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靳侃商改
-
2 # 尾燈亮了
現在的轎運車市場正在逐步規範,中置軸處在當下艱難但未來可期的過渡過渡階段。首先飛機板已經不存在了,國家強制飛機板退出運輸市場,對於中置軸來說是政策層面的一個利好,也是業務持續穩定開展的有利保證。但是圖中很明顯看得出飛機板的運力實在太突出,20臺左右的裝車量很正常,而中置軸8臺車已經是上限了,這就是目前最核心的問題,運力是之前的一半,但運費的提升卻達不到翻倍增長,而且國家強制飛機板退市,那麼更換車輛的成本做基礎,運輸收益又大打折扣,中置軸經營者短期內的資金壓力會非常嚴峻。從商品車流通行業來看,監管部門只出硬性的政策,有運輸需求的各大廠家在市場行情看跌,銷量負增長的背景下,對於運費的增長也持有非常謹慎的態度,但運輸的需求還在,所以說整個流通環節的壓力全都落在了中置軸運營者這個有市場卻賺錢難的單一層面上。可以肯定,這個局面會持續一定的時間,但是就中置軸轎運車運輸行業內部而言,頂住運營和資金壓力堅持到最後的,一定能看到曙光。不排除行業內優勝劣汰甚至以小博大的可能性出現,良性的資金週轉和迴圈是中置軸在不缺業務量這個背景下最關鍵,最有決定性意義的環節。也不排除這個市場裡出現類似順豐、中通之類的,能佔據較大市場份額,一定程度上具有壟斷能力的巨頭出現,到時候中置軸的個體或者小規模經營者要麼退出市場,要麼掛靠在大公司旗下,無論運營還是收入都會有相對穩定、正規、有保障的依靠。而一旦某程度上具有壟斷能力的巨頭真的誕生了,那麼影響行業的事情一定會發生,比如運費的調整。不過歸根到底,中置軸能否堅持,巨頭能否誕生,要看有沒有資本進去這個領域,關鍵還是錢的問題。不過可以看出,轎運車運輸市場的前景是向好的:國家要整治,需求依然在,而資本永遠是想賺錢的。
先分析下運力:
半掛車:運6臺~7臺。
中置軸:運8臺~9臺。
千萬別小瞧這多出的一兩臺運力,掙錢也就這麼一兩臺的運費上。可以肯定,不管中置軸轎運有多麼的不堪,但能多拉多掙是不爭的事實。國家的政策只要不再有大的變動,中置軸轎運車必然會成為轎執行業的主力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