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品書小妮子

    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是以大小木樁為基礎,其上架設大小梁,鋪上地板,做成高於地面的基座,然後立柱架樑、構建人字坡屋頂,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築,最後用葦蓆或樹皮做成圍護設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從地面開始,透過與樁木綁紮的辦法樹立的。這種底下架空,帶長廊的長屋建築古人稱為幹欄式建築,它適應南方地區潮溼多雨的氣候環境,因此被後世所繼承,今天在中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國家的農村還可以見到此類建築。

    建造龐大的幹欄式建築遠比同時期黃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築要複雜,數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專人策劃,計算後進行分類加工,建築時需要有人現場指揮,否則七高八低,彎彎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築技術說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現代人一樣較高的智商。

    “幹欄”式建築主要應為防潮溼而建,長脊短簷式的屋頂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為適應多雨地區的需要,各地發現的幹欄式陶屋、陶囷以及柵居式陶屋,均代表了防潮溼的建築形制,特別是倉廩建築採用這種形制的用意更為明顯。直到今天東南亞一帶還較盛行柵居,以適應潮溼多雨的需要。

    傣族民居分為幹欄式建築、地面建築、土掌房三種。幹欄式建築主要分佈在西雙版納全境和德宏州的瑞麗,遮放壩子。幹欄式住房以竹木為材料,木材作房架,竹子作檁、掾、樓面、牆、梯、欄等,各部件的連線用榫卯和竹篾綁紮,為單幢建築,各家自成院落,各宅院有小徑相通。房頂用草排或掛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已知首項都是1的兩個數列{an},{bn}(bn≠0,n∈N*)滿足anbn+1-an+1b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