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前期,由於國力強盛、威服海內,周邊政權敬畏大唐威勢、傾慕華夏文化,紛紛進獻禮物,請求與唐朝聯姻。這一時期和親的公主受到禮遇和尊重,她們因此多能運用自己的地位與才幹,促進雙方的友好與交流,並逐漸以先進的中華文化薰陶、改變其他民族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等。這其中,和親吐蕃的文成公主最為聲名卓著。
唐太宗貞觀時期,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遣使臣向唐朝請求和親。貞觀十四年(640),唐朝將宗室女文成公主許嫁松贊干布。次年,文成公主進藏與松贊干布成婚。公主受到了極高禮遇與尊重,松贊干布親自出迎數百里,並專為公主築造一城及宮室讓她居住。
上圖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
文成公主從唐朝帶去了大量的珍寶、器皿、紡織品、藥物、谷種、蠶種、樂器、書籍等,還有一批手工業工匠和樂工。入藏後,公主不喜赭面習俗,松贊干布便命令華人暫且停罷,同時脫氈裘、換紈綺,漸慕華風。吐蕃又派遣貴族子弟到長安進入國學學習詩書,並向唐朝求取蠶種,敦請派遣釀酒、碾碹、紙墨工匠。
上圖文成公主廟,位於青海省玉樹
在文成公主的影響下,吐蕃人漸漸學習了不少漢族的科技文化,學會了使用新農具和種植方法,學會了養蠶、紡織、冶金、製陶、碾米、釀酒、制墨、造紙等手工業技術,改進了曆法,還逐漸改變了住帳篷、穿氈裘等生活習俗。唐人陳陶《隴西行》詩讚道:“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
上圖綠度母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由於她對漢、藏兩族的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做出的重大歷史貢獻,她贏得了人們的景仰、尊敬,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傑出婦女人物之一。至今,拉薩大昭寺內還保留著公主和松贊干布的塑像,她從長安帶到吐蕃的釋迦牟尼像也仍供奉在大昭寺內。在藏傳佛教中,她被認作綠度母的化身。她在後世的被神化,反映了藏族民眾對於她的崇敬與愛戴。
唐朝前期,由於國力強盛、威服海內,周邊政權敬畏大唐威勢、傾慕華夏文化,紛紛進獻禮物,請求與唐朝聯姻。這一時期和親的公主受到禮遇和尊重,她們因此多能運用自己的地位與才幹,促進雙方的友好與交流,並逐漸以先進的中華文化薰陶、改變其他民族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等。這其中,和親吐蕃的文成公主最為聲名卓著。
唐太宗貞觀時期,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遣使臣向唐朝請求和親。貞觀十四年(640),唐朝將宗室女文成公主許嫁松贊干布。次年,文成公主進藏與松贊干布成婚。公主受到了極高禮遇與尊重,松贊干布親自出迎數百里,並專為公主築造一城及宮室讓她居住。
上圖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
文成公主從唐朝帶去了大量的珍寶、器皿、紡織品、藥物、谷種、蠶種、樂器、書籍等,還有一批手工業工匠和樂工。入藏後,公主不喜赭面習俗,松贊干布便命令華人暫且停罷,同時脫氈裘、換紈綺,漸慕華風。吐蕃又派遣貴族子弟到長安進入國學學習詩書,並向唐朝求取蠶種,敦請派遣釀酒、碾碹、紙墨工匠。
上圖文成公主廟,位於青海省玉樹
在文成公主的影響下,吐蕃人漸漸學習了不少漢族的科技文化,學會了使用新農具和種植方法,學會了養蠶、紡織、冶金、製陶、碾米、釀酒、制墨、造紙等手工業技術,改進了曆法,還逐漸改變了住帳篷、穿氈裘等生活習俗。唐人陳陶《隴西行》詩讚道:“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
上圖綠度母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由於她對漢、藏兩族的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做出的重大歷史貢獻,她贏得了人們的景仰、尊敬,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傑出婦女人物之一。至今,拉薩大昭寺內還保留著公主和松贊干布的塑像,她從長安帶到吐蕃的釋迦牟尼像也仍供奉在大昭寺內。在藏傳佛教中,她被認作綠度母的化身。她在後世的被神化,反映了藏族民眾對於她的崇敬與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