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問答達人
-
2 # 跪射俑
趙武靈王的任性、對長子的憐憫和對次子的溺愛,終究使得動亂髮生,以至於父子二人皆喪命於此。這事讓趙武靈王成為天下的笑話,也在年少的趙何心頭留下了無法抹平的印記。而我們若將其中的罪過一股腦地安在趙惠文王身上,也是不合適的。
-
3 # 香茗史館
作為戰國後期的一代雄主,趙武靈王通過胡服騎射使得趙國軍隊戰鬥力得到極大提升,同時又在文臣武將的輔佐下拓地千里,使得趙國一躍成為戰國中後期的絕對強國,甚至一度擁有了與秦國一爭高下的實力。然而,就是這麼一代雄主,卻在晚年被自己的兒子活活餓死,這又是為什麼呢?
正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根據《史記·列女傳》的記載,吳娃憑藉趙武靈王的寵愛,多次在其面前詆譭韓王后和太子趙章,導致趙武靈王最終廢黜了韓王后和太子,改立吳娃為王后,其子趙何也被立為太子。
提前退位又想復位,導致朝堂為此分裂就在趙武靈王的寵妃吳娃去世兩年之後,即趙武靈王二十七年(前299年),趙武靈王為了專心處理軍事,遂自稱主父,將王位傳於太子趙何,是為趙惠文王,並以國相肥義輔佐趙何。此後,在肥義的輔佐之下,趙何很快便適應了國君身份。
於是,為了重新獲取權力,同時也為了對趙章有所彌補。趙惠文王三年(前296年),在消滅中山國之後,趙武靈王將代郡分封給了趙章,稱安陽君,並以大臣田不禮予以輔佐。到了趙惠文王四年(前295年),趙武靈王又打算將趙國一分為二,將趙章封為代王,從而於趙王趙何兩王並立,各自治理一方,而自己則以主父的身份凌駕於兩王以上,從而重新掌控朝政。
兩王相爭釀成沙丘宮變,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肥義縱橫朝堂,豈會覺察不到其中的不對勁,他不僅將趙武靈王的計劃告訴了趙何,並建議趙何將軍隊祕密控制在手中,隨時準備應對突發事態。趙武靈王見肥義反對,隨即將自己的計劃告知了較為弱勢的趙章和田不禮,並暗示他們要有所準備。
然而,詔令傳達之後,卻引起了肥義的警覺,他決定自己先行前去試探,如果無事趙何再前往,結果肥義在前往沙丘宮的途中慘遭埋伏殺害。趙章見事情敗露,遂率領親兵攻打趙何所在的宮殿,然而大臣李兌和公子趙成早有防備,率領衛兵殺退趙章。
趙章雖然被殺,但李兌、趙成當著趙武靈王之面殺死其子的作為,顯然也已經得罪了趙武靈王,此時趙武靈王雖無力反抗,可一旦趙武靈王脫困,憑藉他在趙國的影響力,兩人的下場恐怕也好不到哪裡去。於是,為了保全自己,兩人遂決定趁機除掉趙武靈王,而這顯然也是符合現任趙王趙何的利益。
-
4 # 筱筱講歷史
趙惠文王的父親趙武靈王為什麼會被餓死?
說到趙武靈王想到了《登大青山訪趙長城遺址》一詩中的句子:
騎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靈王。邯鄲歌舞終消歇,河曲風光舊莽蒼。望斷雲中無鵠起,飛來天外有鷹揚。兩千幾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牆。
在我看來,趙武靈王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王,在他在位期間,趙國的實力突飛猛進,征服了一直以來是趙國威脅的中山國,趕走了林胡,成為了北方草原地域的霸主。從此有了和強大的秦國叫板的實力了。
說趙武靈王專情還是花心,我覺得他都是,好色,前後兩任王后都深得他的喜歡,不同型別的兩個人,都讓這位英武的趙武靈王動了凡心。前後兩人都為趙武靈王生了孩子,前任韓王之女生的是趙子章,後任也就是現任吳娃生的趙王何,本來趙子章為太子,之後因為吳娃的要求,廢除了趙子章太子之位,改立趙王何為太子。趙武靈王覺得對不起趙子章,於是為了補償趙子章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將代國分出來,讓趙子章獨立管理。但是這樣輔佐王子何的大臣肥義覺得,這個舉動就是要亡國的決定啊。
就是因為趙武靈王這樣一作,趙子章下定決心要奪回太子之位,這才有了後來的趙國內亂。
趙武靈王的死也就是因為有這個決定才導致的,之後趙子章起兵與趙王何爭奪王位,興兵作亂,兵敗,一路逃至趙武靈王所住的沙丘宮。惠文王派公子成和李兌率兵包圍沙丘宮,衝進宮中殺死了趙子章,但只是圍困趙武靈王,趙武靈王被包圍了3個月,宮中找不到任何可以吃的了,最終趙武靈王餓死與沙丘宮中。這就是史稱的沙丘之變。
-
5 # 半閒山人
曾經的太子趙章是多麼優秀,擁有王的氣質和潛力,不到15歲統領趙國中軍攻打中山,戰功赫赫,中國人莫不稱讚。然而,趙雍太喜愛吳娃,廢掉趙章改立吳娃兒子趙何,對於原太子來說實在太不公平。
趙章很孝順,他沒有鬧事,對父親依然恭敬,只是沒有了當初的心氣,萎靡不振。趙武靈王看著心裡難受,盤算著如何補償大兒子。
趙武靈王禪位於趙何(趙惠文王)之後,年幼的趙何尚在聽政,趙雍擁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還可以為老大弄個分封。但是,趙雍的基因太強大,趙何在肥義的輔佐下,很快進入了王的角色,開始著手限制“主父”的權力。
田不禮經常在趙章耳邊嘮叨——廢長立幼有違天理,公子無緣無故被廢十分憋屈之類的話題。公子章本來心如死灰,經過不斷地煽風點火,心底又產生了一些想法。
在這一點上,趙武靈王犯了幼稚病。
此刻,關係微妙而複雜。趙武靈王希望奪回王位,趙章希望奪回太子位,甚至可以更進一步,而趙何感覺到,自己的爸爸和哥哥,看起來越來越礙眼。
肥義說得很委婉,無非還是那一套,天無二日,國無二主。
但是轉過來立刻與趙何商議對策,緊鑼密鼓地開始拉攏各方面的力量,加強守備,控制軍隊以及重鎮,時刻警醒,防止趙雍和趙章謀反叛亂。
但是,邯鄲已經被趙何嚴密管控,滴水不漏,在都城動手沒有任何機會。
趙武靈王當然會製造機會,他以在沙丘選看墓地為名,讓公子章與趙王何隨行。趙何不能揹負不孝之名,只得在肥義等人的陪同下隨行。到沙丘後,趙王居一宮,主父與公子章居一宮。
田不禮勸公子章殺趙王何,再控制趙武靈王,以奉主父之命的名義稱王。公子章借用主父的令符請趙王到主父宮議事。肥義感覺不對,要求禁衛加強戒備,自己代趙王前去,不歸即為事變。並命令隨時準備信使,如果一旦發生變亂,立即通知公子成與李兌勤王。
肥義不歸,趙王知道他遇害了,趙章企圖弒君,立刻派出使者通知軍隊前來援助。禁衛馬上行動起來,衝向主父宮殿。趙章養了一批武士,與趙何禁衛激戰,一時難分勝負。勤王的軍隊早有準備,很快就來到沙丘行宮,最終還是趙何控制了局面。
公子成與李兌的大軍包圍主父宮,李兌想去向趙王請示接下來該如何處置,被公子成制止。公子成說,這個時候,你去請示趙王,將陷其於不義,背上弒父弒兄的罪名。如果趙王不想背鍋,命令我們殺死主父,那將來我們會被治罪。所以,不要請示,圍住宮殿,不讓主父出來就行了。
就這樣,叱吒風雲的趙武靈王帶著他的兒子趙章,被活活餓死在宮中,三個月後,公子成才派人進去收屍,不免讓人扼腕唏噓。
半閒認為:權力的遊戲,絕不是一個重感情的人玩的遊戲,狠毒和殺伐果斷,有時反而會避免節外生枝。
-
6 # 魚米之倉
原因就在趙武靈王的諡號號中:靈。
“靈”是什麼意思呢?《諡法解》中說:
不勤成名曰靈。死而志成曰靈。死見神能曰靈。亂而不損曰靈。不能以治損亂。好祭鬼怪曰靈。極知鬼神曰靈。
對應到趙武靈王身上至少有兩個:亂而不損、極知鬼神。直白點說就是:趙武靈王生前神神叨叨、想法乖張,但沒給國家造成大的損失。
趙武靈王為什麼被餓死?就是因為他想法太乖張,造成內部分裂,最後手下人只好一不做二不休,圍住餓死他算了。
最牛掰的是,趙武靈王還想繞道北邊去滅了秦國,也算是戰國中期唯一一個敢滅秦的人,對比其他國家對秦國的唯唯諾諾,足見趙武靈王的威猛。
趙武靈王有個寵妃給他生了兒子趙何(後來的趙孝成王),趙武靈王因為太喜歡這個妃子進而愛屋及烏,特別喜歡趙何這個兒子,對太子趙章倒是不大在意了。
後來趙武靈王乾脆把王位讓給了趙何,自己做個“主父”,太子趙章無奈也只能認命。可是趙武靈王某次看見年長的趙章給年幼的趙何磕頭行禮的時候,又覺得於心不忍,於是就生出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想法:分裂趙國!
他想把趙國一分為二,讓兩個兒子各管一個,這腦回路,也是讓我這個讀史之人百思不得其解,別的國家都在拼命吞併做大,他卻忙著自己分裂國家,真是醉了!
於是在沙丘宮,兩邊火併起來了,趙章打不過就跑到老爸那裡躲起來,趙何這邊一群人乾脆攻入趙武靈王的宮殿,殺死趙章之後。這些人一不做二不休,把趙武靈王控制在宮內,一直圍了三個月,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
這一段確實夠“靈”的!
總結:趙武靈王的諡號是古代君王諡號中最準確最傳神的一個!
-
7 # 舊書齋
趙武靈王是一個值得敬佩,又充滿悲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的雄心壯志千古留名,胡服騎射也成為一種改變歷史的嘗試。
趙武靈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無窮,西至河,登黃華之上。與肥義謀胡服騎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賢者察焉。雖驅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這段傳播了千年的豪言壯語,至今讀起來,依然令人熱血沸騰。
而當我們想起趙武靈王的結局,未免廢書長嘆,久久難以平靜。
趙武靈王最終的結局是活活餓死在沙丘平臺,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局,內在原因值得思考。
趙武靈王的錯誤,都是小錯誤,當各種小錯誤積累,變得一錯再錯,最終釀成悲劇。
第一個錯誤趙武靈王犯得第一個錯誤,是愛錯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叫吳娃,是一個美麗溫柔的女人。像一池春水,融化了趙武靈王堅硬的心房。趙武靈王在吳娃的石榴裙下徹底沉淪,甚至出現數月不出的情況。
英雄配美女,並不是一個錯誤,只是趙武靈王愛的太深,於是失去了一個君主應該具有的冷靜。他愛著吳娃,也愛著吳娃的兒子,也就是趙惠文王。但問題是,他已經立了太子。於是,他廢了原來的太子,立惠文王為繼承人。而他則放棄了王位,自稱主父。於是第二個錯誤出現了。
第二個錯誤趙武靈王放棄了王位,卻沒有放棄權力。當他自稱為主父的時候,已經為趙國埋下了叛亂的種子。在趙武靈王的操縱下,惠文王成了傀儡,趙武靈王依然是趙國的實際統治者。這時候,趙國就出現了兩個君主,一個實際君主,一個掛名君主。
雖然是掛名,但趙惠文王擁有的地位和尊嚴一點都不少,在一次朝會中,趙武靈王犯下了第三個錯誤。
第三個錯誤這次朝會,再次讓趙武靈王心中波瀾起伏,因為他看到了原來的太子,恭恭敬敬的給自己的弟弟跪拜叩頭。武靈王突然感覺到有些後悔,因為太子並沒有犯錯,依然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他有些不忍心看到自己兩個兒子最終形同陌路,於是,他犯了致命的錯誤,封公子章也就是原來的太子安陽君,擁有了獨自的封地,於是,趙國形勢更加複雜,一個實際統治者,一個掛名軍主,有出現了一個國中之國。
趙國臣子也迅速分裂成三個陣營,第一個陣營是趙武靈王的忠實粉絲,以肥義為代表。第二個陣營是趙惠文王的忠誠支持者,以公子成為代表,第三個陣營是安陽君的支持者,以田不禮為代表。
內亂終於出現三派終於形成,安陽君集團首先發難,殺死肥義,控制朝局,接著公子成代表趙惠文王討平叛亂。於是,趙武靈王的勢力,公子章的勢力全部崩潰。
失去了權力的趙武靈王,徹底成為孤家寡人。他終於感受到了政治的無情。因為在公子成眼中,趙武靈王以及沒有任何用處,於是,原來趙武靈王堅定的支持者公子成,成為害死趙武靈王的元凶。
趙武靈王的悲劇,在於趙武靈王過於坦蕩,一骨子豪傑氣度,他是一個英雄,卻不是一個梟雄,在這個亂世中,他的心太軟,太想顧及所有人的利益,唯獨忘了,政治是無情的,不是你死,就是我忘。於是,趙武靈王敗了,而且以悲劇收場。
-
8 # 曉肥俠
趙武靈王名趙雍(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趙氏。趙國第六位國君、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趙肅侯趙語的兒子,生於趙肅侯趙語十年(公元前340年),卒於趙惠文王趙何四年(公元前295年)。
趙武靈王在位的時候,為人所熟知的是,他推行“胡服騎射”軍事政策,學習胡人穿短衣,學習騎馬射箭,充分發揮騎兵的優勢,不斷推動趙國軍力日益強盛。
在趙武靈王的帶領下,趙國不但修築了趙長城,後來還取得了赫赫戰功:“吞滅中山國,大敗林胡、樓煩二族,開闢雲中、雁門、代郡三郡,”令人刮目相看。
趙武靈王在軍事上真的是一個奇才,很多時候不按常理出牌。比如他在40歲的年齡就想到了禪位於兒子趙惠文王,為的就是自己專心打仗,發展軍事力量。趙武靈王禪位以後被尊稱為“主父”,就相當於太上皇。
趙武靈王雖然是一代霸主,但是一生中犯了幾個致命的錯誤。
一、沒有按照嫡長子繼位的原則,不立長而立幼
趙武靈王的父親去世的時候,他才15歲,當時魏惠王聯合楚,秦,燕,齊四國以會葬的名義,圖謀瓜分掉趙國。
小小的趙武靈王在輔政大臣的配合下,態度強硬,不允許這些國家的軍隊進入自己的國家,只允許他們少量的使者可以來拜祭。並且做好了戒嚴,準備好隨時戰鬥。這些國家一看無利可圖,只得撤軍,匆匆離去。
趙武靈王在大臣肥義的輔佐下,勵精圖治,積極搞好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並且改變了逐鹿中原的南進的戰略,而是調整為北向進軍胡地,開拓疆土。
但是在軍事上非常有作為的趙武靈王,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立長子公子章為太子。而是立了幼子公子何為太子,當時公子何才十歲。公子何的母親吳娃臨死的時候,希望趙武靈王能立自己的兒子公子何為太子。看著愛妃逝去,趙武靈王痛心不已,於是答應了她的請求。
這樣就為趙武靈王后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立嫡立長被認為是歷朝歷代,在繼承皇位上最好的法則。但是趙武靈王卻打破了這個規則,只是因為自己內心有一個偏愛。
二、過早的把皇位讓給幼子
趙武靈王第2個錯誤,在自己40歲左右的年齡就提出了禪讓王位,他的目的是自己有更多的精力去進行軍事的擴張。讓兒子公子何主持內政,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把兒子培養起來,不至於像自己,等父親去世,自己15歲就開始號令天下。而所有的經驗,都要自己慢慢學。
趙武靈王這樣安排,大臣們也就這樣認了,專心輔佐新君公子何,也就是趙惠文王。
自己種下的苦果只能自己品嚐,如果不是趙武靈王過早的禪讓,怎會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如果趙武靈王心甘情願做兒子趙惠文王的幕後支持者,也不會有後面的悲劇的產生。
三、讓位之後,趙武靈王又想奪回皇位
趙武靈王在看到自己的長子公子章向自己的幼子公子何恭恭敬敬的行禮時,他心裡非常的不舒服。因為他覺得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本來應該顛倒過來。
所以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趙武靈王就不斷地向公子章示好。無形中讓有些大臣嗅到了別樣的味道,覺得公子章還有可能成為王位的繼承者。於是有些好事之人開始在公子章的耳旁吹風,意思是說皇位本來就是你的,你為什麼心甘情願的做臣子呢?
而趙武靈王此刻非常希望有個人來分一下趙惠文王的權利,那麼這個最佳的人選就是公子章了。他希望通過兩個兒子的內鬥,相互削弱,自己再把權力奪回來。
其實趙武靈王的這些打算被輔佐趙惠文王的大臣看在眼裡,並且祕密做好了提防。
趙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而趙武靈王還在作死的路上繼續著,他以看墓地為由,要求兩個兒子公子章和公子何一起跟隨自己前去。
到了晚上,趙武靈王和公子章住在沙丘宮,而公子何住在另一處。在趙武靈王的默許下,公子章想發動政變,於是假傳趙武靈王的旨意,讓公子何前來,公子何的輔政大臣肥義怕有詐就親自前去,說如果自己不回,就可能有意外,並且做好了讓李兌和公子成後續的救援工作。
公子章一看公子何沒來,於是就殺了大臣肥義。隨後,李兌和公子成率領大軍趕到,平息了叛軍公子章一行人。並且圍困住了趙武靈王的行宮沙丘宮,這就是沙丘宮之變。
遭遇沙丘之亂,趙武靈王被幽禁沙丘宮數月,因飢餓而死。一代霸主,就這樣活活被餓死,也是令人唏噓不已。
那麼為什麼趙武靈王會被餓死呢?
1、趙武靈王是沙丘宮之變的始作俑者
自作孽不可活,趙武靈王一手導致了沙丘宮之變,想奪取兒子公子何名正言順的皇位。他的這個做法沒有站在正義的一面,是不被人所支援的,而是被人所譴責的。
因為趙武靈王的這一做法,必定會削弱趙國的力量,導致趙國內部發生內戰,人民生活流離失所,所以是大家都不願看到的事情。
2、大臣李兌、公子成等人希望趙武靈王死
大臣李兌、公子成等人團團圍住沙丘宮,他們自然希望趙武靈王死,因為他們是趙惠文王的支持者,如果趙武靈王活下來,他們必然沒有好果子吃。
但是他們也知道自己不能親手殺了趙武靈王,畢竟他是新君的父親,是太上皇。
3、新君趙惠文王希望趙武靈王死
雖然新君趙惠文王才14歲,但是他知道父親趙武靈王此時是不站在自己一邊的。趙武靈王存在一天就想分他的權利,還有可能剝奪了他的權利。所以趙惠文王自然不希望趙武靈王活著。
綜上,趙武靈王作為沙丘宮之變的始作俑者,必定是一個悲劇人物。在他沒有東西可吃,身處絕境的時候,大臣們不救他,皇上不救他,註定了他是死路一條。
所以趙武靈王的死,也可以看作他的兒子趙惠文王弒父的結果,雖然不是直接的結果,也是間接的結果,也算是趙惠文王親手殺了他的父親吧。
-
9 # 世界全史羅銳
趙武靈王是被公子成以窩藏反賊的罪名圍在沙丘宮餓死的,那時趙惠文王還年幼,朝政把持在大臣手裡,餓死趙武靈王的事情和趙惠文王沒有關係。當趙惠文王和其父遊沙丘時,公子章和田不禮發動暴亂,殺死了趙惠文王的輔佐之臣肥義,還想謀害趙惠文王。
公子成和李兌救趙惠文王於危難之中,於是都得升遷。這邊,公子章逃到趙武靈王那裡尋求庇護,趙武靈王還真答應了。所以公子成和李兌就派兵圍困住趙武靈王住的沙丘宮,並殺死了公子章。但圍困一國之君已經是大罪了,公子成和李兌繼續圍困,且不給衣食,直到趙武靈王最終餓死。
趙惠文王繼位初以年幼,由相國肥義輔政。趙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原太子章和輔相田不禮起兵反對趙惠文王,殺死了肥義。兵敗後逃到主父(趙武靈王)所居的沙丘宮。公子成和李兌派兵包圍了沙丘宮,殺死叛亂的安陽君公子章和大臣田不禮。公子成隨即下令,以主父窩藏反賊的罪名圍困沙丘宮達三月之久,並斷絕宮裡的糧食和飲水的供應。最終餓死主父(即趙武靈王)。後李兌為相,與公子成長期專斷國政。
英武一時的趙武靈王,由於傳國於王子何而引起爭位鬥爭,致使他被餓死在沙丘異宮中,為天下所惋惜。武靈王本娶韓女為夫人,生子名章,已立為太子成為法定的繼承人。在武靈王十六年時,又以吳娃為夫人,十分寵幸。吳娃所生的兒子就是王子何。趙武靈王因寵幸其母,於是廢太子章而立王子何為王是為趙惠王。王子何繼位時最多隻有10 歲。公子章、田不禮聯合叛亂將其圍困在沙丘宮,最終被餓死
-
10 # 曉霜文史論述
戰國時期,各路諸侯爭霸天下,戰爭不斷,軍隊的實力往往決定著國家的地位與命運。
趙國,北面與戎狄為臨,東面與燕齊兩國接壤,南面魏國與楚國虎視眈眈,西面間接受到強秦的壓迫,提升國家與軍隊的力量刻不容緩,趙武靈王就是再這樣的情況下提出了胡服騎射的治國方針,使趙國成為東方六國抗擊秦國的中堅力量。
英明神武的趙武靈王,最後怎麼會被活活餓死呢?聰明的他究竟犯了什麼錯?致使他的孩子對他不管不顧,而自己也落得個老無所依的下場?結合歷史資料大概有三個原因:
第一,無端廢黜太子趙章,是趙武靈王被餓死的根本原因。
子以母貴的趙何,因為母親被寵而被封為太子,而之前的太子趙章就這樣被無緣無故的廢黜。心懷怨恨的趙章一直韜光養晦,忍氣吞聲。他就像黑夜中的狼,時刻準備著反擊。
第二,趙武靈王搖擺不定,意圖分裂國家,是他被餓死的間接原因。
隨著吳娃的過世,趙武靈王對太子趙何的寵愛也有所下降此時的趙武靈王已經禪位於兒子趙何,自己則退居幕後,意外斷練趙何(趙惠文王)的治國能力,一日,當他看見自己的長子趙章精神萎靡,臉色蒼白,就心生疼惜之情,相到他還要像自己的弟弟俯首稱臣心裡就更不是滋味。
可惜啊!現實是殘酷的。趙章身邊有一位大臣名叫田不禮,此人生的狡猾,不安於世。時刻想要把趙章再次推向大王的寶座。
第三,趙章和田不禮發動宮變事敗,趙武靈王偏袒趙章,是他被餓死的直接原因。
在趙武靈王有了分裂趙國的想法以後,他私下裡曾經召集大臣商議此事,雖然,沒有被立即執行,但是,如果一切順利,趙章登上代國的王位也是有可能的。
但事情就是這樣的不湊巧。在一次出遊的途中,趙章在田不禮的慫恿下,打動宮變。
趙惠文王身邊有一個大臣——肥義早就看出趙章的不臣之心,對他們一直是小心提防著。
肥義聽了以後,認為主父身體一向很好,生病也是從來沒有的事。這裡面一定有詐!於是,對趙何說:“我先去探探虛實,如果主父真的病了,大王再去也不遲。”臨走之前對宮人交代說:“緊閉宮門,不要輕易開門。”
事情確去肥義所想,主父根本沒有病,這一切都是趙章和田不禮的陰謀,他們在黑亂中把肥義當成趙惠文王,亂箭齊下殺死了肥義和他的隨從。
發現事情敗露的趙田二人,商量後決定先把趙惠文王殺了,於是,他們毫不猶疑的奔向了他的宮殿。
緊要關頭,大夫李兌和公子成趕到,趙惠文王才撿回一條命。眼看事情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趙章為了活命,跑到主父的宮中,書父親庇護自己。
公子成和大夫李兌並沒有因此放棄兌趙章的抓捕,他們跑到主父的宮中,要求搜查宮殿,終於在牆體的夾縫中找到了他,李兌說:“不能讓主父見到活著的現趙章,那樣主父一定會出言維護。”所以,公子成和李兌就砍下了趙章的人頭。
可憐趙武靈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外面的人不進去,裡面的人出不來。趙武靈王餓的只能上樹掏鳥窩裡的小麻雀衝擊。
三個月後,當人們開啟宮殿大門的時候,這位英明神武的王上已經變成一具乾屍了。
從趙武靈王處理兩個孩子的事情上可以看出:他是個渣男,他既不是合格的父親,也不是一個好的君王。
對妻子,活著的時候,百般寵愛,死後,就給忘到九霄雲外去了。也因此減少了對孩子的寵愛。
對兒子,無端廢黜太子趙章,只是因為更喜歡他和吳娃的孩子趙何。後來又覺得,趙章身為長子卻要像弟弟俯首稱臣而對他心生憐憫,想要給他一個王上的位置,為此不惜分裂趙國。他可有想過趙何的感受?
對國家,前期的胡服騎射,他功不可沒,後期,為了一己私慾,意圖分裂國家,實在不是君主所為。
宮變發生以後,他不問青紅皁白,直接藏匿趙章。已經是是非不分,罔顧禮法,不把國家法度放在眼裡。聰明反被聰明誤的趙武靈王最後落得個餓死的下場。此所謂,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
11 # 誰是誰的菜
趙武靈王(趙雍),就是那個搞“胡服騎射”而成為“史紅”的人。趙惠文王(趙何)就是趙武靈王的小兒子,有幸繼承了王位。趙武靈王還有一個大兒子,名叫趙章,曾經當過趙國的太子。
經過簡單的人物介紹,本問答的答案也就基本呈現出了它的脈絡。誰是誰告訴大家,一個小小的問答題目,其實就是一部令人步步驚心的宮廷王位爭奪劇。本劇的結局就是趙惠文王(趙何)坐穩王位,而大哥趙章被殺,父親趙武靈王(趙雍)被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是戰國中後期趙國的國君。他剛上任那會兒趙國綜合國力還非常弱,經常遭受周邊國家的侵擾。甚至一些小國家也會不時地騷擾一翻,比如中山國就是如此。
趙武靈王是個有抱負的國君,不甘心被別國欺負,總想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一展巨集圖。於是,“胡服騎射”的政策就被他推上了歷史舞臺。我們上學時歷史課已經學過是怎麼回事,在此就不再贅述。
趙國在趙武靈王的一翻文治武功之下,慢慢地轉向強盛,成為了北方的霸主。為了抵禦匈奴的襲擾,趙武靈王還修築了長城;為了搞好鄰里關係,趙武靈王還親自擁立了秦昭王和燕昭王兩位國君。
然而,如此一戰國雄主卻犯了一個“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這句話好像是國際巨星成龍說的,用在這裡好像也不合適,但誰是誰也想不出什麼好詞兒,將就著用吧,反正意思也差不多吧!
最初,趙武靈王娶了南韓的公主為妻子,即趙惠後,生了個兒子就是趙章,趙武靈王立了他為太子。夫妻恩愛,日子也算甜美。可惜好景不長,不久趙惠後就撒手人寰,撇下了多情種趙武靈王和可憐的太子章。
後來,趙武靈王晚上一直做同一個夢,夢中有一個十分漂亮的姑娘,一邊彈琴一邊歌唱:“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夢醒以後,趙武靈王就忘不了夢中的那個姑娘了,日思夜想,牽腸掛肚。
一次酒席上,趙武靈王就把自己的這個夢境說給大臣們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有一個會來事兒的大臣就藉機把自己的女兒先給了趙武靈王。
別說,這個女人還真合趙武靈王的胃口,自此趙武靈王就迷戀上了她,並封為王后。
趙惠文王最大的幸運是他有一個特別的母親(就像房祖名也有一個特別的母親),他的母親叫孟姚,就是那個會來事兒的大臣的女兒,而且是家裡的長女。
那個大臣叫吳廣。(不是秦末大澤鄉起義的那個吳廣,也不知道古人怎麼想的,既然都在歷史上留名了,還去蹭人家的熱度。還有,趙武靈王的大兒子趙章居然和高祖父趙敬侯重名。不知道還有沒有和吳起、吳用誰誰誰重名的呢?)
也許你的心裡會有點奇怪,為什麼她爹叫吳廣,她卻叫做孟姚呢?這是因為那時候女子稱姓,男子則為氏。孟姚家的姓為“姚”,氏為“吳”,孟姚的名為“娃”,所以孟姚的老爹叫做吳廣。
可是孟字是怎麼來的呢?相信大家都知道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吧,這位大紅人孟姜女可不姓孟,人家的姓是孟後面的“姜”字,前面的“孟”字代表她是家裡的長女而已,所以就被稱作“孟姜女”。
孟姚的稱呼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她是家中長女,所以被叫做孟姚。那是不是也可以叫孟瑤女或者孟瑤娃呢?就不知道了,不過後來,趙武靈王還賜給她一個名字“吳娃”。
孟瑤生前沒怎麼無理地向趙武靈王索求過什麼,臨終卻要求趙武靈王廢掉太子章,改封自己的兒子趙何為太子。
這是什麼神操作?人家趙章沒娘了,孟瑤你欺負人家嗎?
沒想到,趙武靈王就依了夢瑤的要求,趙何順利登上太子之位。可憐的太子章卻變成了代郡安陽君。
為了培養趙何,趙武靈王讓自己的輔政大臣肥義輔佐趙何。經過肥義的精心培養,幾年以後趙何已經能夠獨自決策一些國家大事,越來越有王者之風了。
於是乎,趙武靈王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將趙國王位傳給了趙何,趙何繼位成為趙惠文王,趙武靈王成為“主父”。這一年,趙武靈王只有四十幾歲,還是壯年。
本來趙章也沒犯什麼錯誤,就被趙武靈王擼去了太子之位。再加上每次趙武靈王看到趙章見趙何都要下跪叩拜,心裡就不是滋味,覺得愧對了大兒子。
於是,主父趙雍就萌生了把趙國一分為二的想法,兩個兒子一人一個國家,這樣對自己也有大大的好處,他可以同時節制兩個王。豈不美哉!
這樣一來,好戲就要上演了,父子三個,各自心懷鬼胎,各打各的如意算盤。
山雨欲來風滿樓。終於在趙惠文王四年(前295年),一場血雨腥風降臨在了主父的沙丘行宮。
趙章為了奪位,兵敗躲到了主父的沙丘行宮不敢露頭。不死心的趙章與田不禮密謀,打算以主父的名義騙來弟弟趙惠文王趙何,並趁機殺掉他。然後逼迫主父趙雍,讓其恢復趙章的太子身份,之後正式繼王位。
忠義的老臣肥義不願趙惠文王趙何遭劫,孤身前往沙丘行宮,結果被殺。
得知肥義被殺的訊息,趙何一怒之下派趙成(趙雍的叔叔)和李兌(趙國權臣)發兵沙丘行宮,把主父的沙丘行宮圍了個水洩不通。
趙章仗著主父在身邊,並不怵於趙何的圍攻。不管怎麼著,就是不出沙丘宮。
趙成和李兌沒法,請示趙惠文王趙何之後,衝入沙丘宮殺掉了趙章和田不禮。
之後,趙成和李兌奉趙惠文王之命,對沙丘宮的所有人下令:“後出者殺!”眾奴僕們聽後是急急如喪家之犬,忙忙似漏網之魚,紛紛逃命去了。
最後,沙丘宮就剩下主父趙雍一人,被自己的弟弟趙成困了有三個月之久。宮裡的糧食吃完後,樹上的鳥蛋、雛鳥也被生吃了,樹皮也被剝著吃掉了。一直到沒有東西可以吃了,曾經威名震天下的趙武靈王也就餓死了。
作為父親,趙武靈王將本來是大兒子的王位讓給了二兒子,二兒子即位後,他莫名地有了權力失落感,心有不甘,又想奪回來,就縱容放任兩個兒子互相爭鬥,想坐收漁人之利。趙武靈王走的真是一步險棋,更是一步臭棋,落得個餓死的下場,真的是作繭自縛,自作自受啊!
放眼四海,縱觀歷史,古往今來,無論是禍亂國家,還是分裂國家,往往都是不得人心的。趙武靈王的悲慘結局恰也證明了這一點。誰是誰也真心地希望,那些臺獨、港獨、亂藏、亂疆分子們能夠看到本篇答題,早早地收起狼子野心吧! -
12 # 溫明昊
戰國時期,諸侯割據,混戰不斷。為了在這樣的亂世立足,各國的諸侯都紛紛開始尋求強兵富國的辦法,也就是所謂的變法。
比如魏國魏文侯任用李悝施行李悝變法,秦國秦孝公任用商鞅施行商鞅變法等等。而在這麼多的變法之中,以趙國的“胡服騎射”變法最為特殊。
它特殊的地方就在於,這個變法不是由底下的士子提出的,而是純粹由趙武靈王自己提出的。這樣的戰略眼光,在各國君王之中也是十分稀奇的。
那麼,為何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
趙武靈王太異想天開了不可否認,趙武靈王是一位雄主,他的很多戰略計劃都配得上這個稱呼。然而,他在立儲一事上的決策,當真是有問題。
不過,這也不止是趙武靈王一個人這樣,很多英明的皇帝,貌似都有這個問題。遠的不說,西漢漢宣帝。
很多人都知道西漢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並且都認為漢武帝時期是西漢的巔峰時期,而漢宣帝則一直被世人所遺忘。
可是,就是這麼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卻選了一位庸才,漢元帝。漢元帝不必多說,西漢衰敗的罪魁禍首,自他開始,西漢就走入了衰敗的快車道,直到漢光武帝重建漢氏。
趙武靈王也是如此。
不過,趙武靈王比漢宣帝好一點,因為趙武靈王選的太子公子何,也就是趙惠文王倒也不是庸才。
故事還是從趙武靈王的夢中情人開始說起。
趙武靈王有一次做了一個夢,他夢見了一個美女,並且十分依戀。醒來後,念念不捨的趙武靈王將這件事和群臣說了,結果一個叫吳廣的大臣聽說以後,覺得和自己的女兒非常像,就把她獻給了趙武靈王,也就是吳娃。
吳娃很快受寵,併為趙武靈王生下了公子何,出於對吳娃的喜愛,趙武靈王將公子章廢了,立了公子何為太子,並在不久後就退居二線,自號“主父”。
故事發展到這,其實還有轉機,可偏偏趙武靈王又開始作妖,因為他覺得自己對不起公子章。
上面說過,公子章作為太子其實是十分稱職的,也沒犯什麼大錯。趙武靈王就是基於此,對公子章產生愧疚。
注意了,這裡的趙武靈王已經不是君王了,而是主父,也就是後世的太上皇,真正的君王已經是公子何了,也就是趙惠文王。
趙惠文王聽到趙武靈王的這個建議,自然不會同意,於是就反駁了。
這一下,趙武靈王就不爽了,因為他覺得兒子不給自己面子,而他被兒子這麼一反駁,就越發懷念起以前當君王的日子。
這樣的念頭想起來以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於是,他和公子章一合計,準備奪權。
可惜,這一切都被趙惠文王看在眼裡,於是他將計就計,在沙丘宮中殺死了公子章,並且困住了趙武靈王。
話說公子成及時帶人平息叛亂,自然是大功一件。可偏偏在這個過程中,趙武靈王被公子成圍住了,這可是大罪。
因此,公子成為了擺脫自己的罪過,決定以圍困的方式餓死趙武靈王,他相信這是趙惠文王樂意見到的。這樣,圍困主父的罪過就可以被揭過了。
就這樣,趙武靈王被圍困三個月後,餓死沙丘。在這個過程中,趙惠文王一點沒有阻止的意思。
因此,可以這麼說,趙武靈王就是在他兒子的示意下被活活餓死的。
結束語對於趙武靈王的結局,我只能表示可悲。
回覆列表
在趙武靈王的沙丘行宮中,他被自己的弟弟公子成與大臣李兌困了有三個月之久,把府裡的糧食吃完,樹上的鳥蛋、雛鳥也被生吃了,樹皮也被剝著吃掉了,結果還是被活活餓死了。
趙武靈王畫像
一代雄才偉略的英主,趙國強盛的奠基者,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趙武靈王被餓死在自己的沙丘行宮中,想想也讓人覺得震撼和惋惜。
探究趙武靈王的死因,歸根到底是他太過自信和貪心造成的。在他消滅了趙國的心腹大患中山國,趕走了林胡,消除了樓煩,成為了北方第一霸主之後,他並沒有因此而鬆手,他想要更大的權利。於是,他打算南下攻打秦國來增強自己的領域。
他做出了攻打秦國的計劃之後,想要讓自己脫離政治治理,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訓練軍隊,攻打秦國上。於是便匆匆決定廢除太子趙章而把王位讓位於他的兒子趙何,這使得趙國的的臣子覺得莫名其妙,搞得人心惶惶。趙武靈王為了平復趙章的不滿,起初是分了一部分土地給趙章,讓他自己進行管轄。第二年的時候,趙武靈王看到自己的大兒子跪在了小兒子的面前,他又覺得趙章非常可憐,不免心疼起大兒子來。他找來肥義商量對策,提出把趙國一分為二的建議,讓趙國有兩個國王。他的意見肥義當場表示拒絕。趙章聽說後非常生氣,派人訛傳自己父親的命令讓趙何去見他,趙何看出了他的詭計,讓肥義前去,結果肥義被趙章殺害了。
趙章發現事情暴露,便逃到了父親那裡,但很快被搜到處死了。公子成和李兌認為如果不把趙武靈王關起來,趙武靈王今後也會對他們進行報復,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把趙武靈王關了起來,使得趙武靈王餓死在宮中。
戰國時期,有一位為趙國的昌盛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物,為眾人所崇拜和尊敬。但是,在他把皇位讓位給自己的兒子之後卻又對朝政指指點點,最終引發內政,自己被活活餓死。這個悲劇人物正是趙國的一代明君趙武靈王趙雍。
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憑藉胡服騎射的改革使得原先一蹶不振的趙國逐漸強大起來,一度成為戰國時期的強大的國家。趙國的實力甚至蓋過強大的秦國,同時又修築長城,抗擊匈奴,消滅騷擾趙國的敵國。
為了使得自己能夠更加專心的抗敵,讓趙國的實力變得更加強大,趙武靈王把皇位讓給了年僅十一歲的兒子趙何。他希望自己能夠主要率領軍隊進行打戰,讓趙何來把持朝政。
趙武靈王為趙何選擇了一個出色的人才肥義來當他的輔助大臣。經過肥義的細心教導,三年之後趙何已經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君王了,這時他身邊也聚集了許多的有識之士,成立了自己龐大的政治軍團。
趙武靈王推位的時候才四十幾歲,其實他並不是真的想放棄政權,並且他在選擇誰當君王的時候沒有讓太子即位而選擇自己的次子趙何當君王,這個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了。因此,他對長子趙章也非常擔憂。於是,他沒有向趙何請示就把趙章封為安陽君,將趙國一半土地分給長子。這樣一來,既能平復趙章的不滿,又能削弱趙何的勢力。之後,他又向肥義提出立趙章為代王以此對抗趙何的建議,但遭到肥義的拒絕。
趙何聽聞了此事,知道真正想幹預朝政的是自己的父親趙武靈王。於是,下令攻打父親的宮殿,殺死了趙章,把趙雍囚禁在宮殿中,禁止向宮殿帶入飲食,結果導致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是怎麼回事
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改變了中國軍隊最初的軍裝,以後逐漸演變為盔甲裝備。趙國的“胡服”,衣短袖窄,與遊牧民族的服裝相似,這也同時減弱了華夏民族對胡人的敵視心理同時有利於促進胡人對華夏民族的歸順。
趙武靈王像
在趙武靈王即位的時候,趙國正處於日益衰敗的形勢中,常年打敗戰,就連小國都想要來騷擾它,可見當時趙國卑賤的地位。
趙國地處北邊,與一些遊牧民族接觸的機會非常多。趙武靈王注意到胡人在服飾和軍事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做法,在服飾上面穿窄袖短衣,這使得起居和狩獵打戰非常方便;同時在運用騎兵和弓箭,這比中原的長矛、兵車更加具有靈活性。因此,他提出要向胡人學習的主張,即穿胡人的服飾,學習騎射。但是他的主張一提出便遭到了許多大臣的反對,認為這改變古人的做法並不順應人心所向。趙武靈王為此進行了反駁,他認為的德才兼備的人都是按照實際情況採取對策的,怎樣有利於國家的昌盛就應該怎麼去做,何必在意古人的舊的思想。於是,就開始了大的變革。
在趙武靈王親自的帶領下,國民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與對抗北方民族和中原諸侯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練兵的第二年,趙國的國力有了明顯的進步。之後,他們運用這種練兵的方式打敗了之前不斷騷擾趙國的中山國,又奪取了遊牧民族的土地,向北開闢了更大的疆域。
趙武靈王諡號叫什麼
趙武靈王,中國戰國中後期趙國的君主,死後諡號為武靈,諡號中的“武”字是褒義詞,說他英勇無敵,威強敵德,讚揚他為趙國的昌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靈”字又又偏向於貶義,因為他在繼承人的問題上造成了趙國的內亂,但又沒有讓趙國實力大損,亂而不損,因此就叫“靈”。
從趙武靈王為趙國做出的貢獻看,他的功是大於過的。在他剛即位時,那時的趙國實力非常弱,常常遭到其他國家的騷擾,就連那些弱小的國家也要來欺負趙國。於是,他推行了“胡服騎射”的政策,學習胡人的穿衣打扮,同時也學習他們騎馬、射箭等武技,通過從衣服和武技上的改革,趙國的實力大大增加,對於趙國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趙國消滅自己的心腹大患中山國,消除了趙國分裂的外在威脅,同時又趕走了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奪得了他們的土地,成為了北方的霸主。為了防備外強的侵略,趙國還修築了長城,來提防別國的進攻。趙武靈王還親自立了秦昭王和燕昭王兩位國王,在政治上的地位舉足輕重。同時又建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權制度,牢固地保衛了王權。
在處理繼承人的問題上,趙武靈王出現了一個較大的失誤,他把皇位讓給了自己的小兒子趙何並沒有讓太子趙章來繼承。因此,皇位爭奪的矛盾被激化,最終自己也是死於非命。但這場政變又恰好由於趙何掌握了經趙武靈王加強的王權,才沒有演變了很大的政變,趙國也沒有實力大損。
趙武靈王墓在哪裡
趙武靈王墓位於靈丘縣東南三十里處,是趙國第六代國君的陵墓,如今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趙武靈王墓原佔地6萬平方米,現保護面積為10900平方米。墓園四周樹木環繞,墳丘綠草覆蓋,顯得這座陵墓更加雄偉壯觀。
趙武靈王為趙國的強盛做了許多的努力,趙國由弱到衰也是由他而開始的。在趙武靈王即位的時候,趙國是一個非常弱小的國家,常年打戰失敗,經常被大國威脅外,還要被小國騷擾,使得趙中國人心惶惶。趙武靈王認識到國家必須進行改革才能逐漸強大起來。在與胡人幾次交戰後,發現胡人的穿著和兵器都非常有自己的特色,對作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於是,他推行“胡服騎射”的政策。他的政策雖然在開始的時候得到了許多的爭議,但是此後凸顯出他的政策是正確的。他親自帶兵訓練,十分看重軍隊的建設。經過三年整頓,趙國的軍隊實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之後,趙國消滅了一直騷擾它的中山國,打敗了林胡、樓煩二祖,搶奪了他們的土地,成為了北方的大國。由同時開闢了雲中、雁門、代三個郡,為了抵禦外敵又修築了“趙長城”。
趙武靈王為了能更好地投入抗敵的戰爭中,他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小兒子趙何。但卻在繼承人的事情上使自己付出了生命。他沒有處理好皇權的問題,導致趙章和趙何發生內政,自己被活活餓死。
後人對趙武靈王的評價高嗎
趙武靈王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國王,雖然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導致國家的政亂,但是他為趙國做出的功績是不能磨滅的事實。
在趙武靈王剛即位的時候,他在肥義的幫助下,鎮定自若地讓五國的兵力退出了趙國的邊境。趙國比較重視遊牧文化,並且非常重視農耕的文化。因此,趙武靈王從趙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實行了以胡服騎射為代表的一系列措施,對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進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使得趙國消除了國家分裂的內在和外在的憂患,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得到了優化。趙武靈王首先消滅了趙國的心腹大患中山國,消除了對趙國的外在威脅,使得國家得到了穩定。之後,趙武靈王又趕走了胡靈、樓煩等遊牧民族,佔領了他們的牧場,建立了趙國在北方的霸主地位。趙武靈王推行的胡服騎射促進了中原文化與北方遊牧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趙武靈王穩定北方局勢後,他又想著來佔領中原。於是,他主動將王位讓位與自己的兒子趙何,從政務中解脫出來,專心攻打秦國。但是,沒想到的趙武內部發生了政亂。在他讓趙何繼承王位後,他又想把趙國一分為二,讓兩個兒子都擁有自己的地盤。但是,這使得矛盾更加激化,最終趙章造反失敗被賜死,趙武靈王也被活活餓死在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