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楊老師2
-
2 # juanlianren
首先,何為最優秀?人各有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人們肯定會選擇一個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行業,每一行也都有優秀的人才,如果跨行業比較就沒什麼實際意義了。
其次,雖然教師隊伍中屢次爆出各類醜聞,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都只是個別現象。在物慾橫行的年代,能夠數十年如一日的投入到教育行業老師們都是值得尊敬的。
再者,個人認為,教師重在師德,而並非只專注於專業方面。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能夠讓學生養成一個好的好的生活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一個健康向上的積極的生活心態,比傳授專業方面的知識更為重要。專業方面,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老師更多的是起一個引導者的作用,真正有所建樹這需要個人的努力專研和天賦。
如果我們的社會,真正地成為“市場體制”,一切按照自然規律和社會需求,自然組合配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需要吸引,不需要政策,每個行業都會有優秀和次等,這樣才會良性迴圈,不斷進步和發展。
現在一切怪異的現象,產生的原因,就是行政強制權造成的。
本來,我們的生產和一切奮鬥,都是為了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很顯然,只要社會需要,就一定會有人為之努力。無論金錢或者輿論,都會褒獎對人類做出貢獻的工作和個人。
市場在哪裡開放,哪裡就會充滿活力。
現在優秀人才,都去從事科研或者工礦企業的工作和行業,優秀人才拼命要擠進公務員或者銀行部門,說到底,就是在這些地方,有發展空間。
教育難道沒有發展空間嗎?為什麼西方最優秀的人才,大多都在學校呢?諾貝爾獎獲得者,有幾個不是大學教授呢?為什麼國內就不行呢?
其實,可以有教育部,但是,根本不需要教育局。如果我們廢除教育局這樣的機構,各行各業靠行業協會管理,每個行業,都會吸引真正熱愛這個工作的人才。