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落辰落櫻
-
2 # 史曉生
明朝大型親情類節目--“侄子去哪兒了”正式開播,參與嘉賓有明成祖朱棣、建文帝朱允炆以及若干手持刀槍劍戟的工作人員。節目一經播出,吸引了大量的觀眾觀看,節目中朱棣所表現出來的“濃濃叔侄情”讓無數觀眾為之落淚。節目的最後,主角建文帝朱允炆果然不負眾望,被“消失”了。
扯個玩笑,進入正題。歷來對於明朝歷史上最大的懸案之一: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充滿了各類猜測,一說出家為僧;二說遠渡重洋;還有一說早已死於非命,諸如此類的各種猜測,比比皆是。但沒有一個能夠證據確鑿的說明建文帝的準確下落。直到明朝滅亡,也沒有定論,使之成為一個懸案。
朱允炆是如何失蹤的?眾所周知,朱允炆是朱元璋的親孫子,懿文太子朱標的長子,本來按照順位繼承,這天下也應該是他的,奈何自己的父親死的太早,自己又根基不穩,最終僅僅在皇位上待了四年,就被自己的叔叔朱棣舉兵造反,最終在南京被趕下皇位。
南京城破之時,朱棣沒有第一時間進入皇宮,意為自己這個侄子留點時間,主動讓位,卻沒想到自己這個懦弱的額侄子這次也十分剛烈,竟然放火燒了皇宮。待到朱棣慌忙趕過去,只看到兩具燒焦的屍體,無奈之下,只得向天下宣佈,建文帝與其皇后,自焚而死。
但這兩具屍體並不是朱允炆夫婦的,這在《明史》中有相關記載,朱棣自己也知道不是,詢問之下,無人回答。牽涉到登基,就將此事暫放一邊。朱允炆既不自殺也不退位,但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究竟去哪裡了呢?
朱棣尋找朱允炆所做的措施建文帝真的死了嗎?這是朱棣自登基後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如果死了還好,自己無非被上一個逼死君主的罪名,就怕這樣不知死活,下落失蹤。畢竟朱允炆在名義上是合法的皇帝,萬一他哪一天蹦出來,在地方上號召大臣勤王,那麼自己就十分尷尬了。
因此,朱棣安排人去尋找朱允炆,但找來找去,卻一無所獲。為何一無所獲呢?首先這個人不能公開尋找,比如登尋人啟事之類,其次不能上通緝令,更重要的是,還不能公開的尋找,如果這樣,就告訴天下人,這朱允炆還活著,那麼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就會蠢蠢欲動。
於是,朱棣安排了兩條線去尋找朱允炆,一條明線一條暗線。其路線也不同,一個是內地一個是海外,這兩個人的名字,一個叫做胡濙,另一個叫做鄭和。
鄭和的故事很多人都很熟悉,數次下西洋,其所形成的明朝外交偉大壯舉也是由於這個偶然的額原因形成的。但對於胡濙,很多人不太瞭解。
胡濙這一走,就是十幾年,他“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查建文帝安在”,這期間就連自己母親去世都沒有回來,而是繼續自己的工作,無數次的風餐露宿和探尋隱祕,最終在十六年後,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朱允炆的下落永樂二十一年,正在北征的朱棣在某個深夜接見了多年未見的胡濙,胡濙的歸來,自然是帶著重要的訊息而來,不然他還沒有膽子半夜跑回來和朱棣只是簡單聊天。在經過直到天亮的彙報後,胡濙退下,對於問題的答案,朱棣顯然是已經比較滿意。
關於朱棣和胡濙的對話,歷史中沒有記載,這只是他們兩個人的對話。但是從各種資料分析,朱允炆的下落怕是已經得到確認,並且胡濙還見到了朱允炆本人,並進行了對話,因此才能與朱棣溝通如此之久。(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釋)。
至此之後,朱棣對於朱允炆的追蹤,放下了節奏。而藏匿在民間的那個建文帝,也默默的看著這個曾屬於他的帝國,悄然老去,化為塵土。
結語:歷史留給後人有無限的猜測空間,但對於史料上沒有明確表示的事情,作為我們也不能武斷的做出結論。但從很多史料分析,朱棣對於他這個大侄子,已經放下,轉而投入到帝國的統治中去了。
-
3 # 饞貓歷史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其實是一個偽問題。因為他到哪裡去了已經一點都不重要了。無論他是真的已經葬身火海還是喬裝逃出了京城,他都已經死了——退出了歷史舞臺!
關於朱允炆的生死,這個問題的歷史脈絡是非常清晰的。朱棣打進京城的時候,宮中一片火海,有一些屍體被燒焦了。於是朱棣在第一時間就宣佈朱允炆葬身火海了——死了。
但是很多人不相信,哪些人不相信呢?當然主要是一些建文舊臣和不認可朱棣的人了。你憑什麼說燒焦了的屍體當中有朱允炆啊?你沒有更多的證據嘛。屍體燒焦了,誰都認不出了,你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這當然就給那些仍然忠於建文帝的舊臣一線希望了。所以當時就有傳言說朱允炆其實並沒有死。
這個問題就這樣留下來了。連《明史》上都僅僅是說“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沒有指明他是死是活。但是這是當時人關心的問題。現在為什麼還有人關心這樣的問題?您可以去想一想,這個問題無非是兩種答案:死了或者沒死。無論是哪一種,他對歷史程序都已經沒有絲毫的影響了。歷史的長河當中都已經沒有了他的位置。
我們可以退一萬步講,就算朱棣打進城的那一刻他真的有幸逃走了,又有什麼意義呢?沒有了政治生命的朱允炆不過是萬千的普通民眾之一,歷史也沒有給他留下哪怕一丁點痕跡。他只能作為農民甲或者和尚乙存在,這還是朱允炆嗎?這樣的農民或者和尚在中國何止千千萬,又有誰去關心過他們的生死呢?
所以我認為,歷史其實已經給出了很清晰的答案,那就是建文帝已經死了。皇位是朱棣及其子孫的了。
當然,如果從證據的角度來講,兩種答案都證據不足。正反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難以得到確鑿的證據了。
-
4 # 九魚亭
建文帝去了哪裡?
朱棣攻破南京城後,就包圍了皇宮,主要就是為了抓住建文帝,或者乾脆殺掉建文帝,防止建文帝逃跑,實際上就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靖難戰爭的唯一目的就是奪取皇權,要奪取皇權就必須除掉建文帝,死了當然最好,活著的話就會把牢底坐穿。但朱棣終歸在皇宮沒有找到建文帝,朱棣首先對外宣佈建文帝已經自焚而亡,暗地中則派鄭和、胡濙去尋找建文帝。
從此看出,建文帝應該是逃走了,八成還存活於世,而朱棣最怕的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另立山頭,畢竟當時建文帝才是合法的繼承人,他朱棣是奪權,名不正言不順,所以朱棣沒有找到建文帝,十分懊悔。
就好比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掉李建成、李元吉之後,還到了太子府、齊王府,將其兒子們全部斬殺,斬草需要除根,這基本上就是政變的統一流程,如果放任其子女存活於世,對於當權者就是個威脅。
其次,建文帝在哪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建文帝並沒有另立山頭,也沒有再和朱棣對立,換言之,建文帝選擇了妥協。建文帝的權力慾不大,且能力十分有限,或許建文帝想通了,或者他出家之後悟透了生死,況且朱棣這皇帝做得也不錯,所以建文帝也不想牽扯到皇權的爭鬥中。
朱棣為何沒有找到他?朱棣先後派出胡濙、鄭和去尋找建文帝,當然了,以朱棣的皇帝身份,找建文帝絕對不可能只有兩人,他還有錦衣衛、還有東廠,這些特務機關也同樣會留意建文帝的下落。
只是明朝版圖很大,在永樂年間,大明的國土面積達到997萬平方公里,如此廣袤的地域,想找個人,堪比海底撈針。如果建文帝選擇出家或者隱藏起來,或者換個身份、名字,找起來就更加困難。
因為朱棣已經對外宣佈建文帝已經自焚身亡,所以他就不能大巷旗鼓地找尋,於是大量資源無法呼叫,也就增加了尋找的時間和難度,也降低了成功的機率。
按照當時明代的刑偵水平,他們沒有滿街的攝像頭、沒有影象識別系統、沒有GPS,沒有手機定位,在全國範圍內找個人太難了。猜測來看,當時找人的手段主要通過關係。美國心理學家曾提出一個理論,叫做“六度空間理論”,意思就是你和陌生人之間只隔著六個人。
大致的意思就是A認識B,B認識C,C認識D,D認識E,E認識F,F認識G,最多通過六個人,就能找到你想找那個人,這理論或許沒錯,但實際上對朱棣尋找建文帝沒有太大意義。
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一個朱允炆,這並非易事。胡濙“漏下四鼓乃出”,很可能說明他找到了建文帝,這也並非不可能。在我看來,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為時間已經到了永樂二十一年,如果建文帝要“振臂一呼”,也不用等二十一年吧。就算胡濙找不到建文帝,建文帝也威脅不到朱棣的皇權。
-
5 # 歷史飛揚
建文帝的下落為何如此歧異?
首先,據《明太宗實錄》記載:“上(即朱棣)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屍於火,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來為扶翼爾為善,爾竟不諒,而遽至此乎?…… 壬申,備禮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輟朝三日。”按實錄記載,建文帝已被燒死,還得到了禮葬。可是有誰見過殯葬之禮?建文帝的墳墓又在何處?只能說明這官方的實錄它只是代表了官方的利益,正式的宣佈其在大火中喪生。如果建文帝有活著的可能性,那麼當時的燕王朱棣稱帝便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只有官方宣佈建文帝已逝,朱棣才能名正言順的坐穩他的皇位。按情理來說,朱棣可以給建文帝建個墓掩人耳目了事,但是他連自己都騙不了,更別說發喪建墓了。所以,這實錄它本身就不實,這才使得民間出現那麼多謠言。
其次,在建文帝下落不明三百年後,由清代張廷玉主持編寫的《明史》對建文帝下落的記載更為離奇,《明史》記載:“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納燕兵,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雲帝由地道出亡。”寥寥數語,我們可以得出關於建文帝蹤跡的三個矛盾說法:一不知所終、二焚死、三由地道出亡。《明史》向來以體例嚴謹,敘事縝密著稱,當時參與編修的都是飽含學識的名士,其在修著時蒐集了大量的官私史料,經過了認真的分析研究,但是在這部正史之中,我們對建文帝的蹤跡依舊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關於建文帝的傳說?幾百年前的南京宮在那場大火中已然灰飛煙滅,但是人們對於建文帝下落的追尋依舊沒有停止。對於許多人來說這場追尋已經開始遠離史學或學術的領域,慢慢的成了一種純粹的感情牽掛。
當時建文年間的施政舉措曾被明朝人稱為“四載寬政解嚴霜”,相比起洪武時期嚴酷的統治方式,建文新政就像是冬日裡的Sunny溫暖人間。建文年間,社會安定,民風淳厚,一時士大夫崇尚禮義,百姓安於生業,家給人足,外戶不闔,路不拾遺,很少有人犯法。而燕師進京時主打“恢復祖制”的口號,相比起建文帝的儒家仁政,洪武時期的專制暴政對於天下民眾來說是難以接受的。於是“燕師至日,哭聲震天,而諸臣或死或遁,幾空朝署。蓋不幸自古失國者,未有得臣民之心若此者矣”。所以,對於這樣一個備受臣民百姓愛戴的明君,人們當然是不希望他死於那場大火之中的,所以關於建文帝出亡的傳說就普遍的得到了民眾的多數認可,併產生了一系列關於建文帝出亡的傳說。
認準飛揚的專屬logo,點關注,不迷路!
-
6 # 鐵馬冰河wu
前言
《明史》載:1399年6月,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大興“靖難”之師,經4年苦戰,燕軍以破竹之勢,於1402年6月3日誓師強渡長江天險。渡江登陸一戰,明守軍稍事抵抗即全線崩潰。燕軍順勢攻克鎮江等地,使南京成為一座沒有依託的孤城。燕軍圍城時,屢遭兵敗、被建文帝朱允炆免罪不殺的曹國公李景隆開啟金川門,跪迎燕王入城。彼時南京守軍尚有20餘萬,均棄械投降。朱棣一舉佔據了明都南京,從侄兒朱允炆的手中奪過了皇位。
建文帝生死成謎就在燕軍魚貫入城時,建文帝在宮中放起了大火,馬皇后帶著7歲的太子焚身於火。建文帝正欲拔劍自剄,一說翰林編修程濟等大臣救護並勸說, 隨後護持他從暗道逃逸;另一說朱棣入宮後,命軍士到處搜捕建文帝,最後在一片灰燼中發現一具被燒得烏焦巴弓、殘缺不全、面目難辨的遺骸,有宮人告訴朱棣,說這就是建文帝。問題來了:朱棣進城時,建文帝究竟是從暗道裡潛逃,還是死於那場驚天大火中?簡而言之,建文帝的下落到底如何呢?
自焚說建文帝的最終下落,是“明史”的一大謎團。對於這個撲朔迷離的歷史事件,史界一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至今沒有定論。
永樂年間纂修的《明實錄》說建文帝“已焚死”,清代編寫的《明史》中也對朱允炆以“焚死”蓋棺定論。
清代學者王鴻緒在其所著《明史稿》中,花了大量篇幅專門論述建文帝必定自焚,還對建文帝在位時所作所為深表遺憾。王鴻緒認為,建文帝朱允炆“虐殺宗藩,自遭眾棄,勢窮力竭,而後一死了之”。若真是這樣的話,建文帝的確是自焚無疑了。
遁逃說然而,還有許多人認為建文帝在南京城破時並沒有投身烈焰中,而是在一批心腹大臣的掩護下逃匿出亡了。
朱棣的心病《明史·姚廣孝傳》中記載了一段引人遐思的史料:“(朱棣謀臣姚廣孝,法名道衍和尚)十六年三月入覲, 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廣壽寺,車駕臨視者再,語甚歡,賜以金唾壺,問所欲言,廣孝曰:‘僧溥洽系久,願赦之’。溥洽者,建文帝主錄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為僧遁去,溥洽知狀,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給事中胡濙等遍尋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餘年,至是帝以廣孝言,即命出之”。
《明史·胡濙傳》中也有一段頗具神祕色彩的記載:“惠帝(南明時追封朱允炆廟號惠宗)之崩於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之,帝疑之”。朱棣聽到了許多朱允炆不死傳聞,心中疑惑,於是便“遣濙頒御製諸書,並訪仙人張邋遢(張三丰),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胡濙在外面密查尋訪了21年,剛一返京便“弛謁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蹈至,急起召人。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原來,名標青史的鄭和下西洋,除了與域外諸國通好、宣揚大明國威外,還負有一項祕密使命 ——尋訪建文帝迷蹤。可見,建文帝下落不明,乃是用武力篡位之成祖朱棣的一塊心病。
復國無望,出家為僧說有人認為,胡濙在外訪查了21年,幾乎走遍了大明的山山水水,他遍訪天下後發現了建文帝之確切蹤跡,而且彼時建文帝已知大勢已去 ,復國無望 ,於是在某座深山古剎中隱匿起來了。
近代明清史專家孟森也認為建文帝並未“焚死”,認為他於城破後闔宮自焚說“非真相也”。假如他沒死,而是從密道潛出逃亡,天下之大,人海茫茫,加上追索甚急,那他又能到哪裡藏匿呢?
明末清初大儒錢謙益說:“以文皇帝(指明成祖朱棣)之神聖,明知孺子之不焚也,明知亡人之在外也”。錢謙益還認為,為建文帝朱允炆剃度出家的僧人正式溥洽 。言下之意,建文帝逃出南京後被迫隱匿起來做了和尚,“朝於黔而昔於楚”。他在兩湖以及貴州、雲南的深山寺廟中都藏匿過,最後得以壽終正寢。
建文下落是千古之謎,抑或是萬古之謎那麼,建文帝到底是“焚死” ,還是逃亡?抑或是隱姓埋名削髮為僧呢?這確是一樁難解的懸案,或許永遠無人能破解了!
(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插圖源自網路)
-
7 # 薩沙
建文帝至今不知去向,比較靠譜的認為是從地道逃亡,隨後以僧人身份隱居到死。
歷史記載,朱棣大軍攻打南京,谷王朱橞與李景隆開金川門變節投降,致使燕軍進入都城。宮中起火,建文帝不知下落。
燕軍殺入皇宮以後,發現一些燒焦的屍體,面目已經無法辨認。
這些將軍為了邀功,嚮明成祖彙報建文帝已經自焚而死。
後明成祖親自進入南京,抓捕建文帝親信溥洽等人逼問,發現皇宮裡面有通往城外的地道。進入地道後,發現有被丟棄的一些僧袍。
由此,明成祖高度懷疑建文帝和其太子朱文奎從地道逃走,偽裝為僧人。
在當年,諮詢不發達,見過建文帝的人屈指可數,只有極少數長期接觸的最高階大臣。
所以,建文帝只要逃出南京,哪怕穿著便衣在大街上走,也不會有人認得出來。
況且,建文帝如果裝備好了僧袍和偽造的度牒,根本就在全國暢通無阻。
當時全國到處都是遊方修行的僧人,官府根本不會管他們,甚至不會盤問。
更重要的是,大明篤信佛教,全國大廟小廟少說十萬座,就連很多村子都有佛廟。
建文帝跑到什麼荒郊野嶺 的廟裡面裝作僧人躲避,根本就不會被抓到。
就像後來明成祖剿滅的白蓮教唐賽兒,她的下屬已經供述她偽裝成尼姑,躲避在寺廟,但就是找不到,為此把整個河北山東的尼姑庵都搜了一遍,還是一無所獲。
事實證明,明成祖應該也是認為建文帝偽裝成僧人:正統五年,有僧自雲南至廣西,詭稱建文皇帝。隨後被逮捕調查,乃是鈞州人楊行祥,隨後下獄而死。同行十二位僧侶,皆戍遼東。隨後,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均相傳有帝為僧時往來跡。
-
8 # 天下探索
關於建文帝朱允炆的去向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有說城破的時候就被燒死的;有說燒死的是替身,而建文帝朱允炆則從下水道逃走的;有說逃到貴州山區某個地方隱居的;也有說逃到海外去的,可能在南洋,鄭和下西洋就是為了去尋找建文帝朱允炆;我說建文帝朱允炆可能逃到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去了。桃花源在湖南常德,桃花源的出入口只有很小一個口子,一進去就豁然開朗,真如世外桃源一般,裡面有一個村莊,家家戶戶窗明几淨,纖塵不染,每家每戶都有非凡的來歷,據說在這裡居住的都是以前各個時期因某種原因來這裡避世的高官將軍等等,村裡有一戶人家佔地很廣,房屋高大氣派,像皇宮一樣,據這家主人說以前還要大,還要氣派,很多人都說這可能是建文帝在這裡隱居的家。桃花源很隱祕,所以朱棣找不到。
-
9 # 林緣歷史觀
對這個歷史問題的回答,撇開史書記載,站在明朝歷史事件發展的時間軸上,用現在觀點對這件歷史事件闡述我的看法,因為這件事本來就沒有答案,只能說看法。
在朱棣當皇帝時期,永遠也找不到建文帝,為什麼這樣理解?那他為什麼又要到處尋找建文帝呢?
面對這兩個問題回答之前,首先必須從朱棣怎樣在侄子手中奪取皇位來說起。
朱元璋是嚴格按照歷朝歷代皇位傳承的規矩來確定的繼承人。首先立嫡長子朱標為太子,精心栽培,細心培養,太子朱標也表現很出色,所有的大臣和其餘的皇子中他以德服人,以仁政治理天下,是他的治國理念。是朱元璋滿意的接班人。滿朝文武大臣都看好他的能力,都說他將是繼朱元璋之後的一位仁君。
朱棣雖然在朱元璋的所有兒子中也是一個能力超強的人。但他的思維和知識結構和朱標完全天壤之別,主要是兩個人的成長經歷完全不一樣。
朱標一直是當皇帝培養的,各種優質資源都首先要滿足朱標的需求,朱棣就享受不到這些優厚的條件。小時候,朱標在皇宮裡有全國最優秀老師叫他學帝王之術。朱棣是沒人管的孩子,他只能自由活動,經常到軍營找一些打仗的將軍玩,看他們舞槍弄棒,騎馬射箭。沒有讀什麼書(毛澤東說他是半個文盲),在軍營成長。有時候他還隨軍到前線,親眼目睹戰爭的血腥場面。在這種環境中野蠻成長。他喜歡上了沙漠草原,萬馬奔騰的恢弘場面。每當騎著戰馬千里奔襲時,他就血脈噴張,有一種英勇殺敵的感覺。環境把朱棣造就成了一位英勇善戰的將領。朱元璋也發現這個兒子會打仗,就把他安排到燕京,封為燕王,用這個會打仗的兒子來對付蒙古少數名族的入侵。朱棣到燕京做了燕王。
事情並沒有按照朱元璋的設想發展,太子朱標早逝,打破了朱元璋的傳位計劃。
有大哥在,我不奢想繼位,現在大哥不在了,是不是可以輪到我當太子了,不管是從功勞還是能力,當我莫屬。這時的朱棣也就有覬覦皇位的想法了。
朱元璋為這事還是糾結了很長一段時間。
有一次,朱元璋要考一考朱允炆和朱棣,就像佛教主持考弟子出謁語一樣,朱元璋說出上一句,要他們各自對出下一句。朱元璋說;“風吹馬尾千條線”。朱允炆搶先說出;“雨打羊毛一片羶”。雖然對上了,卻不是很高雅。而朱棣靈感一現脫口說出“日照龍鱗萬點金”。朱元璋很高興,不僅對的工整,還突出一個龍字。由此可以看出朱棣在追求皇權的思想和心智方面比朱允炆要悟道深得多。朱允炆從朱棣的眼神看出這為叔叔對自己的藐視。
還有一次,朱允炆一個人在路上走,碰到朱棣,朱棣用眼神注視他,並走近他用手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說;“沒想到你小子也有今天”。朱允炆已經是太子,朱棣竟敢如此放肆。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確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棣是不服的。
建文帝朱允炆,在繼承皇位後要一統江山,幾個握有兵權的藩王叔叔是最大威脅,他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削藩,由此而引發朱棣的最大反叛。以清君側為由,發動靖難之役,最後朱棣從侄子手中奪取了皇位。朱允炆一把大火燒了皇宮,自己永遠消失在江湖。
朱棣雖然坐上皇位,但他坐的這個皇位來的名不正言不順,是搶來的,還有一個問題更惱火,在皇宮的大火中沒有找到朱允炆的屍體,死活下落不明。朱棣坐在這個位子上,心裡還是有點不踏實。怎麼辦?有兩種發生的可能;
一是找到他,控制他,或弄死他,這樣我坐在位子上心裡才踏實。
二是找不到他,我就會永遠找下去。
兩種可能的對外都是一個結果,朱允炆永遠不會再出現了。
所以,朱棣要找建文帝,永遠也找不到建文帝,找到也是找不到,歷史留下的真實就是這樣的。
事實的真相你永遠不會知道。也許只有朱棣心裡清楚,留給後世的永遠是個懸疑,只是給後來研究歷史的人,提供了一個可以許多猜想的話題而已。
-
10 # 隰桑有阿
關於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大概有三種說法。
說法1:正史記載死於宮中之火。史書中說:“在燕兵攻陷京師後,朱允炆遂闔宮自己焚燃。上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屍於火中,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主帥李景隆開啟金川門迎燕王大軍入城,滿朝文武紛紛投降。朱允炆眼看大勢已去,下令焚宮,頓時火光熊熊,朱允炆和皇后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嬪侍從等,多數也都跟隨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宮後,清宮三日,搜查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宮內侍人都說朱允炆已自焚,並從火堆裡扒出一具燒焦的屍體來證明。但在技術落後的古代,又怎麼認得清這具燒焦的屍體到底是男是女,又是誰呢?因而在朱棣繼位稱帝
據此,建文帝三人剃了頭,換上了憎衣,只帶了九個人來到鬼門。出鬼門後,就看見水道上停放著一隻小船,船上站著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們上船,並向建文帝叩首稱萬歲,建文帝問他怎麼知道我有難,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樂觀住持,昨夜夢見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觀為僧。”至此,建文帝朱允炆削髮為僧,繼承了祖業。
這裡主要有兩個證據來佐證這種下落的說法。
一個是在湖南永州新田縣發現的明代遺址大觀堡。該古城堡工程規模巨集大,建築面
積 7000 平方米,石頭壘成的堡壘周長 346 米,城牆殘高 4 米左右,疑為建文帝避難行
宮。後經部分文物和史學專家多方求證,認為建文帝極有可能避難新田,因為只有這
裡有建文帝朱允炆的相關碑刻。
二是萬曆年間《錢塘縣誌·紀制》的記載:“東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為僧
至此,有遺像“。(《杭縣誌稿》卷八)“相傳朱允炆遁跡至此,時旭日始旦,題曰東明。
自歸國後,方知為帝。今範其遺像。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銀“。明代嘉靖年間的《留青
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間的《湖堧雜記》中也都有記載。這個證據是認為建文帝朱允
炆是在東明寺隱居。而在東明寺大雄寶殿內右側立了朱允炆的塑像,殿柱上還刻了如
下對聯:僧為帝,帝亦為僧,一再傳,衣缽相授,留偈而化;叔負侄,侄不負叔,三百
載,江山依舊,到老皆空。
說法3:逃到四川江油藏王寨《江油縣誌·關隘志》說:“藏王寨,在縣東北,綿亙二百餘里,山勢險峻。俗稱建文君居此,即明惠帝也。上有保王廟”。朱允炆登基的第一年,提拔了蜀王朱椿推薦的家庭教師方孝儒為翰林院侍講學士,又將方的得意門生牛景先欽點為御史。可見朱椿與朱允炆叔侄關係還不錯。位於四川北部山區的龍州(今江油、平武一帶)是朱允炆的大舅、開國大將常玉春的長子鄭國公常茂謫居地,常茂又是龍州土官趙貼堅的女婿。《明史》還介紹,跟隨朱允炆出逃南京的還有他的二舅、常茂的大弟常昇兄弟、叔甥患難中相會龍州也是情理中的事。再是,西鄰龍州的茂州(今茂汶、松潘一帶)是大學士宋濂全家謫居地。宋是朱允炆父親的教師,朱允炆曾破例提拔宋的孫兒宋澤為翰林學士(中央機關高階文祕人員),兩家三代關係密切。一旦龍州有什麼風吹草動,朱允炆還可西進茂州避難。
可以說正是因為帝朱允炆消失得太過徹底,也太過戲劇化和神祕色彩,最後的下落又在歷史上成了個迷,引得後人不斷地猜測。 -
11 # 遙山書雁
1402年,建文帝朱允炆看京城被叔叔朱棣攻破,萬念皆灰,便在皇宮放了一把大火,了此殘生。這時跑來一個太監:“太祖駕崩時,曾留下個秘密鐵箱,說大難之際才能開啟。聖上趕緊開啟看看吧!
眾人聞言,無異於落井得索,忙命王鉞將遺箱取來。這是一個紅色木箱,四邊都以鐵條封死,連箱上兩把鎖也灌了鐵。
程濟上前,打破木箱。木箱中存放著三張度牒,度牒是官府發給僧尼的身份證,度牒上分別寫有應文、應能、應賢字樣的法號。此外,還有袈裟、帽鞋、剃刀等僧人的必需品。
更為驚奇的是木箱內寫有一行硃紅小字:
“應文從鬼門出,餘從水關御溝而行,薄暮,會於神樂觀之西房。”朱允炆看到此處,禁不住淚如雨下,也許他命裡該當如此。
在朱家的歷史上,與僧人有著不解之緣。當年朱元璋為生活所困走投無路的時候,便進了皇覺寺為僧。朱棣20多年前要是沒有遇到道衍,就可能永遠失去揮師南京的機會。現在身為朱家第三代的朱允炆又要效祖父避難古寺了。也許,朱元璋早從佛中悟出了些道道。
度牒上所書“應文”自然是朱允炆無疑,“炆”與“文”相諧,“應能”則是吳王教授楊應能,“應賢”則是監察御史葉希賢。名分定後,眾人忙為三人祝髮,祝髮後換上僧服,披上袈裟,帶上度牒。一切工作準備就緒。
當時在朱允炆身邊近臣共有五六十人,他們發誓要永遠追隨建文帝。
“人多了不免生變,各位有職有家,勢必心有牽掛,宜各從便。”建文帝打算減少隨從人員。在他催趕下,大臣痛哭一場,散去了一些。
出逃開始了。
朱允炆在九個隨從護送下來到鬼門,水岸邊泊著一葉小舟。從舟艙內出來一位道士,一見建文帝,倒身便拜,口稱萬歲:
“臣早知陛下今日至此地,幾天前太祖高皇帝已託夢於臣,令臣在此相候。”
近侍認出他是神樂觀道士王升後,不由分說,便拉建文帝登舟,小舟駛到太平門,由王升帶入神樂觀。此時,西天落日熔金,正向世間撒著它最後的餘輝。
沒多久,楊應能、葉希賢領著其餘11人來到神樂觀會合。這樣,連朱允炆在內,這個流亡小組共有23名成員。
朱允炆開了個臨時會議決定今後事宜。他們現在最大的危險便是面臨著朱棣的追捕。
朱允炆首先要求全體人員一律以師兄弟相稱,不必拘君臣禮節。楊應能、葉希賢、程濟為建文帝貼身侍從,約定左右不離皇帝寸步。另選六人專司提供衣食物具。
朱允炆提出欲往雲南依附西平侯沐晟。沐晟是朱元璋義子沐英的孩子,與建文帝情同手足,在西南很有勢力。
史彬反對此舉,這位徐王府賓輔認為公侯大家耳多目雜,有很大危險性。不如周遊名勝之地,四海為家,由中產富足之家提供物資。在群臣一致勸說下,朱允炆改變了初衷,後來約定往來七家之間,七家是:廖平、王良、鄭洽、郭節、王資、史彬、梁良玉。
神樂觀離朝廷郊外祭天之地很近,朱棣奪取南京後,肯定不會忽視祭天這一神聖儀式。出於安全考慮,朱允炆決定第二天就離開神樂觀,前往浦江鄭洽家。
但夜半時分,允炆忽然患了足脛疼痛之疾,赴行浦江是絕對不可能了。於是眾人約定分水陸兩途取道吳江去史彬家。建文帝由七人護送從水路走,其餘皆各行其路,約定於月底在史彬家會聚。
路上很順利,沒出什麼差亂,到吳江後,朱允炆被安排在清遠軒居住。三天後,諸臣陸續到達。鑑於外面風聲頗緊,朱允炆過了兩天又令諸臣返回原籍。
建文帝亡命之始正是朱棣登基之時,南京城破五天後,朱棣先是對群臣夜以繼日的輪番勸進表示“不悅”,最後,在“無可奈何”中答應登位。他表面上不露聲色,內心的狂喜卻已無以復加,要是沒有臣子提醒,他幾乎忘記了應該先去拜謁一下鐘山孝陵中父皇的靈位。
有人統計,建文朝廷臣中迎附燕王的有24人,逃遁而去的官員數字接近470人,只有極小部分留了下來,與流亡的建文帝相始終。也有數人混在投降隊伍中,欲圖行刺朱棣,功敗遭戮。
朱棣對忠於建文不肯與他合作的官員進行了大迫害。齊泰、黃子澄被逮後即以磔刑處之,家屬也受到株連。最慘的要屬方孝孺,這位迂闊的書生堅決拒絕為朱棣起草即位詔書,邊哭邊罵,臨刑前還賦絕命詞一首,其宗親受株連被殺者達847人之多。
八月,禮部行文各州縣,追捕建文遺臣。蘇州府派遣吳江邑丞鞏德到史彬家追查,鞏德進門便問:聽說建文皇帝在你家中。史彬堅決否認,鞏德無奈,悻悻而歸。
第二天,朱允炆在應能、應賢、程濟陪同下離開吳江西行,手下一切隨從俱各走散。
朱允炆轉到襄陽廖平家後,適值廖平也受到官府監視懷疑。顯然,朱棣對允炆皇帝的線索是有所掌握的。建文帝覺得“七家”已不安全,遂決意前往偏僻的雲南。
在永樂朝22年中,朱允炆並未在沐晟家裡長駐,他在沐王府呆了十天便匆匆離去,此後再也沒有重返沐家。他又先後在西南結廬永嘉寺、白龍庵、大喜庵等處。出於避難或“七家”之請,也四出Range Rover,在四川、湖北、江蘇、浙江等處都留下了蹤跡,他成了一名雲遊僧。
儘管他小心謹慎,但還是遭遇了危險。
永樂八年(1410年)春天,朱允炆在雲南道上突然遇到了工部尚書嚴震,嚴當時被朱棣任命為出使安南(今越南)大臣,實際上負有查訪建文帝下落的秘密使命。
舊君故臣驀地相見,不覺潸然淚下,久視無語。嚴震只留下了一句話:皇上從便走吧,臣自有辦法。當夜嚴震就在驛亭中自縊而亡。
這種肩負秘密使命的廷臣早在兩年前就由朱棣派出了。最早的是戶科給事中胡瀅,他的公開任務是訪求半人半仙的道士張三丰。接著便是三保太監鄭和,其公開使命是航海西洋,通西南各國。胡、鄭兩人曾數次來往雲貴之間,每當這種時候,建文帝總要走避中原或江南。
朱允炆的政治理想和權力慾望似乎消亡殆盡了,在所有記載其逃出南京後諸般事蹟的史籍中,竟沒有一處提到過他對復位的願望或行動。或許,他真已成了一名僧人。
然而,朱允炆又對那些因忠於他而遭朱棣殺戮的死難諸昏抱有深深的歉疚。永樂三年(1405年),當他聽到昔日部下在南京慘死之事時,忍不住潸然淚下,諸人皆為我也。兩年後,他又親自撰寫誄文,哭祭遇難諸臣。人間的喜怒哀樂他又怎能絕然超脫呢?
宣宗、英宗兩朝,朱允炆繼續過著他的流亡生涯。
漂泊不定的生活使他在各地留下了大量詩文,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比較清楚地反映了一位流亡皇帝的心境:
牢落西南四十秋
蕭蕭白髮已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
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氣散
朝元閣上雨聲收
新蒲細柳年年綠
野老吞聲哭未休
一種有家難歸,眷戀故地的惆悵之情躍然於紙端。
英宗正統五年(1440年),“假建文帝案”發,朱允炆被枷拿到闊別了37年的京師。那年春天,一位同寓僧人抄襲了建文帝所作詩後,向思恩(今廣西武鳴)知州岑瑛自薦,自稱建文帝。岑瑛遇此大事,不敢擅作判決,只得把責任推給朝廷,將同寓僧人一行械送京師,交大理寺審理,朱允炆與程濟也在其中。
御史廷審時,假建文帝聲稱年已90多歲,不日將死,希望死後能葬在朱元璋陵旁。實際上生於洪武十年的朱允炆當時只有64歲,這個30年的誤差頓令假建文帝露出馬腳。經三法司火速偵查,證實其真名叫楊應祥後,將假建文帝判以死刑,同寓僧人都發送北方戍邊。
朱允炆卻一心想著南歸,回到那青燈古佛、山山水水中去,於是向御史們以實相告。三法司吃驚非小,剛剛有一個“建文帝”被殺掉,怎麼又冒出來一個。但到底不敢怠慢,最後,法庭請來了建文朝老太監吳亮,委託其辨認真偽。
君臣又一次見面。對於昔日身邊的近侍宦官,建文帝是不容易忘記的,他一下便認出了吳亮。然而,吳亮卻不肯相認。那段歷史實在太令人傷心了,事過40年後,舊皇帝竟不期而至,似從天降,使他一下子不肯也不敢承認這活生生的現實。
與吳亮不同,朱允炆的腦海裡並未出現迷惘,他清晰地記得當年在便殿就餐時曾親手賜給吳亮三顆桃子,吳亮只吃了一枚,將其餘兩枚藏在懷中,因為他家中尚有老父在家。朱允炆當時就被他的孝道深深地感動了。
這段故事從朱允炆口中道出時,吳亮再也抑制不住了,他伏地痛哭,要求建文帝把左鞋襪脫下來,看一看其左腳趾上的黑痣是否依然。
吳亮當晚便自絕了。因重遇建文帝而自殺的大臣已經有好幾個了。
朱允炆的身世已無可懷疑,明英宗朱祁鎮立即對此作出了反應。他將朱允炆迎入大內,厚養於朱黃館中,宮中人皆呼為老佛。頤養天年,安樂而死。死後葬於西山,不封不樹。
野史記載繪聲繪色,建文帝失國後雲遊山水、終老天年,事實果真如此嗎?
在明代官方記錄裡卻把建文帝下落的句號劃在南京城破的那一天。當時金川門投降後,朱允炆見大勢已去,又無顏與朱棣相見,索性關上宮門,舉火自焚。方孝孺也曾以“事已失敗,當為國家社稷而犧牲”等語相激,遂使建文帝決意自焚。
朱棣遠遠望見皇宮中煙火騰起,用不了多久就會化成灰燼,便急命手下前往救火,並特派身邊親信太監前往宮中搜尋建文帝下落。
可惜,為時已晚,等燕王府太監闖入皇宮時,建文帝已被火燒死。朱棣立即將建文帝去世的訊息訃告天下。37天后,建文帝的葬禮隆重舉行,朝廷還特地罷朝三日,以表達對建文去世的哀痛。
在清代官修《明史》中,史家也傾向於朱允炆自焚而亡:
南京城陷落於燕軍手中後,宮中起火,建文帝不知去向,燕王於是派太監從火中搶出建文帝后的屍體,八天以後,予以埋葬。
但是《明史》也沒有獨尊一家之理,在末尾添上了一句:也有人說建文帝從地道出逃了。
許許多多史家覺得建文帝自焚只是朱棣以假亂真,為自己登位尋找合法性的一個政治權術而已。實際上那具屍體根本不是建文帝,因為被火焚死的人大多面目焦黑難以辨清,燕王府太監對建文帝身材體徵不可能瞭然於胸,被燒焦的屍體是否真是建文帝,沒人能回答。
當年,朱棣在給北南韓王的詔書中也對建文帝之下落作出過定論,具定他乃“闔宮自焚”。這樣,朱允炆“自焚而亡”的說法便在當時的正史中成為定論。
明朝末年時,在南京任禮部尚書的錢謙益為“自焚說”提供了強有力的論據:
建文年間,南京下水道的水門根本不可能通到城外,所以建文帝由地道出亡的說法是不可信的。而且這位名儒還作了一種合乎情理的推測。
假如建文帝沒有死,他就有可能重新組織軍隊來推翻明成祖朱棣的統治。從當時全國的局勢來看是存在這類可能性的。因為朱允炆繼承他祖父明太祖朱元璋的基業,全國各地都服從其指揮。明成祖朱棣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但是並沒有把建文朝整個軍事力量摧毀,他的軍事力量只是在北京至南京沿線,其他地方還是建文帝的勢力。
朱允炆雖然柔弱,但也敢於削藩,出逃之前甚至手刃叛降親貴,論其政治抱負及對皇位的留戀都是不容否認的。如果建文帝出逃,肯定會有一番政治軍事上的復位活動。然而在朱棣即位後,沒有任何跡象表明當時存在這類活動。顯然,朱允炆沒能離開南京。
清初以熟知明史著稱的史學家甚至指出:
當年南京紫禁城根本沒有水關,就連朱元璋遺字中提到的鬼門一地也無從考證,更無可出逃之理。南京危急之時,還有一個事實是不容忽視的,燕軍實際上已把南京與外界的一切交通都切斷了。朱允炆派去各地詔催勤王的使者無一例外為燕軍所獲。朱允炆出逃的可能性,朱棣也不會想不到,他肯定會有相應的防範措施。總之,南京對外聯絡的可能性已被燕軍中斷,否則,勤王之師為何遲遲不至呢?
從朱棣本人來看,他殘忍成性、意志堅定。在削藩之事上已同朱允炆水火不容,登基後殺戮建文諸臣,瓜蔓索連達數萬人,許多報復手段是令人髮指的。若建文帝出逃城外,他能不大索天下嗎?18年後,朱棣為搜查農民起義軍首領唐賽兒,逮捕了全國數萬名出家尼姑,對一個業已起義失敗的婦女尚且下詔大索天下,如建文者,豈肯輕易放過!
但是,自焚之說卻有三個致命的漏洞。
第一,停朝三日祭奠某一個政治人物在明代應屬王公以下告哀的禮儀,用在做了四年皇帝的朱允炆身上,可謂不倫不類,當時朱棣正以輔助成王的周公自居,籠絡人心尚且不及,焉能以如此簡單之禮對待故君?
第二,十三陵之一的長陵中,有仁宗朱高熾的御製長陵碑,碑文上說對建文帝曾備以天子禮儀殮葬,如果真是按照皇帝的規格舉行葬禮,為什麼陵園的所在地卻避而不談呢?明末崇禎年間,有人上疏,請將建文帝祀於孝陵之旁或者太子朱標墓側。崇禎皇帝朱由檢卻說:建文無陵,從何處祭?可見正史上所謂禮葬,純屬虛構。
第三,在建文帝后死亡一事上,各種歷史記載不是隱晦不明就是自相矛盾。有的說宮中火起以後,皇后馬氏也赴火死,言下之意無非是建文帝業已先入火海。等到朱棣大肆清宮,刑訊建文帝近侍時,太監、宮女迫其壓力,都以皇后馬氏屍體應對。顯然,在一場大火後,建文帝的屍首已無從搜尋,只好指後為帝。有的開始說金川門大開後,建文帝不知所終,接著又道燕王命太監把建文帝的屍首從火海中搶救出來。
朱允炆失而復得,其中到底有何蹊蹺?令人百般揣測而不得其解。
前文中我們記錄的建文受錦囊之計出水道逃亡,後又復歸大內的故事以及民間半個世紀以來對其遺蹤遺蹟繪聲繪色的口傳筆錄,則使自焚說相形遜色。
大約在靖難之役結束數十年後,一位名叫王詔的松楊人遊治平寺時,在轉輪藏上得到了一卷書,其中記載著建文亡臣20餘人的事蹟,但該書汙損嚴重,可辨識之亡臣只有九人。如梁田玉於戰後投奔佛門,出家為僧;梁良玉逃至海南,賣書為生,終老;宋和、郭節挾卜書奔走異域,客死他鄉等等。後來一位叫鄭僖的人記下了這些事蹟,成為《忠賢奇秘錄》一書。其中關於建文帝出奔的史籍,幾乎都以此為藍本。
明代各種私人著作中,作者們又將各自所聞的相關故事錄之於書,儘管彼此略有出入,但在承認建文帝出亡一事上抱有一致看法。到了明神宗萬曆年間(1573一1620年),史仲彬的《致身錄》和程濟的《從亡隨筆》兩書先後向世。
《致身錄》共十八條,從洪武末年作者史仲彬充翰林院侍書起,至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作者赴雲南省朱允炆,次年聞洪熙帝朱高熾死為止。《從亡隨筆》的時限要來得長一些,從南京城破起,訖於明英宗正統年間將朱允炆迎入大內供養為止。兩書都記載了朱允炆每年到過哪些地方,做過哪些事,有哪些人隨侍在側,歷歷在目。
到李自成起義失敗後,出現了一本集建文帝下落大成的書《建文年譜》,它始於洪武十年,訖於正統五年,年經月緯,有史有論,有詩有文,給人以很強的真實感。
在西南所存的地方誌中,幾乎都涉及到朱允炆在當地的活動。據今天雲南地方史學者實地考證,建文帝在滇住得最久的一些遺蹟,如武定獅山的龍隱庵、保山白龍山寺等多已不存,現在只有鶴慶觀音山的石洞,由於地處偏山,臥床和桌凳等物均為石質,不易破壞,才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
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對建文帝遺蹤也很關注,天啟年間,他在貴州廣順東南的白雲山間,看到建文帝手植的巨杉兩株,並說距杉樹西半里之地的一座古寺為建文帝親手所開。附近還有供建文帝食用的“跪勺泉”、“流水洞”等具有神話色彩的遺址,以及當時人建造的“潛龍閣”和“建文遺像”。
與民間盛傳的建文出逃相呼應,朱棣曾先後三次派人秘密偵訪建文帝的下落。
永樂三年(1405年)太監鄭和與王景弘等人率領浩浩蕩蕩的艦隊越風出使西洋。關於鄭和下西洋的使命直到今天人們還在爭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鄭和此行負有多重使命。因為當時盛傳建文帝逃出南京城後,入滇,繼而由滇轉至今天的印度半島。鄭和肩負追蹤建文帝下落的秘密使命是完全可信的。
兩年後,江蘇武進一位名叫胡瀅的人也承擔了同樣的任務,他的分工與鄭和不同,鄭和的範圍是海外,胡瀅則是大陸。
胡瀅官為戶科都給事中,朱棣命他以頒御製諸書及訪尋仙人張三丰為名,遍行全國州郡鄉邑,暗察建文帝下落。胡瀅在外將近十年之久,不斷將偵察到的情況及時上報,朱棣對胡瀅所報極為重視,讓他書寫大字,以便晚間報至,也能立即披閱。為了保證密查的可靠,朱棣在委派胡瀅出訪的同時,又另派人監視其行動。
七年後,胡瀅第一次返朝,向朱棣面告,但除去更多的傳聞之外,建文帝的下落還是懸而未決。這一年,恰巧胡瀅母親病故,按照制度請求歸家守喪,朱棣卻沒有準許。這在明朝制度中被稱作“奪情”,在一個崇尚孝道的國度裡,若非有至重至要之事,是決不會輕易奪情的。顯然,事關朱允炆的蹤跡。
在胡瀅返朝這段時間裡,又發生了谷王朱槐案。這個當年開金川門迎納燕軍的藩王當然知道建文帝下落不明。他利用蜀王之子朱悅煤得罪逃來谷王府避匿之機,詭稱當年他開啟金川門時放走的建文帝,現在就在谷王府。這當然是-種拙劣的騙術。
這位朱元璋第十九子在靖難之役後對朱棣限制諸藩極為不滿,暗中圖謀不軌,妄圖借建文帝之名,號召人心,反對朱棣。第二年,他就被削廢藩王封地,禁錮終生。以谷王這樣的身份,居然也利用建文帝下落不明為己用,足以證明建文帝確實未曾焚死宮中。
幾乎同一時候,永樂朝另有一人也對建文帝之下落有過關心,這就是太子少師姚廣孝,即道衍。那年,這位功高蓋世的84歲老僧病倒在北京大慶壽寺,朱棣對此極為關心,數次親來探病。姚廣孝臨終前提了一個請求:釋放溥洽。溥洽是建文帝的主錄僧,南京破後,有人傳言他知道建文帝下落,也有人說建文帝即匿其所,被逮捕下獄後,一關就是十幾年。
道衍的請求使朱棣頗為為難,在建文帝下落未明之前釋放溥洽是不太合適的。這位肱股之臣臨終之囑竟無一句及私,朱棣感慨萬分,當然不忍心讓他失望,於是在道衍病榻前傳旨釋放溥洽。姚廣孝聞聽後闔眼過世。也許聰穎過人的姚廣孝在臨終前替朱棣分析過,任何力量都已不可能對他的皇位構成威脅了。
但是查訪建文帝下落的行動並未因此中斷,不到水落石出,朱棣是不會罷休的。
超一流特工胡瀅重膺重任,他於姚廣孝去世後第二年以禮部左侍郎的身份出巡南方各府,一去便是四年。當他還朝奏事時,國都已從南京遷至北京,當時朱棣為徵蒙古事正出駐河北宣府行宮。胡瀅披星戴月,馳赴謁見;當他出現在宣府時,已是深夜了。
朱棣業已就寢,聞聽胡瀅趕到,知必有大事,急忙起身召見。君臣兩人密談到次日凌晨,等更夫鼓打四更時胡瀅方才告退。這次談話的內容已無從知曉,但從兩個月後,朱棣便下詔赦免建文朝遺臣家屬,還給田產一事來看,他從胡瀅處肯定得到了可以放心的情報。建文帝要麼已經死亡,要麼已表示甘心讓國。
20多年的索尋建文帝遺蹤之事竟這樣悄悄了結了。此時距朱棣去世還有八個月的時間。這個奪位的皇帝在登極的22年中,竟被建文帝疑蹤攪擾了21年。
建文帝自焚也罷,出逃也罷,都各有依據,又各有疑點。兩說共存,爭爭吵吵,已越過500多年時空,至今未休。
有關朱允炆的爭議直到民國才漸漸平息,但是建文帝到底是以何種方式謝世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誰也說服不了誰,“自焚說”和“逃亡說”都不可能徹底解決這一疑難問題。要考察朱允炆下落必須將他的存亡與朱棣的統治意志結合起來,“自焚”、“出逃”二說,都僅是朱棣為達到他的目的而耍的手段而已。
朱棣當年攻入南京,登上皇帝寶座後,除大肆殺戮建文諸臣以外,也銷燬了一切不利於己的有關檔案資料,致使建文一朝史實,幾成空白,給後世研究帶來了極大困難。
永樂朝的官方文獻又竭力詆譭建文帝及其朝廷。在那些文字中,朱允炆被描述成一個數典忘祖、喪失人性、荒淫昏聵的帝王。朱棣此舉不惜歪曲當朝事實,敢冒為天下人恥笑之險,無非是為其靖難奪位尋找合法性而已。
同樣,在建文帝下落上朱棣也試圖大做文章,不僅假造了一個建文自焚的結局。自焚既能解釋為朱允炆對自身的否定又能為朱棣登位掃清道路,在輿論、實際兩方面使燕王應付裕如。
其實明朝官修史書對建文帝下落含糊矛盾的解釋,直接為建文帝並非自焚提供了佐證。史書上一會兒說不知所終,一會兒又說在火海中發現了屍首,令人疑竇叢生。這種隱晦的記史方法現在可被解釋為出於史官的傳統正義感,以曲筆之法儲存歷史的真實面貌。
關於朱允炆逃亡的說法,大抵出於民間傳聞,被一些朝野人士採輯入集,廣為傳播,為人津津樂道。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出於對朱棣虐殺建文諸臣的暴政的反感,以及對朱允炆這一仁柔敦厚皇帝的無限同情。
奇怪的是,這種與官方說法唱對臺戲的出亡說,朱棣並沒有嚴厲禁絕,連他的後世子孫們對此也是抱著睜一眼閉一眼的態度。以至該說越演越盛,越傳越玄。追其根源,完全可以解釋為朱棣借民間傳聞為政治煙幕,掩蓋其弒君奪位,通死建文的罪名,以挽回民心。
朱棣以建文帝自焚結局尋找登基天意,又以建文帝出逃來挽回民心,一張一弛,一明一暗,充分顯示了這位雄才帝王的政治手腕。難怪朱允炆會失去江山。
那麼朱允炆到底是何結局呢?他只能有一個結局一死。不論是通殺、刺殺還是毒殺,反正他死在朱棣手中,沒能逃出南京城。
叔侄二人之爭,是政權、帝位之爭。他們之間,不是魚死,就是網破,勢不兩存。朱允炆一即位就向叔父們開刀,不到一年,先後廢黜五王、逼死一王。燕師稱反後,朱允炆在北伐詔書中語氣十分強硬,大有滅此燕地之概。
朱棣也多次在正式文字上表達過天下是太祖之天下,並非你朱允炆一人之天下的意思,無非是說皇帝輪流做。燕王入南京登上帝位後,立即廢朱允炆為庶人,取消建文年號,一反舊制,複用洪武年號,並將朱允炆之父興宗孝康皇帝朱標降為懿文太子,表示朱標、朱允炆一系無權統位。朱棣之所以這樣做,其意在於表明他之有天下,乃是直接繼承朱元璋的帝位,是正統皇帝。
明成祖朱棣除殺朱允炆外,已別無選擇。
在有明一代,朱棣的繼承者們沒有一個正式承認過這位朱元璋的皇太孫曾在中國享有四年的統治權。雖然,正德、萬曆、崇禎年間,明朝大臣們都曾奏請追諡朱允炆廟號,但這一切的努力都沒有成為現實。
有關朱允炆的傳說卻依然在繼續著。
直到清乾隆元年(1736年),經清諸臣合議,才給了朱允炆一個諡號恭閔惠帝皇帝。當朱允炆被他的親人們拋棄三個世紀後,卻由一個異族統治的朝廷給他爭取了應有的待遇。可惜他的陵墓已無地尋找,不然,清代統治者肯定會替它修繕一番的。
朱允炆的確是一位倒黴的皇帝。對生活在帝王家,他也許是很後悔的。大家覺著呢?
-
12 # 委曲求全123
不是搜不到,而是不想搜,搜到了能殺嗎?所以,故張聲勢,做給反對派看。建文帝大勢已去,做為一個曾經正統的皇位繼承人,朱棣並不想趕盡殺絕,因為民心民意難調,而是施壓讓其永遠世隱,讓建文帝一生可以看到朱棣的雄才大略及豐功偉績,讓文帝及民眾心服口服,
回覆列表
在2003年有一部膾炙人口的穿越劇叫做《穿越時空的愛戀》,講的是朱允炆和朱棣的故事,我還記得主演是徐崢和張庭。那時看的時候以為是一部喜劇,長大後才知道朱允炆和朱棣在中國歷史上原來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朱允炆雖然不是歷史上當政時間最短的皇帝,但是絕對是最憋屈的一個。作為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有著朱元璋為他準備的穩定政治局面,所以朱允炆是特別幸福的。他本來是皇太孫,但是由於太子父親早早去世,所以朱允炆在二十一歲的時候就登上了皇位,正打算施展抱負的時候卻被有著野心的四叔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原本屬於他的大明江山,在位時間還不到四年。
建文帝快速倒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削藩,這給了本就野心勃勃的朱棣一個絕佳的機會。建文帝本意是想通過儒家的思想來改變這些藩王以及子嗣們的觀念,同時不斷的蠶食著藩王們的勢力,甚至取消了藩王們的世襲制。這下可捅了馬蜂窩,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和朱允炆打了四年的戰爭,從最開始處於絕對的劣勢,到後來“靖難之役”的壓倒性優勢。朱棣向朱允炆證明了“儒家可以為皇家所用但絕不可影響皇帝的決策”這一事實。
流傳比較多的一個版本是朱允炆出家為僧了。朱棣曾經派心腹胡濙在全國各地找了朱允炆16年,一直到了朱棣去世前的一年才有了訊息。有一天晚上朱棣已經睡下了,胡濙風塵僕僕的求見說是有要事相稟。朱棣連忙起身穿好衣服在臥室接見了胡濙,根據胡濙所說朱允炆當年從皇宮祕密離開去到了江蘇吳縣,在普洛寺內削髮為僧,因為看見朱棣把國家治理的很好,所以並沒有復國之意,朱棣聽完終於把一直懸在心頭的一塊石頭放下了。
除此之外,很多史學家還把鄭和下西洋和尋找朱允炆聯絡到了一起。認為朱棣派鄭和七次下西洋其中有一個目的就是去尋找朱允炆,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朱允炆雖然失敗了,但是畢竟還是有自己的勢力的,所以逃到了海外,打算日後東山再起,當然這一觀點是沒有史料考據的,更多的是民間的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