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魔女的誕生
《魔女》在南韓上映的時候,韓網上評價兩極分化嚴重,(10分制)打10分與打1分的各佔一半。有人覺得它是次時代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是一個將要代表南韓的作品,希望它將會開啟一個亞洲版的“漫威電影宇宙”。但又有人覺得它邏輯矛盾、劇情拖沓、過於借鑑他國作品,對後續作品並不期待。
想去了解它,首先要大概知道它的劇情。故事講述一個組織偷偷地進行著人腦改造,想要激發人腦的無線潛能。他們利用許多重罪犯的大腦去改造小孩的大腦,這樣的孩子不僅性情暴躁、無情,而且力量、速度、智力都是超乎常人的,甚至還會掌握超能力。副作用也不是沒有的,進行改造之後很容易產生排他反應、過激反應,導致頭部爆炸,身體腐蝕。
女主小時候被改造了大腦,並且在各項考核訓練中表現極其突出。但是她不想在這裡苟活,利用自身極強的破壞力逃了出來。最終她昏迷在一家農場前,失去了記憶,被農場老夫婦所收養,並得到了具子允這個名字。
子允本來過著非常平淡的學生生活,幫爸爸管理農場,每天和好友明熙一起坐公交去學校。偶然的機會,子允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想要挑戰選秀節目,並在節目中小秀了一點超能力。組織發現原來女主當年沒有暴斃,反而活得好好的,所以決定把她抓回來。
2 | 那些功與過
如果偏要做電影的分類,前期像是懸疑片+韓式劇情片,後期就是仿歐美的科幻片+仿中日的動作片。尤其是電影前面的大半段劇情極其的拖沓,甚至作為一個“超級英雄電影”視聽效果難以觀眾的需求。
尤其是在大量的以漫威、DC為首的超級英雄電影,或者是其他的動作片、型別片,已經讓觀眾們習慣了越來越快的電影節奏。可是當《魔女》以超長的鋪墊拉開序幕時,觀眾們差點就去見周公了。還好後半段漸入佳境,炫酷的動作戲,以及語言上的交鋒,都讓我們看到了南韓電影的新的高度。
換個角度,它長達一個多小時的鋪墊,或許是為了服務整個系列。也就是說,作為系列電影的“首發選手”,它的目的不在於拉攏大量粉絲,而是為巨集大的世界觀打好穩固的地基。但是在第一部電影遇冷時,後續作品所處的位置就會很尷尬,除非能夠拿出轟炸電影界的續作,不然全系列可能相當於提前被宣告了死刑。
導演樸勳政以電影《新世界》名聲大熱,但是去年的《VIP》有人也覺得發力不足,從“大商業片”轉型到“文藝商業片”,或者是想要構建一個“有內涵的商業片”之路其實有挺多坎坷,只能希望樸導演能夠在下一部超常發揮了。
當然,這部電影中樸導演的表現手法也是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尤其是在高度發展的電影工業下,樸導演挖掘出了許多值得利用的部分。南韓本土警察-農夫-學生&鄉下的劇情場景,酷似日本忍者的短刀女劃牆揮刀戲,《千與千尋》中雙婆婆設定般的雙博士設定,還有令人聯想到中國武術的動作戲,以及漫威等超級英雄電影中必有得“彩蛋禮包”等元素,無一例外的全在這裡了。
最後不得不再吐槽一下極其糟糕的臺詞,臺詞字裡行間充滿了2010年前後南韓動作片的氣息,這很難再讓南韓國內觀眾們覺得“很酷”或者“很有哲理”,反而覺得像是老生常談。這個問題在去年的《惡女》也同樣存在,所以影迷們還求鄭導演以後不要參與編劇。
同時,導演大概是怕觀眾們沒理解這個半架空的世界,多次出現以極長的臺詞去解釋來龍去脈的情況。其實有些東西,完全可以用幾個簡單的鏡頭就能解釋清楚,再不濟還有蒙太奇手法救場,觀眾的理解與想象能力還是足夠的。
3 | 超級?英雄?
有很多影評人覺得這將會是一個超級英雄系列電影,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同時也是不正確的。為什麼不正確呢?我們其實可以從幾個簡單的角度去分析,就會發現《魔女》完全不在“超級英雄”的軌道上。
首先,“英雄”這一點就值得我們商榷。因為整部電影看下來,具子允作為主角看似是正派,組織的白教授到其他異能者看似是反派,但其實他們都處於一個接近於灰色的位置。具子允沒有為了拯救人類而去對抗組織,組織也沒有為了毀滅人類而接近子允。他們反而只是互相利用,滿足自身的利益。
那麼,“超級英雄”呢?其實超級英雄是在當今社會,人們不再相信那些神話中補天的、偷火種的、殺美杜莎的英雄的時候,以一些較能夠說服人的方式誕生他們,他們擁有超能力,他們在拯救世界。
從這個角度,魔女的誕生和能力可能非常接近超級英雄,但是她最後的旅程不是為了全人類的幸福,也不是為了笑傲江湖,而還是為了自己。又怎能成為超級英雄呢?這類問題,在漫威的死侍上也能找到,這也是為什麼人們一直在討論死侍是不是真的“超級英雄”。
其次,我們可以從英雄神話的套路中發現一些要素,這個層面上死侍反而比魔女在英雄領域更加“稱職”一些。英雄誕生之後,他會慢慢懂得利用自己的能力,就在驕傲於自己的能力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侷限性,他克服了自身侷限性是就會遇到宿敵、反派BOSS,打敗大反派之後,他們通常得到的就是愛人(神話故事中通常是公主)。
上述的一系列套路在《魔女》中很難找到對應的點,這種原因歸咎於這一部中女主太強了,設定的反抗者們沒有一個能打的。當然, 如果魔女真的想要拍續集,下一部必然會出現更強大的,甚至是一個處於“絕對惡人”位置的大反派。那麼我們可以反向認為,這一部魔女的超級英雄故事並沒有真正的開始,只是一個前傳,告訴我們魔女的誕生原因。
其實就是上述太多的因素,直接或間接地都在影響評價趨向兩極分化。那麼,如果是你又會怎麼評價它,是否會期待它的續作呢?
1 | 魔女的誕生
《魔女》在南韓上映的時候,韓網上評價兩極分化嚴重,(10分制)打10分與打1分的各佔一半。有人覺得它是次時代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是一個將要代表南韓的作品,希望它將會開啟一個亞洲版的“漫威電影宇宙”。但又有人覺得它邏輯矛盾、劇情拖沓、過於借鑑他國作品,對後續作品並不期待。
想去了解它,首先要大概知道它的劇情。故事講述一個組織偷偷地進行著人腦改造,想要激發人腦的無線潛能。他們利用許多重罪犯的大腦去改造小孩的大腦,這樣的孩子不僅性情暴躁、無情,而且力量、速度、智力都是超乎常人的,甚至還會掌握超能力。副作用也不是沒有的,進行改造之後很容易產生排他反應、過激反應,導致頭部爆炸,身體腐蝕。
女主小時候被改造了大腦,並且在各項考核訓練中表現極其突出。但是她不想在這裡苟活,利用自身極強的破壞力逃了出來。最終她昏迷在一家農場前,失去了記憶,被農場老夫婦所收養,並得到了具子允這個名字。
子允本來過著非常平淡的學生生活,幫爸爸管理農場,每天和好友明熙一起坐公交去學校。偶然的機會,子允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想要挑戰選秀節目,並在節目中小秀了一點超能力。組織發現原來女主當年沒有暴斃,反而活得好好的,所以決定把她抓回來。
2 | 那些功與過
如果偏要做電影的分類,前期像是懸疑片+韓式劇情片,後期就是仿歐美的科幻片+仿中日的動作片。尤其是電影前面的大半段劇情極其的拖沓,甚至作為一個“超級英雄電影”視聽效果難以觀眾的需求。
尤其是在大量的以漫威、DC為首的超級英雄電影,或者是其他的動作片、型別片,已經讓觀眾們習慣了越來越快的電影節奏。可是當《魔女》以超長的鋪墊拉開序幕時,觀眾們差點就去見周公了。還好後半段漸入佳境,炫酷的動作戲,以及語言上的交鋒,都讓我們看到了南韓電影的新的高度。
換個角度,它長達一個多小時的鋪墊,或許是為了服務整個系列。也就是說,作為系列電影的“首發選手”,它的目的不在於拉攏大量粉絲,而是為巨集大的世界觀打好穩固的地基。但是在第一部電影遇冷時,後續作品所處的位置就會很尷尬,除非能夠拿出轟炸電影界的續作,不然全系列可能相當於提前被宣告了死刑。
導演樸勳政以電影《新世界》名聲大熱,但是去年的《VIP》有人也覺得發力不足,從“大商業片”轉型到“文藝商業片”,或者是想要構建一個“有內涵的商業片”之路其實有挺多坎坷,只能希望樸導演能夠在下一部超常發揮了。
當然,這部電影中樸導演的表現手法也是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尤其是在高度發展的電影工業下,樸導演挖掘出了許多值得利用的部分。南韓本土警察-農夫-學生&鄉下的劇情場景,酷似日本忍者的短刀女劃牆揮刀戲,《千與千尋》中雙婆婆設定般的雙博士設定,還有令人聯想到中國武術的動作戲,以及漫威等超級英雄電影中必有得“彩蛋禮包”等元素,無一例外的全在這裡了。
最後不得不再吐槽一下極其糟糕的臺詞,臺詞字裡行間充滿了2010年前後南韓動作片的氣息,這很難再讓南韓國內觀眾們覺得“很酷”或者“很有哲理”,反而覺得像是老生常談。這個問題在去年的《惡女》也同樣存在,所以影迷們還求鄭導演以後不要參與編劇。
同時,導演大概是怕觀眾們沒理解這個半架空的世界,多次出現以極長的臺詞去解釋來龍去脈的情況。其實有些東西,完全可以用幾個簡單的鏡頭就能解釋清楚,再不濟還有蒙太奇手法救場,觀眾的理解與想象能力還是足夠的。
3 | 超級?英雄?
有很多影評人覺得這將會是一個超級英雄系列電影,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同時也是不正確的。為什麼不正確呢?我們其實可以從幾個簡單的角度去分析,就會發現《魔女》完全不在“超級英雄”的軌道上。
首先,“英雄”這一點就值得我們商榷。因為整部電影看下來,具子允作為主角看似是正派,組織的白教授到其他異能者看似是反派,但其實他們都處於一個接近於灰色的位置。具子允沒有為了拯救人類而去對抗組織,組織也沒有為了毀滅人類而接近子允。他們反而只是互相利用,滿足自身的利益。
那麼,“超級英雄”呢?其實超級英雄是在當今社會,人們不再相信那些神話中補天的、偷火種的、殺美杜莎的英雄的時候,以一些較能夠說服人的方式誕生他們,他們擁有超能力,他們在拯救世界。
從這個角度,魔女的誕生和能力可能非常接近超級英雄,但是她最後的旅程不是為了全人類的幸福,也不是為了笑傲江湖,而還是為了自己。又怎能成為超級英雄呢?這類問題,在漫威的死侍上也能找到,這也是為什麼人們一直在討論死侍是不是真的“超級英雄”。
其次,我們可以從英雄神話的套路中發現一些要素,這個層面上死侍反而比魔女在英雄領域更加“稱職”一些。英雄誕生之後,他會慢慢懂得利用自己的能力,就在驕傲於自己的能力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侷限性,他克服了自身侷限性是就會遇到宿敵、反派BOSS,打敗大反派之後,他們通常得到的就是愛人(神話故事中通常是公主)。
上述的一系列套路在《魔女》中很難找到對應的點,這種原因歸咎於這一部中女主太強了,設定的反抗者們沒有一個能打的。當然, 如果魔女真的想要拍續集,下一部必然會出現更強大的,甚至是一個處於“絕對惡人”位置的大反派。那麼我們可以反向認為,這一部魔女的超級英雄故事並沒有真正的開始,只是一個前傳,告訴我們魔女的誕生原因。
其實就是上述太多的因素,直接或間接地都在影響評價趨向兩極分化。那麼,如果是你又會怎麼評價它,是否會期待它的續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