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立體書法

    被孔子敬重的人,不是一般的人,至少是善於交際、言詞、尊重他人的人,現在的社會上,交往久了,尤其地位不相上下的人,成了老油條,如何讓對方敬重?有很多人與人交往不主動敬重對方,又如何得到對方和別人的尊重?這是我的理解,謝謝!

  • 2 # 元元119293286

    能受到孔子讚揚的人,實在是高品德的人。在政治上能長長久久的受人景仰必具備著何種內涵呢?我認為是仁,義,禮,智,信這五德性。以春秋肘代無不稱強曰霸,能久居其中而不墜者,鮮矣!晏嬰不及七天,卻於朝堂之上力敵眾人悠悠之口,更是不簡單,其人事蹟,後人需細心體會實踐方能使人人生光輝燦爛。

  • 3 # 0劉士廣0

    孔子教育弟子和世人要向晏嬰學習,同時弟子和世人也要向孔子學習,孔子到齊國,晏嬰並沒有幫助孔子,而孔子卻大度的隨喜稱讚晏嬰的德才,要弟子們學習他善與人交,久而受人尊敬的品德,孔子私毫無嫉妒之心,晏嬰和孔子都是後人學習的榜樣。

  • 4 # 瀟瀟雨歇2000

    這句話有意思。晏子善與人交,這在孔子學說中是否值得提倡並不好說。至少孔子自己是不善與人交的。久而敬之是不容易做到的。剛正不阿者亦可做到。

  • 5 # 使用者9561320618704

    借用馬爺未都的一句話: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些道理。我們讀史讀書,其實不必拘泥於文字,明白其道理足以。子曰的那一套東西,也必須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刪減,是所謂取其精華,去共糟粕,只有這樣,才有利於當下的我們,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自我,讓社會更加和諧,人們更加幸福!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

  • 6 # 炎焙焙

    善與人交表達的不是晏子如何在人際關係中的圓滑世故,而是讚美晏子為人處世之道的!

    傳統文化中的五倫八德,晏子身體力行的去遵守!這樣的人怎會不受人尊敬呢?

    大自然有大自然的生存規律,人類自然也有人類的生存規律!違背這種自然規律的事物,是不會長久的!古人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道”,我認為後人要感恩古人的智慧,因為先賢們挖掘出來了人類的文明!並且將這一種文化傳遞了下來!

  • 7 # 文旅攬勝

    再來看看《程氏經說》原文就是“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人之交久則敬衰,久而能敬,所以為善與人交也。”

  • 8 # 老徐2430

    “善與人交”說明比較通人情世故,“久而敬之”之“久”,說明與人交往有原則,“久”了還“敬”,說明晏子做事有原則還正派,也就是孔子說的“中庸”之道吧。

  • 9 # 顧繼鵬1972

    聖人之道,經緯天下。追尊文武,履隨周公,是經。談德論道,推崇時人,是緯。有益於教化者,不因不容己而非之隱之。所以說:言談是鏡子,說的是別人,映的是自己。

  • 10 # 聖劍17

    為此學習論語有關內容!但是有沒有系統學習論語的近期計劃,理解了孔子本句話的意思了,但仍需學習!人類的社會必然和人交往,這種交往的後果必然是人際關係的和諧溝通。是啊!這需要時間,需要空間,需要交往的物質性,也有交往的目的所在!苛求不以,只能說人格各有志了!

    現代社會交往要多等,主體多等,沒有意識的多等,需要思考。。。值得深思

  • 11 # 王營評教育

    “敬”是朋友之間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它超越一切物質利益。《莊子·山木》雲:“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淡得有滋味,越淡彼此越親;小人之交以利益作為交往的基礎,開始時彼此的確“甘若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或其中某一方利益受損,則往往恩斷義絕,因為他們看重的是利,並不是真心實意地尊敬對方。

    唐朝貞觀年間,薛仁貴尚未得志之前,與妻子住在一個破窯洞中,衣食無著落,全靠王茂生夫婦經常接濟。後來,薛仁貴參軍,在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征時,因平遼功勞特別大,被封為“平遼王”。一登龍門,身價百倍,前來王府送禮祝賀的文武大臣絡繹不絕,可都被薛仁貴婉言謝絕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來的“美酒兩壇”。一開啟酒罈,負責啟封的執事官嚇得面如土色,因為壇中裝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

    薛仁貴見狀不但沒有生氣,而且命令執事官取來大碗,當眾飲下三大碗王茂生送來的清水。在場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貴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後說:“我過去落難時,全靠王兄弟夫婦經常資助,沒有他們就沒有我今天的榮華富貴。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禮不收,卻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來的清水,因為我知道王兄弟貧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三壇清水”怎樣抵得上山珍海味、美酒佳釀,收下前者而拒絕後者,是因為薛仁貴對王茂生夫婦發自內心的“敬”。後來兩家一直交往很深,這則“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故事也流傳至今。

    朋友之間有時也會有物質利益方面的來往,但那是建立在彼此“敬”的基礎上的交往,為了固守心中的這份“敬”,有的人甚至犧牲自己的所有利益,乃至生命。馬克思和恩格斯在40年的革命生涯中,相互支援與牽掛。為了馬克思能夠集中精力研究革命理論,恩格斯違背自己本來的意願去從事商業工作,在經濟上資助貧困的馬克思。他們曾20年身處兩地,思想和心靈的溝通卻始終不斷。當恩格斯患病時,馬克思在給他的信中說:“我關心你的身體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樣……”,不求回報的支援,兩地一心的牽掛,還有什麼比彼此間的扶持和關心來得更長久?

    我也喜歡交朋友,朋友相聚的確是人生一大樂事,但是靜下心來一想,今生今世我到底交了幾個志同道合的真心朋友?是我人品有問題,對別人不敬?還是別人人品有問題,對我不敬?有時候我很苦惱,非常羨慕《水滸傳》中那此打家劫舍的英雄好漢,彼此稱兄道弟,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關鍵時候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雖然他們後來受到宋江欺騙,被朝庭召安,但每個人都是為朋友而死,死得其所。

    作為普通人,我們很難達到達到晏嬰交友的境界,因為我們沒有他看人的眼光,往往交往時間越久,彼此之間就越疏遠。況且我們所敬之人,對方不可能敬你;交往時間長的人,彼此並不一定真正互敬。有時候結識一個人很容易,但真正瞭解一個人卻並非易事;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這就是今天交友之道式微的根本原因。

  • 12 # 龍城大剛子

    晏嬰(生年不詳-公元前500年),字仲,諡平,習慣上多稱晏子,又稱平仲,齊人。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聰穎機智,能言善辯,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輔政長達40餘年,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聞名諸侯,是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諸葛亮曾在他的《樑甫吟》中稱讚晏嬰說:“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理。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司馬遷更是對晏嬰敬佩仰慕有加,他在《史記·管晏列傳》中感慨地說道:“假令晏子而在,餘雖為之執鞭,所祈慕焉。”其思想和軼事典故多見於《晏子春秋》。

    邢疏:此章言齊大夫晏平仲之德。凡人輕交易絕,平仲則久而愈敬,所以為善。雲“齊大夫。晏,姓。平,諡。名嬰”者,案《左傳》文知之,是晏桓子之子也。《諡法》:“治而清省曰平。”

    “久而敬之”。有三種可能的意思:

    一是人久而敬之。皇本作“久而人敬之”。七經考文:足利本同有“人”字。天文字論語校勘記:古本、唐本、津藩本、正平本均作“久而人敬之”。晏子有許多優點,並不需要時間久才為人所敬,而且以晏子的親和力,人是馬上就喜歡他就敬他了,不用久。

    二是能長時間維持關係。皇疏:此善交之驗也。凡人交易絕,而平仲交久而人愈敬之也。又引孫綽雲:交有傾蓋如舊,亦有白首如新。隆始者易,克終者難。敦厚不渝,其道可久,所以難也。故仲尼表焉。

    朱子集註:程子曰“人交久則敬衰,久而能敬,所以為善。”人交往久了,彼此一熟就容易打哈哈,能一直讓人尊敬,確實不易。

    三是晏子對人觀察相處久後才給予評價,才敬重該受尊敬的人,這是交友的方法,也可見其善。鄭康成注:“敬故,不慢舊也。晏平仲久而敬之。”劉氏正義:“當從鄭本無‘人’字,解為平仲敬人。”張志烈《四書大全辨》:或曰“晏嬰於晉悅叔向,於鄭悅子皮,於吳悅季札,於周交柏常騫,於魯交處士蘇晉,與孔子處者八年,悅孔子弟子曾子,聘之仕,曾子固辭;於齊友大夫吳翰,分倉粟府金與北郭騷養母,以至贖越石父為上客,此正夫子所謂善與人交,在久而敬之之先者也。晏子之言曰:“事君苟進不道忠,交友苟合不道行,不任於上則輕議,不篤於友則好誹,此邪人之行也。事君盡禮行忠,不正爵祿,不用則去而不議;其交友也,論身行義,不為苟戚,不同則疏而不誹,此正士之行也。”

    由晏子此言推之,其善交久敬亦可見矣。黃鶴谿《惠迪邇言》:交際之間,其人實有可敬,而我不知敬,則失人。其人本無可敬,而我誤敬之,則失己。失人失己,必貽後悔。故必由淺漸深,由疏漸親,為時既久,灼見真知,然後用吾之敬,自可免失人失己之患,此其所以為善也。或問:“交主於敬,如子所云,交可不敬乎?”曰:“交所以用吾情,敬所以行吾心。試參閱弟子入則孝章,泛愛,交之謂也。親仁,敬之謂也。敬行於久,善交之謂也。”

    “久而敬之”主語是誰?是“人久而敬晏”還是“晏久而敬人”?

    “久而人敬晏”,如是此意,則晏被人接受也慢,其善可疑。此善只能作字面義理解,善則交際能力好,容易得人好感受人敬重。但以此意則要久才得人好感,這又與善的本意矛盾。

    久而敬之,與善字作上下文解釋,它是指晏子善交友的方法為晏久而敬人。“久而敬之”這種交友辦法方可稱善也。

    晏嬰,在孔子與齊景公見後,景公想用孔子,而晏嬰則阻止。夫子說這話時,極可能是在晏子晚年或是晏子死後,孔子能作此評價,則出於公心。

  • 13 # 陳廣逵

    這恰好是這兩天我個人平臺發的內容。

    《論語·公冶長》“晏平仲善與人交”章解析

    5.17.[原文]

    子曰:“晏平仲①善與人交,久而敬之②。”

    [原文通釋]

    孔子說:“晏平仲善於與人結交,相處久了別人就尊敬他。”

    [註釋]

    ①晏平仲;即晏嬰,春秋時齊國著名賢大夫,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時執政。“平”是他的諡號。

    ②之:指晏嬰。

    [解讀與點評]

    晏嬰與孔子可是同時代的人,他在齊君面前對孔子並不推崇,孔子想在齊國發展時,晏嬰沒為他說好話,但孔子還是很客觀的稱讚晏嬰,認為他與人為善,從而獲得了別人的尊重。晏嬰去世時,孔子曾稱讚他“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晏子春秋》)。稱讚晏嬰是為弟子樹立榜樣,希望弟子向晏嬰學習“善與人交”,互敬互愛,成為有道德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蓬佩奧要出一本自傳他會如何吹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