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軍趙
-
2 # 馮剛4816
攝影實際上是一門無師自通的藝術,攝影水平的提高完全是自我專研的結果。世界的攝影大師絕大多數都是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而成材的。攝影水平提高最關鍵是要“愛攝影”,就是要有一股鑽研精神。我的攝影是1966年開始的,一開始連相機都沒有,借別人的玩。那時膠片攝影,沒有錢,買2塊錢一盒的過期相紙和五角錢一卷的簡裝膠捲,自己配製顯影定影藥水。買了兩塊凸透鏡,找了一個鐵皮桶和一個淘汰的相機鏡頭,自己動手做了一個放大機。雖然難看,但放大照片效果還不錯。就這樣開始玩攝影了。1972年,我在公社插隊期間,公社書記發現我會照相,就讓我給公社開了個照相館。那可是有史以來當地的第一家照相館啊!公社給我發了一匹馬,於是,我騎著駿馬奔走在各個生產隊給社員照相,由於我刻苦鑽研攝影、印洗、放大照片技術,我深受農牧民的歡迎和愛戴。社員對我拍照的認可極大地鼓舞了我,我在拍人像的同時用相機記錄公社的一些活動,及時給報社發稿。
1995年,我開始了野生動物攝影,風餐露宿、歷經艱辛,但我從未停止,一直到現在。我可以說拍了一輩子照片,取得了不少成就!我深深體會到攝影水平的提高完全在於自己,一定要刻苦鑽研,要善於取長補短,學習別人的長處,對自己好的照片,在得意和興奮之餘,一定要善於挑出照片的毛病,和拍攝時的失誤,決不要因為拍好了一兩張照片,就得意忘形,目中無人。請記住: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好的照片永遠是下一張!
-
3 # 晃盪堅若磐石
其實很多攝影的朋友也不是沒有好的相機,鏡頭等裝置更不缺乏時間。那為什麼攝影水平總是得不到提高呢?
第一相機沒貼身。
很多人侄子買了一臺上萬元的單反,結果放在家裡吃灰,雨天怕溼,晴天怕熱往樓上走,覺得沒什麼好拍的,出遠門又嫌相機太被種跟任何技術一樣,這種要求進步的話必須機不離手,否則一天打魚三天晒網,就別幻想可以進步。
第二,不懂欣賞別人的作品。
欣賞別人並不容易,做到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別人的作品,即使是大師級別的自然會說非常的棒,他的器材非常的6之類的話。
這些評價是對的,但是無助於我們的進步,我們可以學習,ps的步驟長一點知識。
第三,紙上談兵缺乏實踐
討論攝影的人很容易會迷上討論,然後缺乏實踐,就像我們熱烈的討論佳能和尼康哪一個好,每一次新產品推出水都不停的蒸麵,但其實我們沒有買也不打算買,同樣很好,但是沒保持自己在同時進步。
第四懶散不肯動。
很像學,地球上很多美麗的景色都只能用雙腳走出來,如果平時雙腳樓梯不超過10級20分鐘的不成,必須坐車,唯一的跑步機就是機會就是專項公交,那我們就別指望可以拍出好的作品。
第五,沒有觀察自身周邊事物的心態。
喜歡攝影,但不喜歡這個世界,或者是不喜歡人類與社會的話,我可以說照片是沒有靈魂的,因為照片就是給別人看的,是懷孕這個社會的這些事,對商業的商品的攝影,也是需要滿足消費者的管幹慾望,自閉的攝影師想求進步是非常困難。
-
4 # 黃土塬影像
一個從事攝影十多年的老攝影人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攝影是一個涉及多門類學科的藝術,不只是按一下快門的事情。
1.首先說技術層面:相機的基本功能和按鈕功能不熟悉怎麼?很多人用了幾年相機不知道對焦點怎麼選擇,光圈和曝光加減還在顯示屏上調節。拍攝什麼用什麼拍攝模式都不知道。更不用說感光,光圈、速度怎麼合理使用了。拍飛翔的鳥用單次自動對焦,還問拍的鳥怎麼都虛了?建議相機買回來以後先把說明書好好看完看懂熟悉每個按鈕的作用和調節。
2.藝術審美層面:往往有些學美術的人技術不是太好,而拍的照片的構圖非常好,畫面乾淨,構圖平衡穩定,這就是審美的問題,因為他們收到過系統的學習美術,會把照片拍的像畫一樣漂亮。這就需要攝影人多看多學美術作品和攝影作品,努力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
3.對社會發展和事件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你會發現剛開始學攝影,老攝影人喜歡拍的民俗紀實累照片你們往往不喜歡拍,也不知道怎麼拍?而是喜歡跟風拍模特,拍花草,當然這是鍛鍊自己技術和構圖都一種方法,不喜歡拍,不知道怎麼拍反而就是說明了你對他們拍的東西的不理解,隨著年齡的變大和攝影實踐的增長,你會覺得民俗和紀實才是最有意思也最寶貴的東西。
-
5 # 攝影小欣
為什麼有些人的攝影水平總是得不到提高?
老師說是你的入門級相機問題,是這樣嗎?如果是這樣的老師,趕緊換老師,這也是我之前回答問題的時候長懟的一類人,自己什麼都不懂還去教學生
攝影的水平跟你的器材的運用有有關係但不畫等號(這是說的是攝影器材的運用),首先,攝影不是拍照,拍攝隨便來一張就ok,攝影是創作,那創作就需要去思考,有何過程,
這是我寫的一篇關於什麼是攝影的文章截圖。
想提高自己的攝影水品一定要把攝影的基礎理論知識搞清楚,這樣你在創作的過程中可以快速匹配到目前你創作當中所要使用的知識。
其次就是多拍,多實踐,不要紙上談兵,理論歸理論,跟實際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大學的時候老師長會說,社會跟學校不一樣的道理。
多去觀看好的作品,提高自己審美的同時也可以向他們學習
如果真的不知道怎麼做,沒有思緒,就多去臨摹一下作品,切記臨摹沒事,但是抄襲就不好了。
-
6 # 不靠譜的攝影師
其實你應該問一下這個老法師,問一下他從入門換到現在的機器,總共拍攝多少張自己 認為可以 拿的出手的作品,是否可以比得上職業攝影的作品。或者是是否可以參賽拿獎。
攝影的重點不是在你的裝置上,而是在你的思想上,攝影水平的提升是靠攝影的思想的提升。如果還是在前期固有模式思維裡面,永遠還是那個水平,跳出固有的思維,你會發現另外一種美,攝影是一個非常需要思想的職業,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前期的學習只不過是跟老師學的是裝置操作,和比較基礎的 東西,
攝影水平,是需要融入自己的思想的,即使在同樣的條件下,每個攝像師都會拍出不一樣的作品。因為他們對被拍攝事物認知不同,所以營造的思想不一樣。
就像是一根黃瓜,可以是吃的 可以是水果 可以是零食 也可以是一個背景 同樣你也可以 想成是用的 但是這幾種的拍攝意境就已經發生了 改變,而不是你看見了是黃瓜,然後找一個構圖拍一下完事了,你想通過你的照片傳達出什麼思想 這是問題 是否可以讓觀看者產生聯想
-
7 # 超級無敵後現代背鍋俠
攝影水平得不到提高,就該要捫心自問了——
我思考過攝影對於自己的意義嗎?我為實踐自己的攝影信仰而付出努力了嗎?還是隻是為了攝影而攝影?
我的攝影之路是否誤入了歧途——還停留在技術層面對於畫面美感極致的追求、還在拍千篇一律的照片而不願挖掘嶄新的題材或者內心的真實需求、還在把攝影作為汲汲於名利的敲門磚?
還以為攝影只是攝影?攝影就不可以是歷史、哲學、倫理或文學、音樂等美學研究範疇的表象經驗的表達?還以為攝影就要符合大眾的審美觀,就不可以“孤芳自賞”?還在為了追求創新而扭曲自己——拍自己沒有感觸的景物、沒有過的經歷?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還是“強顏歡笑”?
有沒有想過?自己所拍的或許是被整個社會的道德綁架後的照片、被自己的思維所禁錮後照片、被別人的評價所左右的照片?
創新,談何容易!不繼承前人之精神遺產,談何顛覆?不革新思想,何談開一代風氣?若想通過攝影影響周圍的人,甚至全世界,攝影作品固然是硬性標準,但背後的思想、深意還是用文字記錄下來更能直觀地體現自己的審美觀和拍攝時的心路歷程。若沒有那麼大的志向影響全世界,影響影響自己也是可以的!畢竟古哲先賢的經驗、思想也都是通過文字整理出來並傳之後世的!
-
8 # 遠鏡頭X8
攝影水平的提高,歸根結底取決於攝影人的綜合素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攝影的群體活動日益活躍,一些攝影者一味追求表面上的唯美,由於對攝影的豔麗的光色理解片面、狹隘,沒有作者思想,沒有文化內涵和新意,沒有精神訴求,事先不做功課,拍時蜻蜓點水,拍出的片子“千人一面”,似曾相識,沒有個性,毫無創意和突破。所謂的視覺衝擊力只能成為膚淺、甜俗、平庸的感官愉悅的裝飾畫,沒有藝術價值,只是曇花一現的“糖水片”、“風花雪月片”。 使觀賞者看後難以產生聯想和引發審美情感上的共鳴,其原因就是沒有遵從攝影的自然規律,沒有深層次去挖掘攝影的本質內涵,缺乏攝影人的自信和思考,缺乏自我個性表達,缺乏對攝影理解的深度,更重要的是缺乏視覺藝術的修養、攝影理論和攝影美學的研究。攝影者眼睛裡不能被表面上的美所蠱惑,要有自己對現實的探究和批判,對現實問題熟視無睹,拍出來的作品必然形式化、概念化、沒有血肉、沒有溫度、沒有靈魂、沒有歷史感的複製品。只有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孜孜以求地探尋自然的本質特徵,以人為本,關注人的內在心靈,攝影人才能夠在攝影的浪潮中勇立潮頭,才能表現出攝影的魅力與力量。攝影作品的高與低、雅與俗,關鍵點是攝影者的想法和人文情懷。攝影人的獨到的有別於別人的主題深化、主題開掘,才稱得上好作品。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攝影人文化修養和經年累月的閱歷積澱是出精品的重要保障。著名攝影家蔡煥鬆說:“對一個攝影家來說,思想比技術更重要。一位真正的攝影家,不能僅僅充當‘農夫山泉’式的攝影(即充當大自然的搬運工),而應能通過自己的攝影作品,用影像話語表達自己對世界的思考,告訴別人他的主觀感受,這樣的作品,才有其價值。”一幅攝影作品,表達的主題越是與眾不同,自己和別人的視覺差異獨特性越強,才會讓觀者產生視覺衝擊和心理壓迫,達到過目不忘的效果。而那些隨大溜採風或攝影群扎堆的前呼後擁、“群體掃射”照鏡子式的拍法,角度老套,沒有靈性,畫面呆滯,是不可取的。攝影作品要流露出攝影者的真情實感,跟風或迎合市場是創作不出好作品的。
對生活認識得越深刻,對事物的本質把握得就越準確。攝影人要用景仰的虔誠的自然觀去順應自然之性,有思想、有情懷、有擔當,創作出自然美與藝術美和諧統一、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品力作,無愧於時代。
-
9 # 宅家懶羊羊
我接觸的攝友比較多,五湖四海的都有,裡面確實有進步很快的,但這些人也是換器材很快的,他們並不是單純地追新,有的為了達到某些指標還回過頭去買淘汰的老裝置,知道了自己手上器材的短板,只要是有裝置能補上一定會第一時間更換,絕不拖泥帶水,對比大部分攝友連說明書都懶得看,自己手上的器材都做不到了如指掌,又怎麼能知道是器材的問題還是自身的問題吶?當然也就無從改進了,然後就到悟空問答去提問好了!還有就是對附件的態度,只要是需要的,與機身和鏡頭匹配的,有助於提高出片率的,會想方設法買到手,還有些在國內根本就沒有賣的!反觀其他攝友,買了機身、套頭、uv和一隻廉價的包以後,再讓他們添置一隻外閃都不樂意,有些還好,知道買架子,不過買三腳架根本不管會不會摔機,只要便宜就行!有些倒是願意投資,但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是到處去問,到處去看別人在用什麼,一味地無腦模仿!至於買器材的策略就更是錯的離譜,我就說一句原則,就是需求拉動消費,不能按預算來卡:我打算花的錢只夠買納鞋底子的針,不能再多了,你總不能蠢到用納鞋底子的針去繡花吧!前提是自己要知道買回來幹嘛用!下面再說基礎知識層面的,有一位攝友為了提高藝術修養,去報了美術學院的進修班,從畫雞蛋學起!另一位想了解移軸鏡頭,就去學沙姆定律,想拍風光,就像著魔似的去研究安塞爾亞當斯的分割槽曝光技法,還到處去淘專用的1度點測這種上古神器,花錢去學PS的就更多了,至於想玩布光的就不說了,有的都做到了自己改裝閃燈!反觀大部分攝友有耐心再去青燈黃卷麼?勤能補拙,你沒天賦勤快點不行啊,以上做不到或做到了也沒提高也無可厚非,心態好一些總可以吧,別糾結能不能提高,咱玩這個就是圖一樂不也很好嘛,不然就收手吧,及時止損啥時候都不晚,你還有很多事可以做得更好!總之這不是一個花點小錢就能輕鬆助你走上人生巔峰的行當,硬體好說,修為哪?
-
10 # Leo1980街頭攝影
1.自己評價照片好壞的標準是否有確定?比如對於我,好壞的標準:讓人思考好於漂亮,瞬間捕捉好於精美佈置,趨勢好於靜止,刺痛好於糖水,人文好於人像。
每個人標準不一樣,有人就是喜歡漂亮,喜歡風景,也沒問題啊,風光攝影也很棒,去學風光也可以成為大師。
有了自己的評價標準,就有了努力方向,當有人意見不一致也不必猶豫了。
如果沒有好壞的標準,那肯定沒法提高。
2.用自己的標準,能不能挑選出好照片?
能不能看到別人的優點,自己的精選。如果看照片,不能發現好壞差別,那肯定沒法提高了。能區分好壞,才能找到差距,努力方向。
也可能確實找不到比自己好的照片,比如某個領域頂尖高手。。。那確實很難提高水平了。
3.能否分析出差在哪兒?
是構圖,是思想,是經歷,是勤奮,是投入,還是概率問題,還是器材問題。
找到差距,就在差距上努力,就提高了。
差在概率,就多拍。差在思想,就多讀書。差在經歷,就多磨練自己。差在器材,就努力賺錢。。。
就提高了。。。
回覆列表
自己認為:主要因為“多學”、“多拍”、“多悟”方面做的不夠,與入門相機關係不大。
首先是學習攝影理論。“理論指導實踐”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哪行哪業都如此。就說攝影吧,連構圖、用光、角度都不懂,舉起相機就拍,主體入鏡即可,不管主體的位置和佔比、不顧場景的亮暗,不想如何利用背景,何談攝影和水平的提高?這些,都是缺乏理論指導造成的,要靜下心來學攝影理論。
再就是向身邊的攝影高手學習。同樣的場景,他們的照片為什麼能參加本級影展、上級影展並獲獎?個人認為,向身邊的高手學習,如同“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一樣,立竿見影。
因此說,實踐中的“模仿拍攝”也很重要,因為是在模仿的過程中,學會了構圖、學會了用光、學會了角度等實踐知識。
攝影也一樣,上大學學攝影專業、參加培訓班學習等渠道當然更好,但現實不允許時,靠自己的悟性同樣是完全可行的。
還有,現在最時髦的後期修圖軟體PS和Snapseed,大多數攝影人應用自如,因此他們的照片很少有疵點。但一問便知,哪位也不是參加什麼培訓而學到手的,都是在網路上下載後,自己多次試驗、反覆實踐而悟出、悟會的。尤其是PS軟體,剛剛傳人境內時是英文版本,他們要通過“英漢詞典”,邊學習英文邊實踐軟體,這悟性,著實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