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dazhu1

    踝關節骨折是創傷骨科中最常見的骨折之一,它是一種關節內骨折,治療需要精確的解剖復位和堅強的內固定,以確保關節早期活動以及促進關節軟骨的修復。如果踝關節骨折未能達到解剖復位,下脛腓聯合不穩定,可導致早期退行性關節炎和遲發性踝關節不穩定。 康復方法 康復治療遵循循序漸進的治療原則,採取早期被動活動為主主動活動為輔,後期主動活動為主被動活動為輔的治療方法。其過程如下: 1 早期階段(術後1~3周)術後置踝關節於蹠屈小於10度,接近垂直位。術後3~7d做患足足趾的主動活動,既能促進消腫又能為以後的鍛鍊做準備。一般在術後7d,創傷炎症開始消退,區域性疼痛緩解。這時讓患者在做足趾活動的同時,做踝關節被動屈伸活動,方法:一手扶住踝關節,另一手握住足前部,做踝關節屈伸活動,同時囑患者做相應肌肉收縮運動。每日早晚各鍛鍊50~100次。 2 中期階段(術後4~6周) 此期骨折已基本穩定,骨折處已有纖維組織粘連原始骨痂形成。踝關節從以被動活動為主逐漸過度到以主動活動為主被動活動為輔。鼓勵患者做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同時輔以外力來增加踝關節活動範圍。每日早、中、晚各鍛鍊100次左右。同時鼓勵患者做髖及膝關節的功能活動。此期踝關節活動已基本達到正常。 3 後期階段(術後6~12周)此期骨折已處於臨床癒合期,囑患者扶拐下床做患肢部分負重功能活動,並逐漸增加負重量,至術後12周離拐完全負重行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小几歲可以上幼兒園?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