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家有倆姑娘Vlog
-
2 # 大妙醬
我家大寶也差不多是一歲半上的早教,我選擇讓寶寶上早教主要是因為孩子是老人家帶,想讓老人家接觸學習一些科學的教養方式,也多提供一個孩子可以玩樂,多接觸同齡的寶寶的地方,雖然周圍的人都說沒有必要報早教,但是自己沒有嘗試過,確實不確定早教對孩子是否好,嘗試過了才知道。
當初也是多方試課,選擇了一家價效比比較高的早教連鎖機構,一共買了30節課親子課,課程安排是一週三次,分別是音樂課、蒙特梭利課,運動課。確實學到一些實用的親子游戲和教養知識,但是課程比較重複,孩子上到最後幾節課就不願意上了。我覺得早教還是比較適合新手家長,和家裡寶寶是老人帶的多的家庭,當然也要考慮早教費用,這是一筆較大的開支,看家庭能不能後承受。
像現在我馬上要二胎了,那二寶我就不會選擇上早教,因為我是全職媽媽,而且已經對早教有一定的概念,完全可以在家自己教。建議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新手爸媽或者老人帶孩子的家庭可以選擇短課程的正規連鎖的早教中心,先試一下。
-
3 # 何飛漫爾
家長要明確咱們讓孩子上 早教 班的目的是什麼呢?其實很多家長讓寶寶參加早教班就是希望給到孩子一個大環境,有一個氛圍,然後透過 早教機構 專業的指導,遵循孩子發展規律的同時,在孩子每個關鍵期到來時,咱們知道應該怎麼去做,提供適合的環境,玩具,遊戲等,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自信的成長。0-3歲是孩子親子 依戀 建立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父母如果有時間,有條件,可以帶孩子去參加早教班的學習,讓孩子在玩耍當中去學習,多陪陪孩子,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習慣.當然,0到
3歲的孩子孩子出現很多敏感期,敏感期我的理解就是佳教育期,錯過就無法彌補,不管對早教怎麼看,家長起碼要知道孩子在什麼時間,用什麼方法,做哪些引導,至於上不上早教班,因人而異,看自己的經濟條件等,早教不一定去學校,也可以在家自己教。
-
4 # 盧葦姐姐
1.家庭環境:家庭人口多少,年齡狀況,家裡人的性格,家裡和小區是否有寶寶活動區域,家裡的玩具書籍,家裡經濟條件等等
2.寶寶情況:寶寶是否能簡單對話,是否能表明餓了困了拉粑粑等需求,寶寶性格
3.早教園情況:課程體系,環境,師資,月齡分班等
即使選擇了早教園,一週一次45分鐘無法強化寶寶大腦神經連線。現在更多的家庭早教在網上都是免費公開的。
當然早教園的優點是可以提供給爸媽參考的親子游戲,另外就是更多的小朋友。
我個人更建議兩歲後再考慮,因為兩歲半後的寶寶才逐漸開始進入社交需求,更喜歡和小朋友玩。
-
5 # 洋蔥頭影視
早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的大問題,0-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也是性格形成的關鍵三年。
有句俗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3歲前早教的重要程度。
要不要送早教班,則是另外一回事,因為早教怎麼做?取決於每個家庭的特殊性。
如果是老人帶孩子,媽媽沒有時間的話,送去早教班,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並且很有必要。畢竟老人帶孩子很累,去了早教班,老人輕鬆一些,還能學習一些新的育兒知識,畢竟年齡差大。
現在的早教班還是比較貴的,家庭條件允許的話,讓孩子參加早教班,是一項非常值得的教育投資!因為寶寶3歲之前可能就是人生拉開差距的關鍵時期。
如果媽媽帶孩子,而對育兒方面也很茫然的話,有兩種選擇:
一是送去早教班,媽媽也可以同時得到新的育兒方面的學習,對媽媽和寶寶都非常棒。
二是媽媽在家自己早教,這就需要媽媽有超強的學習力。畢竟現在網路時代,有很多學習的機會和途徑,只要你想學習,都能找到在家早教的方法和內容。
至於一歲半去早教班,這個時間點是可以的!早教班適合0-3歲的寶寶,在現實生活中,送去早教班的一般在1-3歲。越早越好,沒有壞處啊!
回覆列表
客觀地說,不一定非要上早教班,但早教非常必要。 孩子成長需要豐富的環境。一歲後,給孩子更多的互動和社交機會來促進思維過程、語言鍛鍊、情緒情感的理解等等。樓主的孩子一歲半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社交機會,因為在家裡,與孩子互動的人往往都只是家人,孩子需要透過和其他人(包括同齡人和成年人)的交往,瞭解到家庭之外的一些社交狀況與社會規則,學會體察別人的情緒和感受,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如果家長能夠在家裡就給孩子提供了孩子早期成長所需豐富的環境,那麼就沒有必要非去早教班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