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育兒

回覆列表
  • 1 # 郭子記錄

    新生兒第一年是生長髮育最快的一年,對於父母來說,更是具有挑戰的一年。除了要細心和具有耐心,你還需要知道關於餵養、健康、教育引導等方面的護理小技巧,一起來了解吧~

    0-1月齡

    疫苗:

    出生後在24小時內注射第一針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健康:

    1、新生兒在出生後在5日內逐漸排出墨綠色胎便,期間經哺乳逐漸轉變為黃色質軟帶酸臭味的嬰兒糞便,並出現生理性體重減輕7%左右。

    2、臍帶護理:臍帶一般會在出生後7~19天自行脫落,在臍帶未脫落以前,需保持區域性清潔乾燥,特別是尿布不要蓋到臍部,以免排尿後溼到臍部創面。媽媽們一定要做好護理工作,每天用酒精擦拭消毒,避免發炎。

    3、黃疸:生理性黃疸:出生後,新生兒開始用肺呼吸,多餘的紅細胞被破壞而產生過多的膽紅素。而其肝臟轉化排洩膽紅素的能力差,致使膽紅素在血中過多堆積所造成的。出生後2-3天發生,7天達到高峰,14天時基本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病理性黃疸:在嬰兒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膽紅素濃度高,持續時間比生理性黃疸長,面板或者鞏膜易見發黃,應就醫。

    4、出生15天后開始每天攝入400IU的維生素D。

    5、勤剪指甲,防止寶寶劃傷自己臉蛋。

    餵養:

    1、儘早開奶,讓新生兒儘早、持續地吮吸,有利於刺激乳汁分泌,是保證成功開奶的關鍵措施,且可充分利用初乳(分娩後7天內分泌的乳汁),使嬰兒獲得更多營養和健康益處。

    2、按需餵養,新生兒的胃容量很小,不宜喂得過飽,所以要採取少量多次的方式餵奶,8-12次左右。

    3、每次餵奶後需要拍嗝,餵奶後採用右側臥睡覺方式,預防吐奶、嗆奶。

    睡眠:

    1、這個階段的寶寶睡眠時間較長,同時也是發育最快的階段,基本上吃完奶後的時間都在睡覺,一般為16-20個小時。

    2、睡覺不需要枕頭,枕一塊毛巾即可,3個月內的寶寶都不需要枕頭。

    教育引導:

    1、嬰幼兒早期智慧主要體現在動手能力上。而這階段寶寶手是握著的,要幫助孩子伸開緊握的手指,同時要給寶寶觸覺上的刺激,比如洗完手,用粗布、毛巾、絲綢,擦手,給予不同的刺激(不要給寶寶戴手套、衣服袖子也不要過長)。

    2、0-3個月內通用訓練:早看黑白圖片,培養智力,距離眼鏡20釐米處,每週換一張照片,直至寶寶有反應。

    1-2月齡

    疫苗:

    接種第二次乙肝疫苗和第一次小兒麻痺疫苗。

    健康:

    寶寶出生42天以後,需要進行第一次體檢,這次體檢很重要,目的是為了檢測寶寶各方面的生長髮育情況是否正常。

    餵養:

    這個階段寶寶的胃容量變大,仍然按需餵養,每個乳房餵奶10—15分鐘,一天8-12次左右,間隔2-3小時喂一次,並逐漸養成規律性的按頓餵養的好習慣。

    睡眠:

    1、不需要枕頭,1-3個月內的寶寶睡眠總時長約為16個小時。

    2、不宜用搖晃的方法哄睡,影響腦部發育。如果需要哄睡,應保持搖晃幅度小、有規律且動作輕柔舒緩,10分鐘左右,也可以使用搖籃或者嘗試安撫奶嘴。

    教育引導:

    1、45天-3個月內寶寶按此訓練:可以訓練寶寶抬頭,每天兩次,每次10秒鐘,每次俯臥時間不宜超過一分鐘 。

    2、其他:參考3月內通用視覺、發音訓練。

    2-3月齡

    疫苗:

    第一次輪狀病毒疫苗。

    健康:

    1、滷門在此期間閉合。

    2、給寶寶做按摩,洗澡後做撫觸按摩,有效促進神經系統發育和鍛鍊寶寶的感覺系統(益智)。

    餵養:

    1、餵養次數可以稍微減少,8-10次,一天的奶量在700-900ml左右。

    2、在這個階段寶寶可能會出現厭奶的情況,但是精神狀態良好,一般會短的3、5天,長的半個月,爸爸媽媽不用擔心,不要強迫喝奶,可以採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幫助寶寶多喝奶。

    3、控制夜奶次數在2次左右,為後面斷夜奶做鋪墊。

    睡眠:

    1、這個階段寶寶視覺聽覺都發生明顯的進步,不再只滿足吃睡,可以上午、下午睡1-2次,晚上睡2個時間長一些的覺,培養規律作息。

    2、預防寶寶偏頭睡。

    教育引導:

    1、這個階段寶寶開始注意自己的小手,會吮吸手指和玩自己的小手,寶寶通過這種方式滿足口欲和安撫自己,家長不要制止,洗乾淨手即可。

    2、訓練寶寶大腦控制手的運動,有利於增強記憶力。練習抓、握、搖、捏等動作,刺激寶寶“夠物”行為發生,讓寶寶明白只有動手,才能拿到玩具,滿足興趣。

    3、其他:參考3月內通用抬頭、視覺、發音訓練。

    3-4月齡

    疫苗:

    3個月後接種第二次小兒麻痺疫苗和第一次百白破疫苗。

    健康:

    寶寶的視力還在發育過程中,不要過早地給寶寶看電視、電腦、手機等輻射較重的電子產品,週歲前一定要注意,時間最好控制在3分鐘內,電視距離2.5米以上。

    餵養:

    1、餵養次數可以稍微減少,7-9次,奶量增加,一天的奶量在800-1000ml左右。

    2、減少夜奶次數,在1-2次左右,並逐漸嘗試斷夜奶,不行也不要強制。

    睡眠:

    1、三個月後可以將毛巾折兩三次枕,高度1釐米左右即可。

    2、這個階段的寶寶一般來說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睡眠習慣,有些寶寶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都會睡上兩小時左右。部分嬰兒可以晚上可以連續睡5-6小時。

    教育引導:

    1、訓練寶寶視覺,準備純色的彩色圖片,教寶寶認識不同顏色。

    2、訓練寶寶嗅覺。

    3、寶寶游泳可增強免疫、肺活量,以及促進智力發育等。

    4、聽三字兒歌學發音。

    5、3-6個月前,繼續訓練“夠物”行為,並訓練雙手抓握、手眼口動作協調。

    4-5月齡

    疫苗:

    4個月後,接種第二次百白破疫苗。

    健康:

    1、4個月後,寶寶自身帶的鐵消耗得差不多,可以開始補鐵了,若是已新增輔食的寶寶,可以食用含鐵米粉。

    2、許多寶寶在4-7個月左右開始出牙了,要注意口腔衛生,給寶寶刷牙。有些寶寶會因為出牙帶來的疼痛出現厭奶現象,媽媽可以洗乾淨手後用手指輕輕摩擦寶寶的牙床,幫助緩解。

    3、寶寶出牙咬手的話,需要阻止,否則會影響出牙或牙齒排列不整齊,有縫隙。可用磨牙棒,或轉移寶寶注意力。

    餵養:

    1、餵養次數6-8次,奶量在800-1000ml左右。

    2、4個月後是寶寶新增輔食的最早階段,不可早於4個月,但是一切都要以寶寶的發育情況來判斷,如果寶寶同時出現對大人吃東西感興趣、訊號,媽媽可考慮新增輔食了,沒有必要拘泥於到底應不應該給寶寶新增輔食。

    3、新增輔食從泥狀、糊狀的食物開始,易於消化。第一口輔食可以是含鐵米粉,不要新增澱粉類食物,之後遵循“由一種到多種、由少量到多量、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的原則。

    睡眠:

    4-6個月的寶寶每天睡眠的總時長約14~15個小時,隨著月齡增加逐漸減少。這個時候的寶寶會開始慢慢養成正常作息時間,白天的睡眠時間會減少。

    教育引導:

    1、給寶寶聽兒歌,訓練寶寶發ma、ba等音。

    2、4-6個月時可以在寶寶玩耍的小床上懸掛一些寶寶伸手可及的、容易抓握、帶有聲響的玩具,這樣可以逗引寶寶向左右側轉或向前抓握玩具,訓練雙手抓握、手眼口動作協調能力,也要引導寶寶將玩具從一隻手轉換到另一隻手,還可以準備一些面巾紙讓寶寶撕,以培養手指的靈活性,並繼續訓練“夠物”行為。

    5-6月齡

    疫苗:

    接種第三次百白破疫苗。

    健康:

    5個月後晚上仍然無法入眠,不會自發微笑,需要關注是否是發育遲緩。

    餵養:

    1、餵養次數4-6次,奶量在7-800ml左右。

    2、夜奶可以考慮斷了,逐漸控制在1次,或者偶爾不喂夜奶。

    3、0-6個月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一般情況都不需要額外喝水,遇到天氣炎熱、運動過後、空調房中哭鬧後、腹瀉等情況可額外補充。

    睡眠:

    培養規律的睡眠。

    教育引導:

    1、這個時候寶寶可能會開始有點小脾氣,一定要逐漸引導,讓寶寶自己學會安靜下來。

  • 2 # 悠嘻丫丫

    我自己也才剛生完寶寶,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說說剛出生的寶寶應該注意的事項:

    1.寶寶出生後儘快開奶,因為母乳是寶寶最好最健康的食物,讓寶寶多吸兩邊的乳房,母乳才會根據寶寶的需求慢慢增加產量。注意讓寶寶側躺,若有吐奶或者殘餘的羊水便於排出,以免大人不注意,造成寶寶咳嗆或者更嚴重的生命危險。

    2.密切觀察寶寶是否有出現黃疸,判斷是病理性的原因還是生理性的問題。若是病理性的黃疸會在出生後24小時內越來越嚴重,這時候需要及時就醫。若是生理性的問題,一般出生後5到7天,黃疸值達到高峰,注意多吃多排,在半個月後會慢慢恢復正常。

    4.切忌將寶寶穿得過多或者蓋得過厚,新生兒比大人多穿一件就好,做好適當的保暖,儘量讓寶寶單獨蓋被子,不要和大人蓋同一床,大人一個翻身的動作就會讓寶寶睡得不踏實,若是不注意特別容易蓋到寶寶的臉和鼻子,造成生命危險。

    6.不要給寶寶綁腿,有一些老人家會給寶寶綁腿糾正腿形,這是萬萬不可以的。寶寶的腿因為在媽媽的肚子裡呈現蜷縮狀態,所以是彎的,隨著寶寶慢慢長大自然會變好,所以一定要避免這種行為。

    7.不要給寶寶把屎把尿,這對寶寶的脊椎發育傷害很大,紙尿褲這麼偉大的發明我們應該好好利用起來,不僅方便衛生,而且有利於寶寶保持私處的面板健康,寧願費點錢,也千萬不要去做傷害寶寶的事。

    8.剛出生的寶寶記得馬上就要打卡介苗和乙肝疫苗,乙肝需要打三針,接種疫苗的時間需要大人們自己記好,帶好相關證件準時到衛生院接種和體檢。

  • 3 # 媽咪加油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我娃剛出生時的日子。寶媽寶爸剛面對嬌嫩的新生寶寶時非常小心翼翼,還有些手足無措。其實不用太擔心,新生寶寶也很好照料的,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一、吃奶和拍嗝。新生寶寶大概每3個小時就要吃一次奶,建議按需餵養,寶寶餓了就給喂。喂完奶記得把寶寶抱起來拍拍嗝,防止吐奶。

    二、換尿布。小寶寶除了吃就是拉,吃得多拉的也多,所以也很容易得尿布疹。建議每次換好尿不溼後晾乾再塗上凡士林或護臀霜,防止紅屁股。注意換尿不溼時把頭的部位稍微墊高點,以防吐奶。

    三、臍帶護理。由於新生兒臍帶還沒脫落,所以每次洗澡時注意不要碰到臍帶,保持乾燥,自己也不要太多處理,最多碘伏消毒。讓它自然脫落就好了。穿衣服穿寬鬆開襟的那種,不要穿套頭的連體衣,容易碰到臍帶。

    四、指甲護理。新生兒的指甲也長的很快的,並且很容易抓傷自己。所以指甲長了就要及時修剪噢,用新生兒的指甲剪即可。

    大致需要注意的就這些了,新生兒主要就是吃拉睡,這些護理好就不用擔心啦。

  • 4 # 我在我這裡

    剛出生的寶寶特別是月子裡寶寶其實是很好照顧的,餓了吃,吃了睡,只要餵飽睡好就行,及時換紙尿褲,拉了就用溫水洗洗屁股,每天晚上睡覺前也洗洗屁屁,洗完塗上保護屁屁的護臀膏之類的,因為新生兒的面板是特別的嬌嫩的,一定要注意,不然很容易潰爛或長溼疹,有條件的話還要勤洗澡,洗澡的時候室內溫度要溫暖高些,水溫不能過高,有條件買個水溫表,保持在37到39度,也可以用手肘試。

    對了,剛出生幾天的話還要多注意孩子的面板,看看會不會有黃疸。

    不要穿的過厚,注意室內溫暖乾淨。

    還有寶媽不要相信什麼孩子哭了不要抱的理論,已經證實這是偽科學了,有時候哭了就是尋找安全感,如果放任不管,以後會更缺乏安全感。對於高需求的寶寶還是要多抱多關懷才有安全感。

  • 5 # 胖胖寶樂園

    剛剛出生的小嬰兒身體是非常嬌弱的,家長一定要給與自己的初生嬰兒無微不至的照料才能夠讓嬰兒順利的成長。很多初生嬰兒的父母都不知道應該如何照顧自己的初生嬰兒,本文將詳細介紹一下初生嬰兒怎樣照顧。

    1.嬰兒身上的汗液需要及時的擦拭。小嬰兒剛剛出生需要在溫暖的環境中才好,如果室內溫度比較高,那麼小嬰兒是非常容易出汗的,這樣父母就需要及時將小嬰兒身體上的汗液擦掉,不然小嬰兒可能會很容易感冒。

    2.學會了解小嬰兒的需要。媽媽剛剛生下寶寶,對寶寶的需求還是不太瞭解的,小寶寶不會說話,有了不舒適的情況只會啼哭,媽媽要在寶寶哭泣的時候及時尋找寶寶哭泣的原因,及時的做出應對,比如寶寶餓了就餵奶,寶寶大小便就需要及時清理。

    3.給小孩子舒適的睡眠環境。小寶寶剛生下來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覺的,媽媽一定要為寶寶創造出舒適的睡眠環境,如果睡眠環境不舒適,小寶寶會一直啼哭,不肯入睡,對小寶寶健康不利。

    4.保持規律的餵奶。小寶寶剛生下來大約需要兩三個小時就吃奶一次的,家長一定要及時的給與哺餵,讓小寶寶吃進去足夠的奶水,有利於寶寶成長。

    5.不要總是抱著嬰兒。小嬰兒生下來很多媽媽都喜歡抱著他,其實小嬰兒剛出生總是在睡覺,不要總是抱著他,不然會影響小嬰兒睡眠,甚至是造成小嬰兒身體出現變形。

  • 6 # 米粒麥粒

    我是兩個寶寶的媽媽咯,這個我最有發言權了,剛出生的健康寶寶,實際上是很好帶的,因為他們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哭,這個哭就代表了他們的不同需求,比如拉了,尿了,冷了,熱了等等,這個需要家長悉心照顧就可以了,另外剛出生的寶寶容易黃疸,只要不是病理的,要讓寶寶多吃多排,黃疸很快就退下去了,如果是病理的,就要及時就醫了。再有,新生兒黃疸可以晒太陽,讓寶寶側著小臉趴著,漏出脖子後背,也可以幫助退黃。寶寶醒來的時候,可以給寶寶做做撫觸,增強肌體感受能力,寶寶拉臭臭了,用溫水泡過的溼紙巾擦拭最好,方便柔軟,因為新生兒有胎便,比較粘稠,不好清理。寶寶剛出生,比較軟,抱起寶寶的時候,一定脫好脖子和腰背,不要大力搖晃,聽一點輕音樂會比較舒服。還有寶寶最好穿棉質衣服比較舒服,衣服襪子都不要緊。新生寶寶還容易吐奶,吃完一定輕輕放在大人肩膀,手掌摳起來,輕輕拍寶寶的背,拍出嗝,過個十來分鐘在當下即可,如果有時候塗買也沒關係,把奶擦拭乾淨,不完進到耳朵裡就好

  • 7 # 萌豆媽媽變形記

    寶寶剛出生需要護理的幾點

    1.打預防針。正常的足月兒出生24小時內需要注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這個醫院就會直接給你打,你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針眼碰水

    2.儘早開奶。母乳是寶寶最完美的口糧,出生以後要儘早開奶,這樣孩子和母親會慢慢建立情感聯結,對寶寶和母親的恢復都有好處。

    3.注意保暖。寶寶剛從肚子裡出來,它以前一直在恆溫的環境中生長,突然一下改變了外界溫度它的體溫調節能力還不成熟,所以要多穿一點。一般原則是比大人多穿一到兩件。

    4.注意觀察排便。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要排胎便,一般是黑色或者深綠色,粘稠質地。要注意觀察。如果超過24小時不排便要注意告訴醫生,以排除其他病變。

    5.臍帶的護理。寶寶臍帶斷端24小時內不能沾水,24小時以後如果肚臍沾溼了需要用幹棉籤擦乾,再用絡合碘消毒兩次。

    每天要消毒,平時要保持臍帶部位乾爽,臍帶不要包在紙尿褲裡,以防不透氣,引起感染。

  • 8 # 活蹦亂跳小松噓

    如何帶好剛出生的寶寶

    新生嬰兒最好的食物是母乳,尤其是初乳對於小孩的免疫功能有很重要的意義的,如果沒有母乳的話,可以考慮使用正規的新生兒使用的配方奶粉。剛出生的嬰兒在一個月內主要就是吃、睡,這個時候哭的話,先看看是不是拉了、尿了。如果都不是,那很可能就是餓了,餵奶就是了。如果是喂的奶粉,注意按時喂,慢慢就形成餵養習慣了,可以2、3個小時喂一次,具體喝多少根據孩子的情況而定。

    怎麼給寶寶餵奶

    剛出生的寶寶骨頭很軟,注意動作要輕柔,抱寶寶的時候一手託著頸部和寶寶的頭,一手託屁股。餵奶的時候注意不要讓乳房堵住寶寶的鼻子,妨礙呼吸。嬰兒吃飽了會容易吐奶,注意每次寶寶吃飽後,抱起來,把他的身體豎直,記得託牢寶寶的頭,輕拍後背二三十分鐘,等寶寶嗝打出來再放下去。

    所以說,各位寶媽們首先要保證寶寶的母乳攝入,母乳是其最好的營養品。其次,還是建議各位寶媽們諮詢一下醫生或者有經驗的婦女的意見,因為了解寶寶在成長期間的各種需求是需要經驗的。媽媽們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就會慢慢理解寶寶的小動作是什麼意思的哦!

    喜歡的玩具或者家有寶寶的小夥伴,還可以關注一檔叫【阿哦玩具】的視訊節目哦。節目介紹各種有趣的玩具,並且用玩具對戰、過家家、做手工,挖掘玩具的各種玩法,同時也通過玩具和孩子們做朋友,非常的贊。

  • 9 # 湖南醫聊

    新生兒是一家人的希望,相信對於新生的小生命,每一個家庭都格外重視,因此小寶寶只要有一點特殊的表現,都會引起家長的關注和重視,甚至會引發擔憂。

    其實新生兒有些“特殊表現”是正常的。

    湖南旺旺醫院NICU下面就列舉3種寶媽們經常諮詢的問題,來向家長們介紹新生兒的3種“特殊表現”的原因和處理方式。

    問題一:

    “我在給寶寶患紙尿褲時,尿片上有少量紅色分泌物,連續有兩天都是這樣,不知道要怎麼處理。”

    這就是新生兒期大部分女寶寶的一個特殊表現,假月經。

    主要是有些女嬰由於受母體內雌激素的影響,出生後1周內可出現大陰脣輕度腫脹,或陰道流出少量粘液及血性分泌物,2-3天即消失,有的會持續一週,由於出血量很少一般不做處理。

    平時寶媽們可以用消毒紗布或者棉籤輕輕拭去,但不能區域性貼敷料或者敷藥,這樣反而會引起刺激和感染。如果出現2周仍存在假月經,女嬰陰道出血量過多,持續時間長,建議到兒科門診就診。

    問題二:

    “我們家老人說小寶寶出生後要去擠乳頭,我也感覺寶寶乳房腫大,到底要不要擠?”

    這個現象是乳房腫大,是由於新生兒由於受母體內雌激素、孕激素、生乳素和縮宮素的影響,部分新生兒無論男女都可以出現乳房腫脹的情況,有的還會分泌乳汁,2-3周後可自然消退。

    如果發現寶寶有乳房腫大的情況時,家長不可用手去擠乳頭,有可能會引起乳腺組織發炎。

    如果寶寶乳房腫大、泌乳的同時伴有乳房處皮膚髮紅、腫脹,觸之寶寶即哭鬧,那麼就要立即來醫院就診排除乳腺炎。

    問題三:

    “我寶寶看上去面板黃,測了黃疸醫生說在正常範圍內,不知道要不要住院照藍光。”

    這個現象是生理性黃疸,由於肝內葡萄糖醛醯轉移酶不足及出生後大量紅細胞破壞,大多數寶寶生後2-3天開始出現面板、鞏膜黃染,4-5天達到高峰,足月兒7-10天消退,早產兒可延長至2-4周消退,一般無需處理。

    同時,家長可以每天觀察面板黃染情況或者來醫院做經皮膽紅素測定,觀察寶寶有無拒奶,睡眠差,精神萎靡等神經系統反應。

    一旦出現面板黃染加重或超過上述標準或有神經系統症狀,要及時就醫排除病理性黃疸。

    問題四:

    “我感覺我寶寶每次拉尿尿的時候就會哭,不知道是哪裡不舒服,解開紙尿褲時。尿道口上會有些許粉紅色粉末狀印跡。”

    這個現象是尿液中尿酸鹽沉積的顏色,主要與小兒體內尿酸鹽排洩增加以及尿量少有關,加之生後血液中的細胞生理性地破壞較多,使血液中尿酸增多,多數出現於生後2-5天並於排尿時啼哭,並見尿液染紅尿布;

    隨著患兒日齡增加和足夠奶量的補充數天後消失,無需特殊處理。如果一週後此現象無改善可考慮來醫院就診排除其他泌尿系疾病。

    問題五:

    “為什麼我們家寶寶每次吃完奶總會吐一點出來,每次喂完奶拍背打嗝了,也豎著抱了一會。”

    這個現象是嘔吐也就是溢奶,部分正常新生兒在最初幾次哺乳時常出現嘔吐現象,總是從口角溢位來,原因是寶寶的胃容量比較小,胃壁肌肉和神經發育不成熟,胃呈水平位。

    如果直接放下來,尤其是寶寶在動,很容易就會流出來,建議豎著多抱一會兒,吃完奶拍拍嗝,適應幾天後便會緩解。

    除此之外,還有3種情況也是新生兒比較常見的情況。

    生理性的體重下降,也是俗稱的體重縮水,出生後2-4天,由於大小便、面板及呼吸水分的蒸發,出現體重下降,平均比出生時下降6%-9%,一般4天后開始回升,7-10天恢復到出生時體重,以後體重逐漸增加。

    寶媽們只要按需餵養,注意觀察寶寶吃奶好睡眠充足即可,若寶寶出現吃奶差,睡眠差,面板彈性差,體重明顯不增長就需要來醫院看診排除有無營養不良等情況。

    臍疝,就是肚臍眼鼓出來比較明顯,是腹腔臟器由臍環處向外突出到皮下形成臍疝。

    “臍疝”或大或小,內容物可以是腸端或大網膜。

    臍疝突起或還納時,小兒均無痛苦,也不易發生嵌頓。臍疝較小者多能自愈,少有併發症;疝囊較大,哭鬧時突出明顯者,多於1歲內疝環逐漸縮小至閉合;

    小於2歲暫不處理,大於2歲未閉合,考慮手術,直徑大於50px,建議早期手術修補。

    鞘膜積液,先天性鞘膜積液往往在新生兒終末期發生,一般情況下為陰囊或精索部位囊性腫物,陰囊面板正常,平臥位可完全消失,以後逐漸增大而被發現,多為單側性,多為卵圓形,不伴有腹股溝疝,張力大,透光試驗陽性,一般1歲以前有自愈可能。本症一般與腹股溝斜疝及睪丸腫瘤鑑別,必要時可來醫院就診。

    湖南旺旺醫院新生兒科彭君娥醫生提醒家長們,對寶寶正常的生理現象要有所瞭解,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呵護寶寶茁壯健康的成長。

  • 10 # 阿斌小戈戈

      把你剛出生幾天的小寶寶從醫院接回家,在喜悅的同時,你卻發現照顧寶寶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在最初的一週裡,更是讓你手忙腳亂,心情沒那麼好。

      做好寶寶的基本照顧

      ●室內溫度:寶寶在適合的溫度下,能降低為了維持體溫而喪失的能量,而將吸收的能量用在成長上,因此調整適當的溫度對小寶寶是很重要的。對新生兒來說,室內溫度應維持在26℃左右,並保持空氣流通。溼度最好也能控制在50%左右。

      ●衣服:小寶寶很容易流汗,內衣的材質以輕軟易吸汗的棉布為佳。外衣則以小寶寶能夠自由活動為主。由於新生兒四肢蜷曲,手臂彎曲在衣袖內,所以衣服的袖子要做得稍大些。連腳褲要寬鬆,足夠寶寶伸直腿。不要用過緊的鬆緊帶束系,以防影響胸廓發育。各種衣褲都要準備三四套,便於更換。此外,還須準備幾條大、小不一的毛巾被,包巾。

      ●體溫:新生兒體溫調節能力差,容易隨環境溫度變化而升降,一般在36~37℃。媽媽要多關注寶寶的體溫變化,每兩三天測量一次,並注意室內溫度和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服。小寶寶若是活動力變差、不吃、躁動不安、嗜睡或身體摸起來熱熱的,就要及時測量寶寶的體溫,一般以耳溫或腋溫為佳。

      ●尿布:小寶寶一天約6~8次小便,大便2~10次。若有大小便最好馬上換尿布。但是若是剛吃完奶就換尿布,小寶寶常因此而漾奶。因此建議在吃奶前換尿布,如此也可讓小寶寶在舒適的環境下喝奶。一個寶寶一晝夜需要20塊左右的尿布。

      另外,溼紙巾也是必備品。新生兒開始排便時每天3~4次,滿月以後漸漸改為每天1~2次。如果每天大便次數增多且有臭味,又有黏性或膿樣的大便出現,應儘快去醫院診治。

      ●洗澡用品:寶寶洗澡專用的小浴盆、洗澡和洗頭的小毛巾、無淚洗髮精、沐浴液或嬰兒皁、潤膚露等。洗澡應安排在小寶寶吃奶前1~2個小時左右,以免發生吐奶。

      新生兒應在5~10分鐘內洗完澡,隨著長大可以逐漸加長洗澡時間,但是時間不能太長,並注意洗澡間及洗澡水的溫度。室溫無法保證的家庭建議給寶寶擦洗時不要將衣服都脫光,可上、下身分開洗。

      大部分7天內的新生寶寶臍帶還沒有脫落,因此,不能將全身浸泡在水中洗澡,而是應當將上下身分開來洗。護理者應剪去指甲,以免傷到寶寶。

      如何護理新生寶寶未脫落的臍帶?

      ◆剛出生的小寶寶,臍窩裡經常有分泌物,分泌物乾燥後,會使臍窩和臍帶的根部發生粘連,不容易清潔,臍窩裡可能會出現膿液。所以,要徹底清潔小臍窩,方法是:每天用棉籤蘸上75%的酒精,一隻手輕輕提起臍帶的結紮線,另一隻手用酒精棉籤仔細在臍窩和臍帶根部細細擦拭,使臍帶不再與臍窩粘連。隨後,再用新的酒精棉籤從臍窩中心向外轉圈擦拭。清潔後別忘記把提過的結紮線也用酒精消消毒。

      ◆臍帶不需要包紮,但要保持乾燥,寶寶衣服可以反折到肚臍上,尿褲可蓋住臍帶。紙尿褲大小要適當,勿使尿褲的腰際剛好在臍帶根部,這樣在寶寶活動時易摩擦到臍帶根部,導致破皮發紅,甚至出血。

      ◆即將脫落的臍帶及臍帶眼處,偶爾會有發臭並有少許黃色分泌物,應持續給予寶寶臍帶護理,並保持乾燥。若情況末改善或有發炎現象(紅、腫、分泌物流出等),應即刻就醫。此外,當男寶寶包尿布時,應將小雞雞朝下,以防臍帶碰到尿液,造成臍帶發炎。

      ◆臍帶依寶寶情況不同,大約出生後1~2週會脫落。脫落後會有一點點出血,可以繼續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直到乾燥為止。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通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江、武松、魯智深、林沖等《水滸傳》主角按照中國現行法律可以判什麼罪?各判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