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請自來
永樂大典是明初由內閣首輔解縉和黑衣宰相姚廣孝共同編纂的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937卷,由二千名學者在1403年——1408年編成(目錄佔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
永樂大典又分為原書和嘉靖抄本,原書只有一部,現存的皆是嘉靖抄本,嘉靖帝特別喜歡永樂大典,經常愛不釋手,於是在嘉靖四十一年下令抄錄了一部,隆慶初年才抄完,原本歸還南京,抄本正本放在文淵閣,副本放在皇史宬(明清的皇家檔案館),抄本一直到乾隆年間還有八千冊,人們認為抄本並沒有抄完。
至於原本人們普遍認為陪嘉靖帝殉葬了,嘉靖帝駕崩後並沒有馬上入葬,而且等了很久,人們都認為是在等待永樂大典抄完,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嘉靖入葬的永陵經遙感探測已證實內部全部積水,那麼《永樂大典》的原書已經無法再讓後人看到了。
而抄本,在明代就有了缺失,乾隆三十八年修四庫全書的時候人們就發現永樂大典缺了兩千多卷,咸豐十年,英法聯軍進北京又搶了一部分,光緒元年,已經不足五千卷,後來又經過監守自盜,到了光緒二十年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時僅剩800卷,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又焚燬了三百多冊,光緒二十七年,英使館交回《大典》330冊。不久又遭到監守者瓜分1912年翰林院所藏《大典》移交京師圖書館時,僅剩64冊。
現今尚存約400冊,810卷,不到原書的4%。
現今中國國家圖書館珍藏161冊,另外美國國會圖書館還藏有40冊,英國存有51冊(各個大學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德國各個大學博物館存有5冊,日本的一些博物館和南韓舊京李王職文庫亦有蒐集,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則存有62冊。
值得一提的是《永樂大典》修書過程中,對收錄書籍未做任何修改,採用兼收並取方式,保持書籍原始內容。
它儲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品。
附:明成祖文皇帝永樂大帝朱氏諱棣
不請自來
永樂大典是明初由內閣首輔解縉和黑衣宰相姚廣孝共同編纂的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937卷,由二千名學者在1403年——1408年編成(目錄佔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
永樂大典又分為原書和嘉靖抄本,原書只有一部,現存的皆是嘉靖抄本,嘉靖帝特別喜歡永樂大典,經常愛不釋手,於是在嘉靖四十一年下令抄錄了一部,隆慶初年才抄完,原本歸還南京,抄本正本放在文淵閣,副本放在皇史宬(明清的皇家檔案館),抄本一直到乾隆年間還有八千冊,人們認為抄本並沒有抄完。
至於原本人們普遍認為陪嘉靖帝殉葬了,嘉靖帝駕崩後並沒有馬上入葬,而且等了很久,人們都認為是在等待永樂大典抄完,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嘉靖入葬的永陵經遙感探測已證實內部全部積水,那麼《永樂大典》的原書已經無法再讓後人看到了。
而抄本,在明代就有了缺失,乾隆三十八年修四庫全書的時候人們就發現永樂大典缺了兩千多卷,咸豐十年,英法聯軍進北京又搶了一部分,光緒元年,已經不足五千卷,後來又經過監守自盜,到了光緒二十年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時僅剩800卷,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又焚燬了三百多冊,光緒二十七年,英使館交回《大典》330冊。不久又遭到監守者瓜分1912年翰林院所藏《大典》移交京師圖書館時,僅剩64冊。
現今尚存約400冊,810卷,不到原書的4%。
現今中國國家圖書館珍藏161冊,另外美國國會圖書館還藏有40冊,英國存有51冊(各個大學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德國各個大學博物館存有5冊,日本的一些博物館和南韓舊京李王職文庫亦有蒐集,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則存有62冊。
值得一提的是《永樂大典》修書過程中,對收錄書籍未做任何修改,採用兼收並取方式,保持書籍原始內容。
它儲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品。
附:明成祖文皇帝永樂大帝朱氏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