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汽車圈裡人
-
2 # 58度
是的還有其他原因。
電動汽車誕生比燃油汽車還要早幾十年,可隨著技術的發展,燃油車技術壯大,電動車消失了近百年。直到有一家叫特斯拉的公司,把電動車帶入大家視野。
特斯拉的成功源於客戶不一樣用車體驗,比如效能的體驗與智慧化自動輔助駕駛。
把大家對電動車認知中一兩百的續航,做到了五六百。把想象中充電可能需要十幾個小時,縮減到了四十分鐘,甚至很快實現二十分鐘充滿。
選擇特斯拉是因為他在使用者心中建立了標準,建立了先行先知先入為主的印象。的確特斯拉在美國已經積累了,自動駕駛龐大資料庫。中國產汽車剛來這個無法抄襲也無法購買。特斯拉在電控管理能力研發時間投入擺在這裡,他已經做到五六百續航,我們還在突破兩三百實際續航標三四百。差距的確存在。
有這樣的差距,也為中國產車發展指明方向,努力吧少年。
一個汽車主機廠的技術人員回答您這個問題,
首先買特斯拉的車主喜歡特斯拉的造型、內飾設計,對它的電池管理系統可靠性感覺信服,這是第一位的,
然後他得買得起,動輒四五十萬,甚至百萬的售價讓一般的新能源汽車愛好者望而卻步,到現在中國產以後最便宜也得30萬的預算,他的消費群體跟中國產電動車是不一樣的,特斯拉就像手機中的蘋果手機,它是無敵的存在,它對汽車的設計和座艙佈局有一種顛覆的感覺。
再講中國產電動車,中國產電動車都是哪些人買了?低端的被婦女和老年人買了,高階的被運營公司搞租賃買去了,還有滴滴司機買去了,早幾年就存在全國各地當地政府支援新能源發展,要求打車平臺的車輛全部換為新能源汽車,軸距,續航都有要求,導致十幾萬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暴漲,在這之前基本都是微型電動車銷量大,從這可以看出中國產電動車的消費純屬代步和商業營運,對價格比較敏感,對產品造型和效能沒有太大的要求,跟特斯拉的車主有很大差別的。
特斯拉車主對於產品的造型、效能要求較高,以他們的財力完全可以挑好車買,而中國產的新能源汽車效能好的比較少,都是電池廠配套出來的,自己的技術不多,這是效能方面,還有外觀造型方面,一個正向研發的車型需要3年以上的週期開發,中國產電動車廠家為了拿國家補貼,儘快賣車,都是拿汽油車的車殼進行改造的,所以在設計造型方面沒有多大創新,只是發動機換上電池而已,沒有太多吸引人的地方,所以不能搶到特斯拉之類高階消費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