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和遠方的ta

    黑格爾說孔子只有道德常識,這是比較膚淺的認識,好比是關公戰秦瓊,風馬牛不相及。

    黑格爾哲學是德國古典思辨哲學的頂峰,有著本體論和辯證法的嚴謹的體系。黑格爾哲學和所有的歐洲哲學一樣,具有抽象思維和邏輯思辨哲學的特點。在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那裡,“人”的特性主要是從意識、自我意識、理性、精神、絕對精神這幾個階段來抽象演繹出來的。黑格爾考察人的重點是人的意識的不同的形態。

    孔子的學說主要是以春秋戰國時期的宗法血緣關係中的人的社會關係,特別是人的道德約束為主的學說。在孔子那裡,人的本質是“仁愛”,由宗族血緣關係的“父父子子”推及到“君君臣臣”。後來孔子的學說被歷代思想家發揚光大,形成內聖外王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及宋明理學,心性學的儒家思想體系。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學說的確是基於所謂“道德常識”的學說,黑格爾說的沒錯。但是,黑格爾並沒有也不可能深入瞭解作為東方文化的主要的思想體系的儒家思想的核心的孔子的“道德常識”的意義和地位。黑格爾關心的是人的意識的性質,和客觀世界相對立的人的意識的本質和不同的發展形態以及階段;而孔子的學說主要是關心社會關係中的人的道德約束的原則,特別是經過後期儒家思想發揚光大後的“慎獨”“窮理盡性”等儒家思想,告訴了人們應該“怎樣做”,而黑格爾的哲學思想是考察人的意識是什麼?兩位思想家所思考的物件不在一個靶點上面。所以,黑格爾說孔子只有道德常識這個說法是忽視了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思想史上的意義和地位的。

    回到現實。西方自從文字復興以及啟蒙運動以來的一個口號,即自由民主人權,其本質是對個人的個性的強調和張揚。這種思想從東方文化的儒家思想來看,缺乏了“內省”“慎獨”的思想元素。日本社會流行的一個主要道德約束就是不給他人造成困擾和損害,就是東方文化的一個體現。中國社會裡面流行先做會做人後做事的觀念,也是這種文化的體現。恐怕黑格爾說孔子是“道德常識”的時候,萬萬想不到這種道德常識仍然會影響到今天的中中國人和日本人吧!

  • 2 # 湘西超風行者

    這句話帶有有色眼鏡或者西方中心論的話語論調,實際上孔子不光有道德常識,還有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常識、德育常識、做人常識、社會常識等古代中國的方方面面,是面面俱到的,是全方位的

  • 3 # 徙竹散人

    西方人非常狹隘,黑格爾只是德國的,最多西方的,孔子卻是世界的。

    對於死後的事,黑格爾懂不懂?拿一個“神”字就糊弄過去了。但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你先活好,我再告訴你死後的事。對待死,佛家有“輪迴”,道家有“長生”,這都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了,讓你把現下活好,不然以後都是“自作自受”。

    西方有什麼?到現在還在吹西方文化,這次疫情西方文化展示了什麼?美國騷亂、義大利的“普通感冒”、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奉行群體免疫,整個歐洲互相截胡物資……黑格爾的德國表現怎麼樣啊?你看他們活得怎麼樣啊?

    孔子只有道德常識?他們拼命論證自己是動物變的就是他們內心根本不講道德。

    看他們的街頭拜訪對新冠的態度無知愚昧的程度就是義和團,特朗普喝消毒水真有人跟著喝,這就是西方的科學精神,真是笑掉大牙!

  • 4 # 太極12399

    黑格爾不瞭解中國文化和歷史,對孔子瞭解不多。

    中國魂: 仁義禮智信忠孝。

    仁=善良,義=正義,禮=尊重人遵守規則。智=智慧和修養。信=誠信,忠=愛國愛家,孝=報恩。在中國,違反任一條必遭社會唾罵。

  • 5 # 陽光明貞

    仁善和愛是兩會事,仁善是私慾的造作,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仁,獨立學者王東嶽定義為上位對下位的體恤,是符合老子的解釋的!而善,人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正復為奇善復為妖!黑格爾對孔子的評論是有一定依據的!

    在二元對立世界,孔子的忠孝仁義是偽善和專制的教條,這是事實!善惡是非一鍋粥,不是沒有統一確定的標準,而是被邪惡力量扭曲!黑格爾是二元對立規律法則的通達者,孔子過於理想化,他的理論在二元對立世界只能被統治者利用,當人類突破了二元對立,在愛並和諧中他老人家理論也用不上,所以孔聖人理論只是二元對立世界虛妄的造作,勸君少罵秦始皇,孔學名高實秕糠,是見道之言!

    格物致知誠心正意修身很難,在私慾小我牽引下格物虛幻而膚淺,深入不進去,這是中國數千年文明史在科學方面幾無大的造就的原因!

  • 6 # 嘉華老師

    黑格爾對孔子的評判有很大的誤解。一是他對孔子的思想並不瞭解,當時他只能靠一些對《論語》粗疏的翻譯,所做的錯誤論斷。二是孔子的哲學思想,主要在《繫辭》上,好像《春秋》所表達的是孔子的歷史觀,《詩經》所體現的是孔子的文學修養,而這些黑格爾都一無所知。

  • 7 # 假政經

    黑格爾,他是在事物的表面上辮證。孔子是從表面上和根上全息解讀。天底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像浮萍一樣,只在生命之海的面上飄蕩。所以,危及到生命都還不覺醒。不見棺材不落淚的世人世心,死都不會相信有成聖一事,成佛成仙一事。。

  • 8 # 艾中華

    孔子是當時的大學問家,是先秦文化的集大成者,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皆通,尤其精通禮樂書數。孔子晚年鑽研易經,手不釋卷,韋編三絕。而易經是一部能夠解釋天地萬物的奇書天書。孔子知天命,懂生死。被桓魋圍困時,孔子知道自己的使命沒有完成,這次一定有驚無險,故而自信地安慰學生“天生德予餘,桓魋其予餘何?”。認為孔子只懂一些政治倫理、文化教育,而沒有哲學思想,這是對孔子極大地誤解。孔子確實沒有寫過系統反映其哲學思想的專著,但這並代表他沒有自己系統的哲學思想。孔子相信天人感應,相信天人合一,相通道不遠爾,主張仁者愛人。他不願意絮絮叨叨去闡釋大自然的奧祕與規律,因為人就是大自然之子,就是活生生的大自然。他晚年主張行不言之教,傳不言之道。他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興焉,天何言哉”。

  • 9 # 榴花閣

    黑格爾講:萬事萬物包括思想、宗教、藝術、科學、經濟、制度、社會等等,都始終處在變化當中。事物的變化的基本原因在於任何情形內都包含著矛盾因素。而孔子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哲學家。雖然他自稱“述而不作”,而實際上他在諸子百家爭鳴之前,開創性地建立了一個包括天道、人道、認識論、方法論等方面的哲學思想體系。按他所提出的主要哲學範疇的邏輯展開其哲學思想體系可概括為命、禮、仁、知、中庸。

  • 10 # 長風浩蕩

    可知,黑格爾也認為孔子說的是正確的,他沒有發現孔子的觀點有錯誤之處。因為,那是“常識”。

    其次,能從現象中發現常識,發現普遍規律,這就是智慧呀。萬有引力不是普遍規律麼?不是“常識”麼?歐氏幾何不是普遍規律麼?不是“常識”麼?孔子就是因為發現並總結了人類社會的普遍規律、“常識”,所以才偉大呀。

    哦,對了,黑格爾知道哪個民族對人類社會普遍規律有更準確的總結,可得趕緊告訴孔子才好,人家虛懷若谷不恥下問精益求精聞過則喜。

  • 11 # 諸城小二黑

    黑格爾的西方哲學與孔子的東方智慧

    東西方思維、文化之間的差異導致黑格爾誤解東方智慧。

    思維方式的差異。西方注重思辨與理性,西方哲人追求形而上學並認為思辨性是最高階的思維方式。黑格爾說“孔子的《論語》沒有思辨只有一些老練的道德教訓,除此之外,我們不能獲得特殊的東西”由此可知,黑格爾認為思辨性是西方哲學的思維法寶。豈不知這種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把人引向理性且機械的思維。我認為要了解《論語》,必須瞭解《論語》的時代背景與成書背景,清楚該書如何選取材料,才能不偏離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東方智慧一直是辯證思維的發展史。思維方式的不同是黑格爾對論語誤解的原因之一。

    文化的覆蓋面極為廣泛,它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根據文化的定義結合東西方在文化上的表現形式,可以斷定東西方文化截然不同且差異極大。

    當今社會,不僅是東西方的文化,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世界文化日趨多樣性且互相融合,呈現出多元、和諧的發展態勢。

  • 12 # 藍天白雲77597639

    任何思想都是在總結歷史之後對現實的反映。超越時代的看某種思想幾乎是無意義的。

    黑格爾在不考慮當時中國的情況下,對孔子的評價是完全對的,當然如果不考慮當時歐州的情況,把黑格爾的思想說成是故作高深的胡說八道也是對的。

    孔子的時代是剛剛脫離原始的生活狀態,開始為了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而進行殘酷無情的鬥爭的時代。所以那時的思想家都想復古,以便消除這種爭鬥。當然孔子的思想沒有理性的深刻,只是膚淺地規定一些道德教條和秩序,這也是黑格爾這樣評價的原因吧,同時期的老子雖然也想復古,但更有理性的深刻。

    這樣思想就產生了兩個問題,一,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問題。二,就是傳承的問邀。

    一,思想是形而上的,它只是對歷史及現實的一種間接的反應,而不是現實本身。但那些思想家卻總想找到某種形而上學,天真狂妄地以為能和現實完全相合,從而一勞永逸解決現實中的問題。我想這就是各個時代標榜的真理吧!孔子老子耶穌甘地mks洛克黑格爾等等都覺得自已找到了真理,只要實行了,以後就能天下太平。但現實總是給這些人一記悶棍。比如孔子,在中國幾千年中是得到了統治地位的,但天下太平了嗎?儒家思想在歷史實踐中總是被異化的。這就產生了以康德為源頭的對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一派,如叔本華,薩特等。他們在放棄對形而上學的規定,要知道以前的思想都是想建立某種形而上學。他們想說不可知論,但又要解決不可知論和現實的矛盾的問題。存在主義既在強調自在的存在的存在,也在強調人的存在。也就是在肯定形而上與形而下的矛盾的不可調和,並在此上進行敘述。

    現在的國粹家民粹主義者或經院思想以為現在實行他們的東西,就會天下太平,但你們去看看現實,看看網上那些新聞。我想讀者心中自有結論的。

    二,任何思想都是基於現實對歷史的總結,所以任何思想都能在歷史中找到標籤,也就是思想總是在傳承的。客觀地說,儒家思想是沒有理性精神的,但由於歷史原因,它卻被當作主流傳承下來。在歷史及現實實踐中,人們是會運用理性去實行它的,這就造成了中中國人獨特的特點。這種特點,你可以用褒義詞也可以用貶義詞去描述它。中華文化畢競存在了幾千年。但不要以為中華文化能傳承下來是因為高尚崇高,或許正好是相反。因為歷史是血與火的鬥爭的歷史。

    西方文化更具理性精神,但這種理性精神也許就是它們的缺點呢?因為它們更坦白而失去了社會和諧的潤滑劑。比如一個人有不堪的過去,選擇忘記倒更有利於他話下去。

    現在的國粹家一說到中華文化的淵源流長,就是一大堆褒義詞,這是不對的。我想正因為中中國人的虛偽狡詐厚黑才在歷史上無數次血與火的鬥爭中生存下來。正如楚漢爭霸時的劉邦一樣。其實歷史實踐華人都有意無意地學著劉邦。

    所以不要因為一堆貶義詞,就文化自卑,從而一定要換上一堆褒義詞。也不要因為西方文化的一堆褒義詞就崇洋媚外,西方文化的褒義詞同樣可以換上一堆貶義詞。

  • 13 # 月影清漣

    你這個問題。

    咋想出來的?

    首先,我覺得他們倆沒有可比性。你告訴我比什麼?比思想孔子完勝。比實際科學,黑格爾完勝。他們就是兩個不同領域的人。在各自領域裡都有著無比耀眼的功績。

    先說孔子。儒家文化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就不用我細說了吧。前提宣告一下儒家文化並不像,明朝之後那樣迂腐。孔子提倡的儒家文化確確實實是戰亂過後穩定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時也是能夠在那種環境下極大發展的思想之一。

    瞭解過諸子百家文化的都知道。其他家的思想都各有各的優缺點,同時也代表了不同層次的階級利益。先秦時期的儒家並不像其他諸子百家那樣勢力強大。

    一直到宋初,也就是宋朝之前。一個儒家弟子他都是全方面發展的,並不像以後的那樣是無縛雞之力。都是那種“上馬提刀斬將,下馬攜筆安民”的學問者。

    並且他們都是有道德底線的。

    宋朝中期,寒門學子極大發展,開始登入朝堂之後,不排除有不少集大成的學問者。但更多的,寒門儒家弟子選擇惡者更惡,同時他們還為自己的惡在儒家典籍裡找到了藉口。

    這也是造成了後面亂象原因之一。

    在那之後,儒家弟子的名聲才變得越來越差。

    然而黑格爾。你可以去仔細的瞭解他。可以說他偉大。

    在西方的地位,他可能比不上孔子在中國的地位。但是他也是一個學問集大成者,他是西方哲學的奠定者之一。

    也就說到這裡了。無論我怎麼說,你自己不去了解,也只是我說。還有可能噴我。

    分別去了解一下這兩個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去比。這就好比有一個人問你,是你的手更有用還是你的腳更有用?

  • 14 # 哦發發發

    這事兒和西方與東方和亞洲大部分文化狀態有關,這個傳統文化地區,是綜合素質為上,不怎麼分科,數學和射箭駕車都平行,比較像現代化人。黑格爾是西洋的命運整合體。就是單科狀元,不是達芬奇那種全才!他們都主要是社會分類的一種適合於極端複雜的國際和民族形式下極端重合的管理模式,有殖民礦業和封建領主宗教管理重合度極高的鎮域文化綜合體,連西班牙跟他們文化體制都很不一樣。主要是催生新大陸殖民地的自主管理,也就是作為集合地的美奧加,你又沒多大的領土壓力,也沒文化差異,基本上是意識一套現實一套。孔子實際上是恆一性。大多數聖人都是這樣,一道貫之,就如同數學老師教你的一差不多。可以為0.0000000001 9999999999

    這就是聖人了。一般人要麼沉迷於無限分要麼沉迷於無限積,找不到實際問題。推動不了現實。

    實際上的公平怕是就在這裡,太陽就在天上,但知道有太陽立馬就忘了的人或事佔絕對。

    我佛慈悲阿彌陀佛!

  • 15 # 望江一亭

    黑格爾是哲學家,他的目標是探求世界的本原,揭示世界是什麼樣的。他對存在的論述,特別是創造了辯證法,對思維本質的論述,成為哲學的經典。創造了德國乃至世界哲學的高峰。現在所有學哲學的人,都繞不過黑格爾。孔子與他不可同日而語。

    孔子只是思想家,不是哲學家,沒有在揭示世界本質上作過貢獻。他主要的貢獻就是整理歸納了周禮的一些常識。他並沒有論證周禮這些倫理常識的實在性,只是做了一些歸納整理和推廣的工作。他的思想精華就是三綱五常。這些都是當時生活中的一些常識。黑格爾說,孔子那些倫理常識沒有思辨性,那些民族都可以找得到,或者更好。這個評價是比較適當的。

    說點題外話。孔子的三綱五常,其實禍害了中國幾千年。他的三綱五常,抹煞了人的平等,禁錮了人的思想,毒害了民主、自由意識的產生。他的這些思想,符合封建帝王的想法。所以幾千年來,封建帝王把孔子推崇為至聖先師,用帝王的話語權和強制力把孔子的思想作為社會主流,讓人民服服帖帖,不敢有主見,不能有權利,保證封建社會的穩定維持

  • 16 # Betty子牙

    黑格爾是西方現代哲學大師,他把哲學學術化理論化系統化。孔子是中國春秋時代的思想先賢,他的思想體系裡,主要是儒家哲學觀點,不繫統,但是這又符合中國文化的特徵,萬事渾渾沌沌所謂的中庸之道。

  • 17 # 半壺少清—賴君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西方認可黑格爾,我們東方認可孔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孔子已經是文化的象徵了,遠超出了學術派別之爭!論影響時間,孔子二千多年;論影響人口數量,覆蓋世界人口最多;論徒弟成就與數量,孔子第一;論學術的功用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讓華夏民族昌盛幾千年,孔子思想遠強於黑格爾!

  • 18 # 遠浪艦長

    不知道你在哪裡看到的這個問題。

    我替你對這個問題產生的疑惑表示悲哀,一種文化的不自信在你心裡生根發芽,難以自開。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怎麼來的?

    在孔子以前,中國歷史文化當已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積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後,中國歷史文化又復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演進,而孔子開其新統。在此五千多年,中國歷史程序之指示,中國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響最大貢獻者,殆無人堪與孔子相比倫。

  • 19 # 超級大肥牛2333

    孔子有言“迅雷風烈必變”,“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無論是自然現象,還是社會生活,孔子都怕這怕那,還能指望有什麼革新精神,真是廢物一個。

  • 20 # 手機使用者6413955317

    述而不著。只是把有利於封建奴隸主的剝削文化加以精練,得出仁義禮智信,帶有深刻的階級屬性,然後把人分三六九等。後世弟子加以整理而成《論語》。只是實用常識性的東西,被統治者加以刮用,雙方各取所需。實質是不事勞作,學而優則仕,跑官要官,奴顏婢膝,謀取富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不給我看手機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