來稱量。例如:天平 許多情況下,槓桿是傾斜靜止的,這是因為槓桿受到幾個平衡力的作用。
槓桿性質 槓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支點 使槓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施力的點叫動力作用點) 阻礙槓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點叫阻力作用點) 當動力和阻力對槓桿的轉動效果相互抵消時,槓桿將處於平衡狀態,這種狀態叫做槓桿平衡,但是槓桿平衡並不是力的平衡。 注意:在分析槓桿平衡問題時,不能僅僅以力的大小來判斷,一定要從基本知識考慮,做到解決問題有根有據,切忌憑主觀感覺來解題。 槓桿靜止不動或勻速轉動都叫做槓桿平衡。 定滑輪和動滑輪透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 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1叫做動力臂 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2叫做阻力臂 槓桿平衡的條件(文字表達式):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 一根硬棒能成為槓桿,不僅要有力的作用,而且必須能繞某固定點轉動,缺少任何一個條件,硬棒就不能成為槓桿,例如酒瓶起子在沒有使用時,就不能稱為槓桿。 動力和阻力是相對的,不論是動力還是阻力,受力物體都是槓桿,作用於槓桿的物體都是施力物體 力臂的關鍵性概念:1:垂直距離,千萬不能理解為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長度。 2:力臂不一定在槓桿上。 力臂三要素:大括號(或用|→←|表示)、字母、垂直符號編輯本段平衡條件 使用槓桿時,如果槓桿靜止不動或繞支點勻速轉動,那麼槓桿就處於平衡狀態。 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變為F2/F1=L1/L2 槓桿的平衡不僅與動力和阻力有關,還與力的作用點及力的作用方向有關。 假如動力臂為阻力臂的n倍,則動力大小為阻力的1/n"大頭沉" 動力臂越長越省力,阻力臂越長越費力. 省力槓桿費距離;費力槓桿省距離。 等臂槓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可以用它來稱量。例如:天平 許多情況下,槓桿是傾斜靜止的,這是因為槓桿受到幾個平衡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