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略有所悟
-
2 # 玩古董的趙半仙
第一種途徑,早期的太監宮女偷盜出宮倒賣換錢。
第二種途徑,宮廷賞賜。
第三種途徑,清王朝被推翻以後,各路王公大臣,滿清遺老,太監宮女分或者偷盜了一些。
第四種途徑,英法聯軍、八國聯軍劫掠一部分,這期間有一部分華人也趁機進了皇宮拿了一些東西,後來慈禧太后回京,曾經追查過此事,怕被追究,磨掉官窯款識,流傳下來。
-
3 # 慎德堂主
據清宮檔案記載,在光緒十五年,清宮藏琺琅彩48O件左右。在國寶南遷後全部啟運臺北故宮,在大陸留下的都是殘器,(詳見《臺北故宮》釉彩千年部分)。現在故宮博物院的琺琅彩大都來自民間,(包括私人捐贈),是由當時設立的文物收購部門回收而來,基本上幾十元錢,是當粉彩看待撿的大漏。民間琺琅彩大多來自清東陵乾隆和慈禧墓的盜墓,孫殿英四處運作送珠寶並沒有被責罰,最後不了了之。1860年和1900年八國聯軍和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和園明園也是造成了大量珍貴文物的流失,但現行的《文物法》設立於解放後,無法追究民國時的各種違法問題。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北京琉璃廠古玩店的幕後老闆一部分是清朝的遺老遺少做後臺,或是清宮的太監暗地送貨,這就使
-
4 # 觀察員988
清宮檔案將琺琅彩造了多少件,收藏多少件記述一清二楚,1949年後都收藏兩岸故宮,瀋陽故宮,天津博物館,拍賣會民奸的全是偽品。
-
5 # 皇城東子哥
琺琅彩採用的是進口材料,近代已經斷檔或失傳。在清代,琺琅彩瓷的製作需經過皇帝對式樣和數量的欽定,由內務府管轄的窯廠在北京把景德鎮特製並呈送的白胎進行繪畫和燒製,數量很少,都入內務府活計檔。因此,真正的琺琅彩的數量是很少的,但在宮中基本儲存完好。隨著清朝的滅亡,琺琅彩瓷有流向民間的情況,但數量就會更少。因此對於在市面上出現的琺琅彩瓷應加以仔細甄別,沒有清宮檔案記錄甚至不合制式的就必須探究、確定其出處,否則存弊的風險很大。
外不外傳只是相對的,皇帝高興了就賞賜,比如年羹堯,比如哪個愛妃,他們再帶回孃家等等,所以,民間有,拍賣會上有並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